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ERCP术后鼻胆引流管的套取技巧及护理论文_唐华 郝爱玲 张霞 张明秀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目的:探讨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鼻胆引流管的套取技巧以及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40例ERCP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护理及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护理的经验。结果:140例ERCP手术病人中,男性84 例,女性56 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6.2岁。患者入院时均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胆总管结石92例、化脓梗阻性胆管炎24例,胆源性胰腺炎16例,胆管狭窄8例,均属于ERCP的适应证,常规行ENBD,平均住院7~14天。结论:ERCP作为一种胰胆管疾病微创的诊断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士在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娴熟的操作配合、术后精心的观察护理,是确保鼻胆管引流效果、ERCP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鼻胆引流管;口鼻转换;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214-02

内镜下鼻胆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是在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成功后将引流管插至胆管预定部位,途经十二指肠、胃、食管,经咽喉部从鼻腔引出,由此形成鼻胆引流。此项技术能有效预防ERCP及取石术后胆管炎、胰腺炎的发生[1]162。术后做好鼻胆引流管的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重要的一环。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40例ERCP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0 例,男性84 例,女性56 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6.2岁。患者入院时均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胆总管结石92例、化脓梗阻性胆管炎24例,胆源性胰腺炎16例,胆管狭窄8例,均属于ERCP的适应证,常规行ENBD,平均住院7~14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丝套取组(80例)和传统套取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行ERCP后,根据病变性质及手术情况,确定ENBD的必要性及引流部位,在X线透视下确认引流管到达理想部位,逐步退出内镜。

1.2.2鼻胆引流管的口鼻转换(即套取)方法,分为导丝套取和传统徒手套取两种方法。导丝套取方法有以下几步①选用橡胶吸氧鼻导管一根,废弃ERCP导丝一段,裁剪为长约 45cm~50cm,经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消毒备用;②将导丝做成“U”形环,一手握住“U”形导丝开口端,将“U”形导丝环伸入患者口咽部,使其尽量到达咽后壁,略松开导丝,借助导丝的自身弹性使其完全占据咽部;③另一手将橡胶鼻导管从一侧鼻孔插入达咽部,使鼻导管前端进入口咽部的导丝环中;④从口中拉出“U”形导丝环,鼻导管也即被带出。⑤将口腔中的鼻胆引流管末端插入鼻导管侧孔里,回撤鼻孔内的鼻导管,鼻胆引流管跟随鼻导管就从口腔引入鼻腔而从鼻孔拉出。在将引流管从口中向鼻腔引导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在鼻咽部扭曲成襻,保持管道通畅。传统徒手套取法的不同是将橡胶鼻导管从一侧鼻孔插入达咽部,操作者要用手伸入患者口腔,尽可能通过手指掏出橡胶鼻导管,再将鼻胆引流管末端插入鼻导管侧孔内,由口腔引入鼻腔的过程。

1.2.3鼻胆引流管的固定:首先用纱布清洁鼻翼两侧及耳垂下皮肤,用3M胶带将鼻胆管固定于鼻翼一侧(习惯右侧),并做标记;然后将其顺延从耳垂下绕至耳后,由下往上按照顺时针方向,在患者的耳根部位缠绕一周,于患者脸颊近耳垂部位交叉并用胶带将其固定在此部位;若固定左侧,顺延至耳后,由下往上按照逆时针方向缠绕耳根一周。体外鼻胆管以操作者手掌为直径,盘成圆环状固定于患者一侧衣领或肩部,鼻胆引流管末端放置腰部以下接引流袋。记录患者体外鼻胆管长度,做为交接班的一项重要内容[2],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切勿对鼻胆管进行拉扯、折叠、扭曲,尤其在更换体位或活动时应将引流管放置在妥善位置,避免引流管脱出或移位。鼻胆管与负压引流袋的连接处要用无菌胶带包裹,以免逆行感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套取鼻导管的成功率、一次抓取成功率、不良反应率及平均耗时,见表1。提示导丝鼻导管套取法较传统方法更快捷、简便、且对患者的刺激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鼻导管套取成功率、不良反应及平均耗时比较

注:与传统组比较,*P <0. 05

3.鼻胆管引流护理

3.1 心理指导

留置鼻胆引流管,患者常感恶心、咽痛等不适,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留置鼻胆引流管的重要性,避免曲折,保持通畅,多关心、体贴患者,听取患者的意见,及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另外,良好的护患关系、病室气氛,家人、亲情陪伴,都可以使患者保持愉悦心情,增加舒适度。

