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_陈锦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_陈锦基

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广东佛山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模式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进而提出以下内容。

关键词:人才培养;改革措施;分析

引言: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比较关注的重点问题,不断培养新型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目前需要认真研究的主要课题。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

由于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信息科学而言,不仅具有着较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同时也具有相对来说比较广的范围。所以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充分的将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等进行有效的融入,这是培养人才改革模式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迫于改革需求的主要条件之一,学校应该顺应改革的这种趋势,对其进行不断的改革以及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革,培养人才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对人才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立。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分析

2.1制定有效的专业定位以及相关培养目标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而言,在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将专业教育充分的定位为“运用工程师以及研发工程师”培养模式,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形势上的需求进行有效适应,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的计划进行相应调整,这样做的目的能够对创新实践以及突出验证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核心就是对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行不断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提高的同时,还要实现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对工作能力这一目标进行实现。首先便是需要对课程以及教师的情况进行相结合,从而选择出一部分课程开始和工程结合进行相互教学,对经验不断的进行累计,之后要将其推广到全部课程体系当中。其次提供出一个适合本专业进行研究型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并且在实验室条件最大限度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要保证开展教学和研究进行合作,对学生的课外实习基地进行不断的拓展,更好的保证学生能够顺利的进行生产实习,最终形成一个校际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的一个全新机制。

2.2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特色分析

因为教学计划主要是人才培养总体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以及素质结构等目标的实现,所以,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其核心内容主要做到根据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作为其重点内容,并且要根据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导向作为指导思想,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从单一的教学计划向着综合性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转变,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经过通识教育作为平台的课程以及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突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课程和创新课程所组成的全新课程体系,并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应用型工程师以及研发型工程师作为培养目标。

2.3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重视

对于高水平教学来说,必须充分对学生的作主体作用进行发挥,同时也需采取启发式以及参与式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重视,是理论以及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的教学。然而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也能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如果没有好的现代化教学方法,那么没有办法培养出一个高质量人才,因此在进行实时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应用:

第一是采取引导式教学方法,从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第二是可以采取自学讨论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培养。第三可以采取项目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内容。第四是采取现代化教学方法对教学效率进行全面提高。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后,首先可以培养出一些有着比较强的工程实践以及创新性人才,其次则培养出一些具有着鲜明行业背景的专业人才。

2.4关于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体系改革方式分析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而言,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培养能力以及对素质进行提高为一体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对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不断的加强和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第一是需要对专业的口径进行拓展,从而能够培养出一些复合型人才。第二是需要继续执行第六以及第七学期的教学计划,主要是学生对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完成后,可以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一些不同的选修课程。然而学生可以根据最新的社会人才需要和自己的特长,并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出一些不同方向的课程进行高年级学习。第三需要对因材施教给与重视,同时为学生开辟第二学堂,为了能够让学生自身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其一些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因此必须对学生的独立性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第四是需要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设计和管理等方面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教学实践环节,同时通过利用教学以及生产实习等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促进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高,在此基础上促进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总结:对于电气工程以及其自动化专业来说,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定位,能够有效的确定基层应用型的一些高级技术人才,并且对实现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已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且根据特色专业建设以及教学研究项目不断推动电气工程以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并且通过提高实践教学以及提高实践能力,从而对办学品味进行提高,促进电气以及自动化专业整体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再平,黄进,赵荣祥,章玮,徐习东,卢慧芬,甘德强,杨莉. 全面优化本科教学平台,培养电气工程创新人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12(24)125-128

[2]刘美,禹柳飞,王涛.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12(24)185-188

[3]廖志凌,刘贤兴,刘国海,杨泽斌.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24)174-177

论文作者:陈锦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_陈锦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