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家庭作业“活”之因论文_刘志平

体育家庭作业“活”之因论文_刘志平

 刘志平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第三中学 342200

我国近几年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与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在的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大多是集中在学校当中仅有的几节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其他课外时间基本都被文化课所占据,如何把体育锻炼延伸到课外,纠正学生课外不良的习惯,让学生与家长更亲近,不仅体质增强还能培养学生的品质,这是我们每一个体育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多方面的的探讨,我们大胆提出以“体育家庭作业”作为突破口,使学生在课外也能有一定的锻炼时间,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拓展课外体育知识,为学生在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搭建桥梁。

所谓体育家庭作业,就是学生按照体育老师的布置,或根据自己的喜爱,在家庭或社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形式,达到掌握与运用操作性知识的目标,并有反馈而进行的活动。一直来深受老师与家长的欢迎,那体育家庭作业终究为何能“活”在体育课堂内外呢?笔者在有效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得出如下的观点:

一、体育家庭作业可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学生的课业压力很大,每天的作业量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只要一看他们的书包就知道了。现在社会上和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推进学生的“减负”工作,老师们也在很好的响应,在各个方面给学生减少负担,这样学生们每天回到家里确实有了许多的剩余时间,这些时间都怎么安排呢?很多学生都把这些过剩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打游戏机、看电视、上网等上面,在无形中造就了另外一个危害,很多家庭和教育者都在思考如何帮助孩子。体育家庭作业正好可以利用这些时间,促使孩子少看电视,避免孩子上网以及在外惹是生非,这样做既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又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并不只是身体锻炼,也可以涵盖很多方面,包括相关的历史、特点、卫生等等,通过作业可以使学生在课外有目的地上网,有方向地观看电视,有秩序地游戏等,让身边的事物都成了他们学习的小助手,不但在课外让学生得到了身体的锻炼,还帮助学生学到了更多课外知识,拓宽思路,拓宽了知识面,无形中也在帮助他们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可见,体育家庭作业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更是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体育家庭作业为孩子与父母建立沟通桥梁

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快,家长忙于事业,孩子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属于孩子自己的空间是少之又少,限制了孩子的活动欲望和天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常我们能够看见,运动场地上一到周末就只能看见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在活动,很多孩子都去参加辅导班了,这样就会使很多孩子心情烦躁,加上很多家长对成绩的关注度过高,导致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缺少甚至没有什么交流,影响家庭关系。

自从开始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孩子们开始有目的地进行活动,运动场地上面孩子们活动的身影逐渐的多了起来,加上一些亲子作业和合作作业的增加,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不断地增加,家长也通过这里更多的了解了自己的孩子,使得家庭关系更加融洽。在一次与家长的交流中,有一位家长说:“自从有了体育家庭作业,我们家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少了很多,每天到家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完成家庭作业,然后就拉着我们一起做体育作业,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多了很多,他懂事了很多,也知道为我们考虑了!”不止是这些,通过家庭作业,我们惊喜的发现很多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经常会说,我爸妈昨天做作业的时候怎么样了、怎么做了,父母亲在孩子心里的地位越来越高,真的是做到了心的交流。

三、体育家庭作业是培养学生外在体质、内在品质的途径

开始实施体育家庭作业以来,学生每天回家后跳300个跳绳、50个仰卧起坐、和父母亲完成一项体育运动30分钟等,这样一来学生每天到家后都可以有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加上亲子作业一起让家庭的成员都加入进来,坚持下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有了提高,既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也很好地推动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此外,我们还把作业跟学校的小型体育竞赛和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结合起来,让作业跟学校的体育特色结合起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品质。在去年的全区六年级学生体育质量抽测中,取得了全区农村组学校第二名的好成绩,从考前学校的模拟测验中显示,学生的肺活量指数、爆发能力、柔韧素质等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由此可见,体育家庭作业是推进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课堂教学通过这一方法很好的延伸到课外、家庭、社会、学生的生活中去,把更多的参与和展示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学生在参与中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对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需要创造性地改革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形式,使单一的技能练习变为综合性的训练,让体育家庭作业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真正“活”起来,让其作用发挥得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季浏 汪晓赞《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3]《中国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出版社,2008,第一期。

[4]苏霍姆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教学出版社,1984。

[5]罗克媛《关注身体健康,我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2003,4。

[6]杨龙琪《“体育家庭作业”在课外的延伸》,2011。

论文作者:刘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体育家庭作业“活”之因论文_刘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