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及其应用发展论文_侯世龙,李建东,秦海宇,王森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及其应用发展论文_侯世龙,李建东,秦海宇,王森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变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为变电站全面实行无人值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变电站内所有一次、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开关量信息等都将通过远动通道上传到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地调调控中心依据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实际情况,对电网内输变电设备进行必要的监视和控制,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以此达到变电站减员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应用

1 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后的变化

1.1.变电站操作巡视以及缺陷处理

变电站在实行有人值班制度时,站内的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缺陷上报有专门的工作对其负责。在进行无人值班工作后,区域内的变电站都由一个工作人员统一负责,在受到天气状况等外部因素影响时。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对变电站内的情况进行了解和上报,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且进行无人值班后,工作人员需要负责区域内的变电站,这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不利于变电站内巡视工作的高效进行。

1.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信息处理

变电站实行有人值班制度时,工作人员对变电设备的检查只需要在负责的站内利用后台监控就可以实现,可以及时的掌握变电站内设备一、二次运行是否良好。实行无人值班制度后,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增加,需要在区域内进行设备检查,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不能及时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查,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上报,在一定程度上对变电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阻碍。

1.3.调度与运行管理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

处理事故、下令操作等都是调度部门需要进行的日常工作,在未实行无人值班制度之前,调度部门可以很好的完成区域内的变电站监控工作。实行无人值班之后,区域内的变电站都需要调控中心人员进行人工操作,及时上报电容器工作状况。

2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主要管理模式

2.1 “调度所+操作队”模式

该运作模式调度所的主要职责是监视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并进行一些必要的遥控操作。操作队归属变电运行工区负责管理,操作队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日常巡视与相关运行维护;按照调度命令进行相关的现场操作以及处理一些现场故障。

2.2 “调度所+监控中心+操作队”模式

这种运作模式中的监控中心是由变电运行工区设立的,监控中心全权负责监控变电站以及进行一些必要的遥控操作,操作队的主要职责仍然是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日常巡视与相关运行维护,按照调度命令进行相关的现场操作以及处理一些现场故障。

2.3 “调度所+集控中心”模式

这种运作模式主要是以变电站的具体地理位置以及数量进行区域划分,由各集控站来负责监视与遥控作业自己区域范围内的变电站,并且还担负着日常巡视与运行维护各变电站的任务,执行各项调度命令的实际操作与处理一些现场事故,集控站的管理工作归变电运行工区负责。

3 各种管理模式的比较

3.1 班组设置及监控特点

“调度所+监控中心+操作队”模式(以下简称第二种模式)的远方监控是由监控中心来统一完成的,而操作队的职责就是进行一些实际的现场操作,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维护管理是由监控中心与操作队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来完成的。

“调度所+集控站”模式(以下简称第三种模式)监控与现场各项操作任务都是由集控站来完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人员配置情况

对于第二种运作模式的人员配置,监控中心的运行人员数量最少也应增加8名,可把他们按2人一组的方式,分成4个组,如果这些人员需管辖的变电站比较多时,还应相应增加运行人员的数量。

对于第三种运作模式的人员配置来说,每个集控站监控人员的数量都要增加6名左右,可把他们也按2人一组的方式,分成3个组。

由此可见,第三种运行模式需要的运行人员数量要明显多于第二种运行模式,对于采用第三种运作模式的变电站来说,可借助人员合理调配的方式,如通过班组白班或其他人开展监控作业,这样可以实现最终的减人增效,第三种模式由于监控与具体操作都是由集控站来完成的,这必然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人员工作疲劳现象极易出现。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人员的数量来应对。

3.3 信号的分析判断及处理事故的速度

对于第二种运作模式来说,监控全网的工作是由监控中心来完成的,发生事故后,分析判断的综合效果比较好,有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但由于工作人员现场操作机会少,很多人都不熟悉现场设备,这必然会增加他们准确分析判断信号的难度,对于这种情况的解决可通过增加监控人员与具体操作人员的交流沟通来应对。对于第三种模式来说,集控站是管理具体监控人员的主要部门,他们比较熟悉管辖变电站的具体设备情况,这有助于他们准确分析与判断各种信号,精简各项操作,当出现异常事故时,监控人员与操作人员距离较近,这样便于他们的沟通,可把事故的响应速度大大提高。

4 管理模式的选择

在选择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模式时,各主管部门必须以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认真调研,详细论证,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并应遵循以下原则来科学、合理地选择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模式:(1)要以各地区的电网长远发展规划为基础,要符合发展规划;(2)要最大可能地实现减人增效的目的;(3)要有助于误操作以及各项事故发生率的减少,最大限度地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在选择好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后,要制定出一套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各项操作的顺利实施,应把各项规章制度以最快的速度来建立健全,强化各项管理,尽可能地保障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稳定,这样才能使得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5 运行管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建议

5.1 监控系统与五防闭锁系统应有机结合

监控系统与五防系统各自装设是当前很多变电站主要采用的装设方式,这种装设方式不利于设备与设备间的资源共享。采用远动控制后,要求各项操作必须具备很高的可靠性,把五防加入综自与本间隔二次回路电气闭锁后,不但各设备的故障率明显降低,维护量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所有设备遥控操作以及程序化操作的实现。

5.2 依靠科技创新,采用科技手段

随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如火如荼发展,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数量正在飞速增长,各运行人员负责管理的变电站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对值班员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的工作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略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把各值班员的工作量尽量减少,同时提高其工作效率,可借助科技创新建立一些必要的专家诊断系统来辅助值班员进行各项分析操作,这样会大大提高值班员的工作效率。

5.3 利用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进行设备辅助巡视

借助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来辅助巡视无人值班变电站,这样可以很好地补充现场巡视,采用远方巡视与现场巡视密切配合的方式来管理无人值班变电站,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避免现场巡视时间长引发的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并且远方巡视全方位记录设备的故障发生过程,有利于故障的分析解决。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且市场上缺少电网运行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以上原因,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发展势在必行,但是由于我国自动化系统的存在一些缺陷等原因导致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够让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改善变电站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效益,适应社会对用电可靠性要求日益增高的形势。

参考文献:

[1]梁毅.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6)

论文作者:侯世龙,李建东,秦海宇,王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及其应用发展论文_侯世龙,李建东,秦海宇,王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