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不可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论文_汤义平

英语教学不可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论文_汤义平

汤义平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师生情感的建立和沟通,教师主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克服消极的情感态度,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成绩。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态度;兴趣

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课前准备很充分,基本功也很扎实,但课堂上就是死气沉沉,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笔者就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导致这种情况呢?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除了学生基础差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之外,这些教师课堂教学大都有这样一个共性:教师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即学生的情感态度。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出发,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其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较,语言和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容忽视。

一、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由此可见,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实把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试想那种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疲于应付,被动接受,又怎样才能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有效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其次,培养学习兴趣是导致学生热爱这门学科的途径,而好的教学方法又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教无趣,必不乐学。这就要教师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总结,把培养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一方面,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与学习兴趣很相近的另一个情感因素是动机。动机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的总和,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来自学习者对某一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的兴趣,外在动机则是来自外界的影响,如为了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等。虽然外在动机也有利于学科的学习,但更重要的是内在动机的作用,内在动机持续的时间越长,目标的实现就越有可能。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激发其学习动机。

学好英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情感态度就是要有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自信心总是和自主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猜谜语,讲故事,句子接龙,做游戏,举办英语之角等让学生充当其中能胜任的角色,从而在参与中充分表现他们的才干,在活动中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信,并且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己的力量。自信心增强了,同时也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种品质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英语单词是 comperation 其实是两个英语单词的合成:competition (竞争)和 co-operation (合作)。这个单词意思是指但今社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课堂上、课后的很多的学习活动需要学生的相互合作,而合作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要针对英语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正因为如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以pair work, group work, team work等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们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共同增加词汇量和语言信息量,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态度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消极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消极的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都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习者受消极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都会无济于事。因此,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消极的情感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常见的消极情感态度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性格内向型,在课堂上这些学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和同学们讨论问题,他们怕犯错误,怕同学们嘲笑,怕教师批评,因此他们往往通过回避、退缩、不参与的行为进行自我保护;二是厌学型,这些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意志不够坚定,由于成绩不断下滑,教师和家长没有给予及时必要的劝慰和鼓励,相反却施加更大的压力,使他们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三是叛逆型,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及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容易激动,爱走极端,喜欢和教师及家长对着干,当然也就不大可能把英语学好了。那么,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态度,促进他们的情感态度向积极方面转化呢?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中学生的情感相对小学生更加成熟,但由于家庭、社会、升学等方面的压力,他们更加需要教师的关爱。教师应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助学者和监督者。在传授知识时,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后进生要多一份关爱,多给他们表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亲和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这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和创造潜能,而且能培养学生对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学生进而产生爱教师,爱教师所教授的课程。

其次,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关点,虽然这些有着消极情感态度的学生身上有许多的缺点,不足和坏的毛病,但由于我们的思维定势,认为这些孩子一无是处,殊不知,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优点,我们要善于捕捉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关点,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班上的一位男生一贯性格内向,上英语课从不张口,有一次,无意中课下听到他唱歌,唱得还不错,笔者同他聊了起来,得知他非常喜欢唱歌,笔者表扬了他,让他第二天上课给大家唱一首,同时,笔者也答应在班上唱一首英文歌,起初,他不肯,后来在动员下还是同意了。第二天,他准备的很充分,班级掌声如雷,笔者也如约唱了一首英文歌。事后,他告诉笔者那是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爱,从此,他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语成绩也是突飞猛进。最后,耐心对待“问题”学生,学生有着消极情感态度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不要指望一、二次就能转化,这些学生一开始会有所改变,但大多数坚持不了多久,又会重走老路,因此,对他们要有耐心,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要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体谅他们学习的难处,这些都无疑会缓解他们的消极情绪,并积极向好的方面发展。

总之,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的成功和失败有这密切的关系,学业上的成功能促进情感态度向积极方面发展,产生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激励中学习知识,同时在激励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候丽萍.关注英语情感态度,促进英语学习[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3).

作者单位:安徽省和县第三中学

邮政编码:238200

论文作者:汤义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25

标签:;  ;  ;  ;  ;  ;  ;  ;  

英语教学不可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论文_汤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