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安排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对俄罗斯工业企业的考察_非金融机构论文

所有权安排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俄罗斯工业企业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工业企业论文,绩效论文,所有权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有权指的是经济主体对财产及其收入的占有权利,在股份公司中,所有权转化为股权及其相关的资本利得权(即资本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由股东(所有者)持有。所有权或股权在企业相关主体间的配置称为所有权安排。如果把企业相关主体分成三大类:内部人、外部人与国家,再把内部人细分为管理者与普通职工,外部人细分为金融机构外部人与非金融机构外部人,那么所有权安排是指所有权(股权)在上述五种所有者之间的分配。所有权安排或股权在各类所有者之间不同的配置状况会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绩效。俄罗斯在独立后实施了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苏联时期的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多数通过股份制完成了所有制形式的改造。那么在俄罗斯工业企业中,所有权安排对企业的经济绩效产生了哪些影响?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同所有权结构的企业之间出现显著的绩效差异呢?

在展开本文的分析前,我们有必要先给出“多数所有者”概念:如果内部人整体持有股票总量不少于外部人和国家持有的股份,则称该企业为内部人(控制)企业,内部人(集团)则为多数所有者。进一步划分,如果在内部人企业中,管理者持有的股份多于职工股份,则称管理者为多数所有者;如果职工持股多于管理者持股,则职工为多数所有者。根据多数所有者的不同将所考察的全部工业企业划分为五类:管理者控股企业、职工控股企业、金融机构控股企业、非金融机构外部人控股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还需指出,在俄罗斯,金融机构股东不仅指俄罗斯的商业银行、投资基金和控股公司,还包括外国投资者;非金融机构外部股东则包括非企业员工的自然人、国有企业、私有化企业与私人公司。

不同所有权结构的企业的绩效比较

随着私有化进程的推进,俄罗斯学者对于所有权安排(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这一问题越发关注,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多。

为验证所有权结构与企业重组战略之间的相关性,俄罗斯“列昂尼奇耶夫斯基研究中心”在1997年年末对圣彼得堡的7 家工业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了样本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合理利用生产能力、裁减冗员、按劳取酬、开拓市场、更新产品品种以及筹资政策方面的表现。调查结果显示,外部股东控制的企业绩效最佳,管理者兼任大股东的企业活动绩效次优,而由于某种原因股东没有能力监控管理者的企业经济状况最糟。遗憾的是,这份调查所依据的样本企业数量过少(仅有7 家企业),因此,我们很难据此对所有权(公司治理结构)对俄罗斯私有化企业的行为及经济绩效的影响这一问题作出结论。

“俄罗斯经济监测中心”分别于1995、1997和1999年对俄罗斯不同行业和地区的140家(1999年调查了16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揭示了所有权结构与企业经济行为间的关系。由于选取的样本数量大,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所以我们将主要依据这份调查结果来分析不同所有权安排的企业在经济绩效方面的差异。根据“中心”的调查报告,具有不同所有权结构的企业在管理和重组行为、进而在经济绩效表现方面存在着实质性差异(注:由于管理与重组行为直接决定着过渡时期企业的经济绩效,因此,它与企业的经济绩效表现呈正相关。)。

1.管理者控股企业的效益最好

调查显示(见表1),无论从日常资源利用率,还是从投资、 融资政策方面考察,管理者控股的企业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表1 不同所有权结构的企业经营活动与投资积极性的指标(%)

注:MΠ--管理者控股的企业:PΠ--职工控股的企业;H Π--非金融机构外部人控股的企业;ΦΠ--金融机构外部人控股的企业。

资料来源:〔俄〕《经济问题》1998年第12期第118、120页;2000年第1期第113、117页。

从生产能力的使用上看,1997年年初,尽管所有企业都有部分生产能力闲置,但管理者控股企业开工率达到56%,比闲置率最高的非金融机构外部人企业高18个百分点。在劳动力的使用上,管理者控股企业利用率达80%,比最低使用效率的非金融机构外部人企业高14个百分点。从裁员上看,管理者控股企业的被迫裁员占全部离职人数的14.5%,仅高于金融机构控股企业的7.6个百分点, 这说明该类企业能够比较灵活地适应市场条件的变化,转轨初期就开始裁减冗员,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到1999年年初,管理者控股企业在生产资源的使用方面仍保持着优势,因此,如果根据资源的日常利用指标评估,管理者控股企业无疑具有最佳表现。