3.2 口腔护理

患者在禁食期间,口腔细菌繁殖易出现口臭,故必须做好早、晚的口腔护理以预防口腔感染,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3.3 鼻胆管引流期间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加强床头交接班,仔细查看引流管固定部位胶布是否有松动,若有松动,要及时更换固定胶带。

3.4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正常胆汁是清亮无渣、呈深绿色或棕色,成年人每天由肝脏形成的胆汁总量为500~800ml[1]。化脓性胆管炎者,引流液为黄白脓性絮状物,长期胆管梗阻者为深黄或墨绿色,2~3天后颜色逐渐变成淡黄色。引流的量一般由多到少,颜色由深变淡,通常>300ml/d。同时患者腹痛、腹胀、发热缓解,黄染逐渐减轻,表明引流效果理想,否则,提示梗阻。因鼻胆管较细,易发生阻塞,对于胆管泥沙样的结石患者,应术后进行常规冲洗。遵医嘱每日用生理盐水液冲洗,一般每次注入的液体量不超过20ml,每次冲洗前应抽出等量胆汁,匀速缓慢冲洗,注意控制冲洗的速度和压力,以免胆管内压力升高,加重感染[1]。如果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引流物由胆汁变成胃内容物时,应警惕鼻胆管是否脱出,立即报告医生,需及时进行透视或造影检查,必要时重新置管。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肝胆管水平[3],以免引流液倒流入体内引起逆行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

3.5 尽量取半卧位休息,饮食以低脂肪含量、刺激性小、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为主,术后定期检测血、尿淀粉酶,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腹痛情况,若有发热、腹痛等异常变化,应立即报告大夫,及时按医嘱给予禁食、补液、生长抑素、抑酸药物及抑制胰酶分泌的药物等对症处理。

4.讨论

4.1 ENBD的应用,主要目的是引流胆汁,快速解除胆道梗阻,迅速退黄、减压。通过加强鼻胆管引流的护理,保证管道通畅,确保引流的有效性,减少术后感染、胰腺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随着此种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制废弃ERCP导丝45~50cm选材,是因为成人在内镜下食管入口距上切齿的距离为15~20cm[4],将导丝做成“U”形,伸入咽后壁,此长度足够利用导丝将鼻导管从咽喉部引出。鼻胆引流管套取方法的有效改进,既缓解了徒手直接伸入患者咽喉部掏出鼻导管的难度,避免操作者手指被咬情况的发生,又极大减轻了对患者的恶心刺激和口腔粘膜的损伤,不仅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操作时间,也能有效减少鼻胆引流管盘曲、折叠于鼻咽部,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引流不通畅。本组导丝套取法,一次抓取成功率达85%,二次抓取成功率达100%,而采取传统转换方法失败者改用导丝套取法后也获得了成功。在抓取鼻导管过程中患者主要因咽喉部刺激出现恶心、呕吐、咽痛等不良反应,其中有2名患者在反复徒手抓取不成功的情况下,拒绝合作,经我们再三解释才完成后续工作。而导丝体积细小,对咽喉部的刺激轻柔,患者容易接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传统组35%,完成口鼻转换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见表1),与传统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方法选材所用导丝是ERCP术中使用的已废弃导丝裁剪而成,节省成本,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4.2 在固定鼻胆引流管时,要注意患者的面部、鼻部等处容易出汗,再则鼻翼两侧皮脂腺也有分泌,首先用无菌纱布清洁擦拭皮肤,避免胶布因汗液、分泌物浸湿而不粘贴,减少松动。将鼻胆引流管从耳垂绕至耳后,在患者耳根部位缠绕一周,可减轻张力,缓冲其外力牵拉;盘成圆环状固定于患者一侧衣领或肩部,一方面使导管固定于稳妥安全的位置,保持外观整洁,便于携带;另一方面可减少因患者更换体位如翻身或活动时鼻胆引流管被拉出。传统方法固定在床头,一旦患者需要翻身、入厕等活动位时,患者及家属需妥善放置鼻胆管位置,才能移动,增加了导管拔出的机率,此固定方法值得同行借鉴。

ENBD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可靠。在ENBD中,鼻胆引流管套取方法和固定方法的改进以及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能最大限度的减轻内镜操作对患者的刺激,增加病人的舒适感;不断改进护理操作技巧,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完成手术,这也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ENBD疗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兆申,许国铭.胆道疾病内镜诊断与治疗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

[2]任燕敏,杨玉美.经鼻胆管引流术后防脱管护理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5,5(12)280-281.

[3]闫坤.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4,4(27)968-969.

[4]田永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1.219.

论文作者:唐华 郝爱玲 张霞 张明秀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探讨ERCP术后鼻胆引流管的套取技巧及护理论文_唐华 郝爱玲 张霞 张明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