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了2017年7月16日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一是简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事项和流程。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服务。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保自主验收;现状;对策
1当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近几年来,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不断更新和补充,环保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新的上位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断更替,使得部分下位法和规范性文件没有及时更新,在开展具体工作不时出现矛盾。比如 2017 年 10 月和 11 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陆续颁布实施,但是与之配套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和行业验收技术规范未及时发布,以至于在“自主验收”初期,建设单位、评审专家以及环境主管部门都陷入了“说不清楚”的境地,使得新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政策的不协调还会加重建设单位负担。《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规定:为提高验收的有效性,在提出验收意见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可以组织成立验收工作组,采取现场检查、资料查阅、召开验收会议等方式,协助开展验收工作。但是截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尚未修订,因此,噪声和固体废物环保设施仍由环保保护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对于污染因子较多的企业,在进行自主验收时面临一种困境:一部分环保设施自主验收,一部分环保设施由当地环境主管部门验收。建设单位需要编写两份验收报告、召开两次验收会议,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验收成本。
1.2 建设单位环保意识不强
我们都知道,建设单位对于项目的建设,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因而也就忽略了竣工环保验收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其重要性所在。部分建筑企业在建设项目并没有达到验收标准的时候,就组织竣工环保验收。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增长,因而不顾一切的引进一些项目,其中就包含了一些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项目。有的项目在完成建设滞后,并没有及时的进行环保验收,直到接下来因为缺少环保手续面临处罚的时候,才被迫进行环保验收工作。
1.3 自主验收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是在国家“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出台的,其目的是要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企业的自主验收就是落实国家简政放权的重要举措。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企业自行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强化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双随机”抽查机制,将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的监管纳入日常监管计划。实施建设项目“自主验收”以来,验收信息透明度日益提高。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建设项目验收报告需要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平台上进行公示(http://114.251.10.205/#/pub-message)。但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仍有责任对企业自行验收结果的监督检查,但在具体执行验收过程中,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对策探讨
2.1健全完善法律法规系统
我们要在现有竣工环保验收法律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充分的结合实际状况进行完善,并不断规范环保验收标准,同时要确保验收机构整个验收过程的规范性。如果在实际的验收过程当中发现不符合法律规章制度的现象,应在第一时间内责令企业进行整改,并上报给上级管理部门。针对并没有完成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的,应责令停止生产,使其能够充分的意识到环保验收的重要性所在,更加积极的完成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做好交流工作
首先,环评项目会给环保竣工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影响。环保验收单位与环评单位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若环评项目存在问题,那么不但会加大环保验收难度,还会使企业建设成本增加。因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环保验收单位与环评单位必须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彼此工作思路,并详细探讨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双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其次,环保单位还应该对环评项目可行性进行考虑。在具体测评工作中,环评单位应该掌握地区环境质量,这主要是因为地区不同,环保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存在差异,在对测评方案进行制定时,不能仅从一方面出发,而是应该针对该地区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通过对环评项目可行性的综合考虑,可以有效减少验收工作成本,有利于环保竣工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2.3建立健全环保宣传机制
首先,改善环保宣传教育的国内及国际的合作沟通机制。完善与机构联合行动机制,在指导、协调、规范环保宣教工作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形成以政府为中心、社会各界联动、工作流程顺畅、动力十足、成果显著的工作形式;其次,建立健全环保宣教资金的多渠道投入制度,增加环保宣教资金的投入,大力开拓优美工作环境,确保环保宣教有足够有效的设施和仪器;第三,开展时效性和社会反映强烈的大型环保宣教活动,将环保宣教活动覆盖面、影响力和收效最大化。
2.4加强跟踪监督和监察
积极的做好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并密切环保部门以及监察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合作,共同参与到监管工作当跟踪,提升监管水平。与此同时,要充分激发出各个地区基层力量,积极的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批之后的跟踪监督以及监察工作,最大限度的确保其环保设施设备达标,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除此之外,在接下来的发展当中,要结合实际状况积极的创新优化监督管理办法,为接下来环保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5废气监测质量保证
监测期间,电厂保证每台机组运行正常,保证生产负荷大于75%。监测仪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或技术要求,仪器经过计量部门鉴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监测前对使用的仪器均进行漏气检验,二氧化硫分析仪需用标气标定,氮氧化物分析仪在测定前后需对仪器性能进行审核检查。监测期间烟尘需带一个全程空白样品,若空白样品高于1.0mg/m 3,烟尘测定结果无效。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按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的要求进行,实施全过程质量保证。
2.6无组织排放监测
监测期间,生产正常。监测仪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或技术要求,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监测前对使用的仪器均进行漏气检验和流量校正。在采样和分析过程严格按照《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技术导则》(HJ/T?55—2000)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进行。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按国家环保部颁发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的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在环保自主验收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要积极的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健全完善法律法规系统、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加强跟踪监督和监察、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公众参与等有效手段,切实提高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质量,促进我国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钊钊.化工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0):164-166.
[2]李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6(02):155-155.
[3]姚颖,武攀峰,戴轩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发展若干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1):111-112.
论文作者:张雪梅,李云文,汪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建设项目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工作论文; 自主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主管部门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