再从投资融资策略上考察。1997年年初,在深刻的转轨危机和动荡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尽管多数工业企业都缺乏资金并缩减了投资规模,但管理者控股企业投资下降的幅度最小,为47%,而非金融机构外部人控股的企业投资规模减少了84%。从投资结构上看,管理者控股企业把较大部分的投资(占25%)用于扩大生产能力而不是单纯维修过时的建筑物和厂房,而且,更多的投资(占63%)用在“生产的积极因素”——机器设备及工艺上,这一投资比例仅次于金融机构控股的技术投入(占总投资的80%)。决定企业重组成功与否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获得外源资金。尽管所有的工业企业实际上都严重缺乏货币资金,但显然,对于外部资金来说,管理者控股企业最具吸引力。1997年年初,在这类企业中,外源资金占到总投资的30%,甚至比金融机构控股企业还要高12个百分点。到1999年年初,管理者控股企业在投资方面仍保持了较优的指标,这说明管理者控股企业能够比较成功地吸引外部资金,并且在资金的使用上更为有效合理。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相对而言,管理者控股企业能够最合理地利用生产资源,并具有较高的外源融资能力,进而具有较高的技术工艺水平,这一切决定了该类企业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水平(见表2)。

表2 1999年俄罗斯各类工业企业的经济绩效指标(%)

MΠ HΠ ΦΠΓΠ 未确定控股者的企业

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比重 52

6852 7771

亏损产品占全部产出的比重9.0 18.7 19.7

23.3 23.2

亏损企业的比重 23

4443 5053

注:MΠ、HΠ、ΦΠ同表1;ΓΠ为国家控股的企业。

资料来源:〔俄〕《经济问题》2000年第1期,第113页。

2.职工控股企业的效益较差

职工控股企业在资源的使用上既落后于管理者控股的企业,也落后于金融机构控股的企业,只是比非金融机构外部人控制的企业稍好一些。而且数据显示,在这类企业中,确实存在着就业保守问题。直到1997年年初,这类企业中的被迫裁员比例仍是最高的,占离职总数的23%,而其他类型的企业则较早完成了消极重组,如金融机构控制的企业不得已的裁员比例不到7%。这说明, 由外部人控股的企业在私有化后的初期就积极开始了摆脱冗员的重组进程,到1996年年底事实上已基本上结束了这一任务,停止了必要的裁员。而职工控股企业一直在抵制裁员,但越到后期经济效益越恶化,不得不开始解雇工人。显然,就业政策方面的被动性会降低这类企业的经营效益。

从资金使用策略上看,职工控股企业在银行债务、投资下降的幅度以及向积极生产因素——设备和工艺——投资方面的指标都较差,仅比非金融机构外部人控制的企业稍好,排名倒数第二。而且数据显示,这类企业最难吸引外部资金,到1996年年末,外源资金仅占总投资的9%,到1999年年初也仅提高到12%。

3.金融机构控股的企业经济绩效较好

从资源的日常利用指标看,金融机构控股的企业无论是在生产能力以及劳动力的使用方面,都仅次于管理者控股企业,位居第二。资金使用方面,该类企业在投资下降的幅度与外源资金比例方面名列第二,但在资金投向与投资结构上指标最高。例如1997年年初,金融机构控股企业的投资总量中88%用于更新设备和工艺,43%用来扩大生产能力,而不是简单维修过时的建筑物。这说明金融机构主导的企业更加积极地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并把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回收期较短的固定资产。这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通常是战略性投资者的行为。从经济效益指标看,金融机构外部控股企业无论是在赢利率方面,还是在总体财务状况方面,都次于管理者控股企业,居第二位。

到1999年年初,金融机构控股企业的一些指标显著恶化,比如,被迫裁员的比例最高,投资规模下降的比例也最大。这种情况的发生有特殊的背景。众所周知,1998年俄罗斯金融市场频繁波动,到秋天更演化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在这场深刻的危机中,金融机构遭受的打击最大,这直接导致了1999年年初金融机构控股企业生产规模的缩减。但应看到,从决定企业最终竞争力的其他指标看,如外源资金的比重及投资结构等,该类企业仍具有较好的表现。总而言之,外部人(以金融机构为首)多数股权同经济活动成果之间存在着正向联系,这证明了列昂尼奇耶夫斯基中心基于小样本所得出的结论以及更早的研究结论。

