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论文_赵光远

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论文_赵光远

商河县张坊镇卫生院 251600

【摘要】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全科医学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对于推动当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全科医学事业在我国发展的历程,以及当今的发展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全科医学;发展现状;发展历程;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07-02

全科医疗服务改革一直被认为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的一项卫生医疗事业创新的革命,对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科医疗被称为是最具经济性、最适宜的一项卫生保健服务模式。全科医疗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该种医疗模式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以促进和提升健康为最终目标,提供具有连续性、综合性医疗服务的一种全新医学学科。相比较于国外的全科医学发展,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相关的理论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可以认为当前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整体上才处于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但同时也给未来的发展留下了空间。本文对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全科医学的发展回顾

全科医学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引入我国的,其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引进阶段、发展初期阶段和发展完善阶段几个过程。

1.1全科医学引进阶段

全科医学被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1986年前后,国外相关专家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全科医生访问我国大陆时介绍了关于全科医学的概念。随后,在1989年的11月我国第一届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正式召开,并在同一年成立了北京全科医学学会。同一年还在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全科医师培训中心,该培训中心随后在第二年被正式批准为世界全科医学会会员。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同一年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全科医学学术研讨会。这也标志着全科医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医学学科在我国正式得到认可[1]。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在浙江金华召开了我国第一届全科医学教育与服务研究会,随后分别在首都医科大学、金华卫校等高校开始培养本科、专科以及中专等不同层次的全科医生。1994年,附属于上海医科大学的中山医院率先在全国成立了全科医学科。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正式被批准成为世界全科医师会的成员。在1993年至1997年的这段发展时间中,全科医学发展当时只还是局部地区的试点,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那一段时间,整体上全科医学的发展还只处于理论探讨完善的阶段。

1.2全科医学发展初期阶段

进入1997年以后,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97年我国政府在相关的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决定中作出了要推动全科医学发展,加快培养全科医生的决定,随着这一决定关于全科医学发展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这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1999年我国卫生部专门召开了“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科医学教育事业在我国正式开始。同一年,南京医科大学正式招收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

2006年在指导城市社区工作相关文件中,我国政府再次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指导,要求教育部门要对社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全权负责,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落实。随后我国卫生部、人事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了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随后我国政府陆续又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为全科医学的在我国的发展创建了稳定的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2.1全科医生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当初制定的规划,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最终要实现在万名居民中能够拥有2名以上的全科医生的标准,然而通过这一阶段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各类社会医疗服务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只能满足0.73名/万名,距离当初设定的目标相差较远。目前,在我国正式注册的全科医生数量仅占医生总数8%,而这一数值在美国是34%,在英国达到了50%,加拿大等国家也达到了50%左右。通过对2005年——2010年我国执业医师的组成变化分析可发现,2010年全科医疗执业医师在所有执业医师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在5.3%左右,而医疗科的全科医师所占的比例仅为4.3%[3]。

2.2全科医生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于2000年正式成立了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在2006年对于各省市的全科医学培训基地进行审批,并先后确立了34个培训基地。而且伴随着全科医学在我国社会的发展,很多高校也已经陆续开始增设全科医学课程。2010年我国卫生部对128所开设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校进行了调查,其中有63家高校已经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2012年我国全科医学硕士培养模式研讨会在上海举办,通过这一次会议进一步对我国全科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要加大力度培养全科医学硕士人才[4],为我国要在2020年完成全科医学基本制度的目标奋斗。但是尽管目前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目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培养系统性不强,过于模糊笼统,课程体系的构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等。而相关调查还发现,虽然我国已经在各省市相继构建了34个培训基地,但在这些培训基地中真正能进行100%的全科医师培训的只有6个,其他培训基地的师资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全科医师培养。此外,全科医学这一学科的建设现状也不容乐观,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为止我国128所开设临床医学专业高校中,超过50%以上的高校还没有建立系统性的全科医学体系。

3、促进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建议

全科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在我国基本的发展框架已经构建完毕,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一方面要求政府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构建完善的全科医生激励制度,进一步提高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完善社会福利保障,进而提高全科医生的社会吸引力,让更多的医学人才投入到我国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建设中来。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制度的建设,促使全科医生的培养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定统一的全科医生培养内容,加强对实践能力与服务意识的培养,让人才培养后能用得上,真正提高我国的医疗事业服务质量[5]。

全科医生在我国医疗服务中的具体收费目前还不规范,因此要制定统一的服务收费标准,提高规范化,并改革服务收费模式,提高全科医生的的劳务价值。要构建完善的全科医生服务模式,拓宽其发展路径,比如可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到基层或者是实现县乡联动,加强全科医生的流动性。

综上,全科医学概念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之后,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本的全科医学发展框架已经初步构成,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已经初步建立,这些都为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全科医学发展体系,细化相关环节,提高工作标准,推动我国全科医学事业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葛运运,徐静,周亚夫,等.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4,25:2201-2203.

[2]代涛,黄菊,马晓静. 国际全科医生制度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02:1-7.

[3]任伟,姚岚,冯友梅. 国内外全科医生制度现状及启示[J]. 中国公共卫生,2015,04:509-510.

[4]王鹏旭,孙鹂,陈卫强. 我国全科医生制度建立和改革要点思考[J]. 中华全科医学,2014,05:802-803.

[5]陈天辉,李鲁,施卫星,等. 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01:28-31.

论文作者:赵光远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  ;  ;  ;  ;  ;  ;  ;  

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论文_赵光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