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俞鸿文论文_俞鸿文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俞鸿文论文_俞鸿文

杭州蓝天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环境的质量,城市园林景观是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对于促进城市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经验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也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相关论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发展策略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员流动到城市,使得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多,城市民众生活的空间逐渐变得紧张,另外,城市在建设小区时会远离山林的位置导致人们无法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而想要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需要在城市园林景区设计时设计的更加充分,深层次的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同时,城市所建设的园林景观可以供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减缓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精神与生活的压力,并且可以促进人们进行相互间的交流。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1、忽视实际情况,盲目追求档次随着各地园林建设的发展,园林设计形式以及施工技术手段的创新,园林设计的浮夸风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城市为了展现城市形象,追求高价设计、高价建设。为了迎合城市园林建设决策者的心理或是体现设计者的景观设计水平,一些景观设计师往往大手笔地堆砌各种景观小品,大量引用外来新奇树种,亦或是人文景观的泛滥应用等。这不仅造成了各种资源的严重浪费,也违背了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的要求,与节约型园林建设背道而驰。

2、重形式轻功能,设计脱离大众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时,在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存在重形式、轻功能的一些不科学的倾向,他们过于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形式上美观气派的吸引力,而不注重整个景观空间使用功能的营造,或是为了追求平面构图的美观,而运用繁杂多样的线条组合取代对立体多元化景观空间的探究,从而忽视了人们对室外绿地空间的使用和观赏需求,使空间缺乏变化,不能随实际需求而灵活设计。例如,一些道路节点部位为了凸显景观效果,设计大片的模纹或是摆放大量的景观小品,而不考虑更加合理的生态绿化或是居民休憩的需求,导致整个景观华丽而空洞,缺少使用感染力,与人们之间的交流往往也只限于浅层的互动,使得园林景观变成城市中的“摆件”,使用功能大大减弱。

3、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植树、栽花或者配草,而是一种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植树、造景活动。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在园林景观设计都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因此使人们难以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以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因而失去了其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4、植物配置不科学,造成资源浪费

植物的配置结构不合理,不符合区域规划是一项严重的问题。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忽略环境等问题,随意栽种品种,不仅没有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物种间的恶性竞争,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我国在园林植物的应用上有一点弱势,就是起步较晚,因此设计师对植物配置的重要性领悟并不深,对国外引进的品种也没有详实的了解,所以植物常会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而无法生存,其后果是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难度,达不到生态效益,造成资源浪费。

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1、结合实际,科学规划

随着园林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材料、植物种类以及施工工艺也在不断进步。应用高标准的绿化植物以及先进的景观材料营造宏伟的气势是现今城市园林设计师的追求。当然,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种标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是可以实现的,但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而言,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就有些脱离实际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说,一个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在设计之初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各项标准,合理结合该城市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项目投资概算,合理选用工程建设的植物品种、规格、材料种类、施工工艺等,而不能盲目追求高档、气派而忽略了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前期资金的投入问题。比如:一个项目在园林设计之初首先要了解整个项目的总体定位,如项目概况、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别要了解建设者对这个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基本实施内容以及建设资金要求。总体框架方向确定了这个项目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园林景观,基本实施内容确定了项目的服务对象,资金要求确定了方案设计因素的总体把握。只有把握住这几点,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使最终的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城市景观绿化大多数为开放性的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应尽量避免只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形态设计,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例如尺寸问题,要依据人的普通身高来定某些景观的尺寸,如座位的高度、景墙的高度、台阶的宽度和高度等都要适宜,在台阶处设置无障碍通道、道路转弯处采用圆角的设计等。中国位于北半球,气候为季风型,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因此应在园林的向阳面多设一些活动场地,如广场、儿童游戏区等。同时考虑到夏季的遮阳、乘凉,在一些大型广场上适当栽植乔木并在乔木下设置座椅。诸如此类,只有从设计的细节处出发,设计明确地传达出该场所可以被使用,以及该场所就是为了让人使用的信息。同时,深入体察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态,了解他们的审美需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正确定位,以人为本,面向大众,创造出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爱好的游人需要的作品,确保形式服从功能,功能体现人情味,最终创造出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的游憩境域,既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又满足人们的物质文明需要。同时,因地制宜,“地”即现实条件:或是地理环境条件、或是财力条件,或是人为条件,择其重者而考虑,应优先满足最主要的“功能条件”,其实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园林是为人创造的,而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娱乐,也可能是休息,或是陶冶情操,欣赏情趣。总之,要结合所处地的人的需求以及环境要求,综合考虑,才能使园林设计的意义得到真正的体现。

3、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应充分的挖掘城市植被特色、主题文化以及环境等重要的潜质,进而营造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氛围以及绿色环境背景。园林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园林的景观设计首先应理清城市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与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与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以及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景观之中,因而增加园林景观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4、合理利用地利条件,科学搭配园林植物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的利用到原有自然资源,通过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利用,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建筑成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而且可以使景观更为真切、自然。利用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可以使景观的轮廓感更加清晰,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有身心愉悦的感觉。在景观的配置上宜多采用乡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且更易于养护管理。同时还要适当配置一些具有观赏价值及较好适应性的外地植物,使园林中的植物结构多样化,而且乡土植物与观赏类植物之间利一学的搭配,可以实现四季观景的需要,使景观四季旱现出不同的变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遵循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通过对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的山水地貌进行利用,使植物与建筑实现良好的配置,从而为人们打造一个绿色的休憩环境。这就需要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在城市建设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木的设计原则,打造一个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美观、实用的现代化园林。

参考文献:

[1]郭建斌.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J].中外建筑,2010(25).

[2]吴玉.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1(11).

[3]刘肖骢,康慕谊.试析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及其发展对策——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4)

[4]黄晓鸾.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4)——关于我国城市园林绿地评价与需求调查[J].中国园林.2014(04)

论文作者:俞鸿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俞鸿文论文_俞鸿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