4.非金融外部人控股的企业经济绩效最差

外部人企业中,如果非金融机构股东持有较大份额的股票,则企业的经济绩效最差。数据显示,该类企业的订货只有正常水平的45%,生产能力闲置率高达62%,而劳动力中有近一半没有工作可做。这说明,由非金融机构外部人控制的企业没有能力高效、合理地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源。

资金使用方面,该类企业的银行债务比正常水平高50%,投资下降幅度也最大,为84%。在吸引外源资金方面,这类企业与职工控股企业一样,处于较困难的境地,总投资中只有10%的资金来自于企业外部。而且在总投资中,这类企业多向周转期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对最积极、活跃、最能带来效益的生产因素——技术工艺的投资较少。这决定了该类企业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这类企业中,只有20%左右的财政状况较好或可以,远远低于管理者控股企业与金融机构控股企业(近50%的企业赢利情况较好)。

如果同职工控股企业比较,那么在资源的日常使用上,职工控股企业优于该类企业。在投资融资方面,尽管这类企业吸引的外部资金以及向技术的投资高于职工控股企业,但二者的差距很小,仅分别高1和2个百分点。而在银行欠款及投资规模方面,非金融机构外部股东控股的企业则比职工控股企业相差很多,分别为23%和8%。 由此我们不难作出判断:在由不同股东控制的企业中,非金融机构控股的企业经济绩效最差。

企业绩效的比较还证实了这样一个分析结果,即国有企业竞争力差。1999年,在上述五类企业中,国家控股企业(相当于国有企业)几乎在所有经济指标方面都落后(见表2)。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就不同所有权结构的俄罗斯工业企业在转轨期间的经济绩效作出如下判断:所有权安排对企业绩效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总体而言,以金融机构为首的外部人控制与企业的经济绩效存在着正向联系,而内部人控制企业的经济表现则较差,但在管理者控股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效益较有保证。

对不同企业的绩效差异的原因分析

通过上面的比较分析发现,转轨期间,俄罗斯不同所有权安排的工业企业的经济绩效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上看,外部人所有权与经济效益呈正相关,而内部人,尤其是职工控股企业难以取得好的经济业绩,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为何管理者控股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

管理者持有大宗股份对效益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中消极作用有:

——“避风港”效应。管理者持有的股份越大,将其解职的困难就越大。这样,管理者手中积累的较大数额的股份可以转化成他们职务的“避风港”,如果这样的管理者(如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红色经理”)没有能力领导公司获取最大量的利润,就会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效益损失。

——以权谋私。管理者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控制地位谋求个人私利,从而损害公司的效益目标,比如,给自己规定过高的薪水,把公司产品通过转移价格出售给自己的私人公司,甚至把公司的资金转移到国外自己账户上等等。

但应看到,上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克服的,比如,如果管理者持有的公司股份足够多,(注:我们利用的调查资料中,管理者平均拥有的股份超过绝对控股额51%,这是管理者控股企业能够取得较好效益的重要原因。)以权谋私在给公司经营绩效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会降低他从公司获得的收益,从而损害他的个人利益;躲在“避风港”中的经理有可能雇佣有才能的职业企业家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自己转做专职的“资本家”,因为这样能使其从公司的资产运营中获取更大的收益。

另外一方面,管理者控股模式具有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实质上克服了公司组织形式的主要缺陷——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从而建立起有效地利用公司资产的机制。在这类企业中,管理者有动力运用公司资产以获取最大收益。显然,正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高度对称确保了管理者控股企业能够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2.为何职工控股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

理论上,职工当家做主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进而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这也是俄罗斯改革之初推出允许职工购买51%股权方案的原因。但在俄罗斯的过渡经济却没有出现这种预期结果,原因何在?

