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效果观察论文_代丽蓉,梁丹,刘霞

(成都市郫都区骨科医院骨外科;四川成都611730)

【摘 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8年3月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00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500例骨折患者中有发生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实验组,500例骨折患者中未发生骨折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导致患者的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000例手术患者中,切口感染者4例。4例切口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5%,肺炎链球菌占25%。;患者的年龄、是否患有基础疾病、术后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保暖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是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通过对导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因素的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而有效降低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骨折患者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基层医院;骨折;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preventive effect of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fracture surgery in primary hospitals. Methods: 1000 patients with fracture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had infec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0 patients with fracture had wound infection after fracture operation a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500 patients without fracture infectio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leading to infection. Results: among the 1000 cases, 4 cases were infected by incisional wound. Of 4 cases, 75% were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25% wer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ge, basic disease, antibiotics us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intraoperative warmth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re all important factors leading to infectio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leading to infection in patients, we can put forward targeted nursing plan,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 and can speed up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Primary Hospital; fracture; incision infection; related factors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015-02

感染预防和控制是落实全球患者安全计划的基石,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是衡量外科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1,2]。针对骨科而言,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是临床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除了要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外,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此外,还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功能康复情况,因此,对骨折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预防与控制措施之对策,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探究基层医院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效果观察,结果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到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作为分组依据,将有发生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未发生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作为对照组,每组患者50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0例,女性患者250例,患者的年龄在17岁到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36±3.12)岁,其中闭合性骨折患者474例,开放性骨折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6例,女性患者234例,患者的年龄在18岁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6±3.68)岁,其中,闭合性骨折患者48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18例,上述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年龄、性别等数据差异性不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方法

参与本实验的患者均采用回顾分析法进行探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保暖、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对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导致患者的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及对策。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1000例骨折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占百分比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1000例手术患者中,切口感染者4例,多为下肢骨折,4例切口感染中,3例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5%;1例患者为肺炎链球菌,占25%。

2.2 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患者的年龄、是否患有基础疾病、术后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保暖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是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3讨论

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3,4],能够导致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种,可以归为患者及医院两方面因素,若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差,也能够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增加,另外,若护理人员日常护理操作不规范以及操作不符合无菌操作的相关原则均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若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可对患者康复造成严重影响,不仅要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截肢等情况,因此应严格预防与控制骨折患者术后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对促进患骨折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3.1 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3.1.1 患者自身因素导致感染的发生

患者的年龄以及是否患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都是导致骨折患者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其免疫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患者对细菌、病菌等感染因素的抵抗能力相对差,并由此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相对较大;患者患有一些基础疾病,也能够对切口的愈合造成影响,尤其针对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较低,会对患者切口愈合造成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切口愈合较慢,从而使骨折患者切口感染的概率增加[5]。

3.1.2 医院因素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保温措施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都是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患者手术时间越长使患者切口暴露的时间越长,创面受到细菌侵袭的概率就越大,且由于手术时间的延长,术中的出血量也相应增加,麻醉时间也相应的延长,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几率增加,一系列因素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故使患者的风险相对较大[6]。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所受到各种细菌侵袭的概率越高,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就越大。

3.1.3骨折病人多为闭合性骨折,术后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可能污染细菌的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长短与术后切口感染无直接关系,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反而增加耐药菌感染的机会[7,8]。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性措施。

3.2 护理措施

3.2.1 术前的沟通

手术前应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同时应将手术流程及手术注意方式告知患者,并安抚,患者面对手术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信心。

3.2.2 术前的皮肤准备

术前的皮肤准备是预防术后切口的重要防控措施之一。术前皮肤准备包括术野毛发的准备和术野皮肤的清洁。术野毛发准备的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原则上不主张刮剃,有损伤皮肤、增加细菌入侵的风险。术野皮肤的清洁建议用含洗必泰或季铵盐类成分的消毒湿巾清洁。

3.2.3 术中管理

手术前应对患者创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并注意手卫生,术中的保温管理,控制好手术室的温湿度,温度应控制在23℃左右,湿度60%左右,并辅助医师完成手术相关操作,同时,应注重患者术中出血量的控制,若患者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大,患者的免疫能力会相对降低,能够增加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

3.2.4 术后护理

医护人员应做好手卫生,所有护理措施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患者术后应将患肢抬高,从而能够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同时,能够使患者患肢水肿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另外,应注重观察患者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发生弯曲、堵塞等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的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医师进行处理。随后应根据患者受到创伤的程度,可能感染的细菌种类、手术时间以及创口恢复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正确的治疗方案,如果要使用抗菌药物,应及时进行标本的细菌送检,根据检查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以及增加耐药菌感染的机会[9,10]。针对年龄较高的患者,应给予营养支持,使其抵抗力得到提高,同时,应对患者基础疾病进行治疗,防止因其基础病而影响骨折切口愈合,并发生感染。最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能够尽早下床活动,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通过对影响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因素的分析,使医务人员在骨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兴旺. 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2):2244-2244.

[2] 焦文菊, 武家一. 手术室安全隐患与切口感染的关系[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21):300-301.

[3] 陈慧华, 陈海华, 林福秀,等. 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4):3395-3396.

[4] 庞晓军, 赖广平, 陈英,等. 我院闭合性骨折具植入物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13):2489-2490.

[5]王化齐,曹善友.创伤性骨折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36(4):463-465.

[6]杨福.基层医院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5(6):435-438.

[7] 周毅强, 郑重践, 谢剑灵,等. 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规范使用前后的用药情况[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1(4):392-396.

[8] 陈锋, 马刚, 肖识愚,等. 四肢闭合性骨折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15):3525-3528.

[9] 李筱轶, 秦瑾, 张虎波,等. 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7, 3(2):85-90.

[10] 张杰敏, 黄素碧, 陈柯,等.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J]. 护理研究, 2014(15):1867-1868.

论文作者:代丽蓉,梁丹,刘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基层医院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效果观察论文_代丽蓉,梁丹,刘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