首先,从激励机制上看。这类企业的资本中管理者拥有的股份较少(不足以单独控股),难以刺激他们尽最大努力为公司利益工作;全体职工作为一个整体尽管持有控股股份,但每个职工个人拥有的股票极少,不足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其次,从约束机制上看。职工控股权很难转化成实际的控制权,这主要是由于集体行动的困难:职工的年龄不同,岗位各异,每个人对于公司的重要性不同,他们甚至有着迥异的人生观和价值目标,这使得他们很难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此外,俄罗斯独特的国情也制约了职工控制权的建立:第一,工会力量始终很弱,从苏维埃时代开始就一直屈从于企业的领导人;对股东的法律保护较差,所有者权益常常得不到保护。这样一来,职工的多数股权并不能保证他们对公司行使相应的控制权。布拉西等人的调查证实,在大规模私有化结束后,公司董事会中基本上没有工人的代表,尽管他们仍平均拥有每个企业半数以上的股份。

此外,职工的控股股份阻碍了外部人控股权的形成,这使得来自外部的监督也变得不可能,因此,职工控股权演变为经理们的“避风港”。躲进“避风港”的管理者由于属于自己的股票数量有限而没有足够的动力关心公司的长期利益,而监督机制的丧失使得无能的领导人可以保留自己的职务,并利用公司资产牟取私利,这一切无疑会极大地损害公司的效益。

另一方面,即使职工的股权能够转换成相应的控制权,他们也难以行使有效所有者的职责。这是由职工的双重身份决定的。职工既是股东又是劳动者,而二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会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现实中,往往是劳动者的利益占上风,这是因为从总体上看,多数职工个人拥有的股票数量及在企业中工作时间有限,他们更倾向于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而不是股东红利最大化。结果,在职工控制的企业中,由于追求自身利益可能会导致以下结果:(1)就业政策上的保守性,也就是不裁员或裁员的速度跟不上生产下降的幅度;(2 )倾向于把资金用于增发工资和分配红利,而不是更新设备、引进新工艺的投资;(3 )保留亏损的社会福利项目;(4)工资收入最大化趋向导致利润率下降, 外部投资者不愿向这类企业注资,使得这类企业筹资困难。这样一来,股东自己的行为目标就决定了企业资源利用的低效,并最终导致企业效益状况恶化。

3.为何以金融机构为首的外部人控股企业绩效较好?

外部人(注:这里的外部人不是单纯就形式而言的非内部人,而是就实质而言的,它不包括管理者控制的法人机构或影子公司。)除了红利和股票溢价外,没有其他渠道获取公司资产运营所带来的利润和收益,所以他们有动力使公司的现有资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较大股份的持有不仅为他们履行监督职责提供了激励,而且提供了可能。外部控股者可以对管理者施加影响,直至将其罢免。在外部控股者的监控下,无能的管理者最不可能长期占据领导职位,管理的质量因此得到保证,进而决定了该类企业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绩效。

调查还得到一个有趣的结果,尽管外部人控制与企业绩效间存在着正相关,但非金融机构外部人控股企业的经营业绩远远逊色于金融机构控股的企业,甚至在某些指标上比职工控股企业还要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第一,非金融机构外部人财力有限。在俄罗斯,金融机构以外的外部投资者主要由公民自然人、国有企业、私有化企业和私有公司组成。比较而言,他们的经济实力较弱,无法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调查显示,这类企业难以吸引外部资金,其外源资金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仅为金融机构控股企业的1/2。而过渡时期的俄罗斯企业急需资金投入以对技术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更新产品品种,开拓市场等,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资金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第二,非金融机构外部人成分复杂。调查显示,到1999年,非金融机构外部人掌握的股票中,一半以上是由公民个人持有的。尽管公民总体上持股份额很高,但具体到个人头上的股票数量极其有限。个人股东分散的股权以及集体行动的困难决定了他们难以行使有效监督者的职责。而且,在过渡时期的俄罗斯,这部分外部股东很可能是企业领导人的代理人或是企业的退休工人,他们的所有权更大程度上转化为管理的“避风港”,而非抑制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手段。

而相关企业通常是目标企业管理者个人的“影子公司”,管理者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阻止真正的外部投资者进入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排除了外部监督的管理者尽管实际上牢牢地控制着企业,但却没有合法的控股权,他们的短期行为便不可避免,进而严重损害公司的经济利益。

标签:;  ;  ;  ;  ;  ;  ;  ;  ;  

产权安排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对俄罗斯工业企业的考察_非金融机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