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绿化带施工和质量控制论文_许雪艳

菏泽开发区园林管理处 山东省菏泽市 274000

【摘 要】市政绿化带工程建设较为复杂,其需要国家或者是社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其施工较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投资较大,因此,施工管理也较为复杂。为了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应对其内涵和特点进行了解,并探索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方法,以提高市政绿化施工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市政道路;绿化带施工;质量控制

1 导言

市政道路绿化施工对于城市形象的改善以及增加绿化面积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也对合理划分城市道路、保证驾驶人员安全行驶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施工效果,也会提升城市形象,对城市招商引资也有一定的作用。基于此,可以看出市政道路绿化带施工以及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市政绿化工程的概念和内涵

园林城市是从中国传统园林以及现代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进行绿化施工时,需要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市政道路绿化带建设工程首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共事业,它的产生和存在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城市居民对于绿色、健康的需求,道路绿化施工效果如图1所示。其次,市政绿化带工程的施工对象不仅仅是混凝土、钢筋等施工材料,还包括植物、花卉、石头、造景等等,通过植物的多样化配置,能够有效净化空气、隔离噪音、减轻水土流失现象,为人们营造美的享受。然后,由于市政绿化工程的各个部分不够集中,不便于管理,尤其是很多园林在住宅中总是距离很远,给监督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 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的活动在该地区继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道路绿地的景观设计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和艺术产品,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设计,以真正实现最初的设计目标。我们得出以下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一个城市,也是当地的原则:限制城市本身的复杂性,城市道路绿化带的设计必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空间、气候、水文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所以在设计时,要把合理规划和城市绿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第二,在植物的选择原则上则考虑距离的组合,不追求前面的绿化效果时,加密的道路加上的。向前发展的空间的植物结合了相邻的树木和建筑背景空间或遥远的树木,实现了城市道路绿化的完整性。其次,还应注意缓慢生长的树木的匹配,协调,距离的组合。第三,确保安全形势在绿化带错路,交通状况有一个实质性的不利影响,是互补的原则。毕竟,良好的道路绿化是公路运输服务,不能沉浸在绿化效果,而忽略人性的需求,道路绿化建设道路干扰正常使用。

4 市政道路绿化带施工和质量控制

4.1建立健全市政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由于当前尚未建立市政绿化带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因此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城市的生态需求,来建立施工管理体系,将国家有关绿化工程的规定加入到其中,明确施工标准,并严格落实,确保管理制度能够实施。同时,为了能够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还应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在建立施工管理体系时,需要对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考量,如图2所示。例如,为了能够使所有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杜绝玩忽职守现象,在管理体系中应加入奖惩制度,管理人员对所有员工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表现优异、成绩过人的员工进行表扬,对存在问题、危害施工顺利进行的员工进行惩罚。通过对市政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能够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

4.2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施工质量控制

4.2.1行道树绿化带

行道树绿化带主要是用来隔离车行道与人行道,让人与车辆更加有秩序。行道树绿化带作为市政道路重要的道路景观,具有美化街道、降低噪音、除尘的作用。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行道树绿化带绿化效果,在市政道路绿化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要预留一部分地块,内径尺寸大约为1mx1m,而后在运用鹅卵石、树皮等有效覆盖,以此保证绿化带可以发挥作用。由于城市地下存在着很多的管道以及管线,这对绿化带立地条件有着严重的消极影响,为此,施工人员可以选择行道树与灌木相混合的方式,以此形成长度比较长的绿化带。行道树绿化带植物的选择也很讲究,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根系比较浅,立地非常稳的植物,这样植物才能够更好的存活。

4.2.2分车绿化带

分车绿化带主要位于道路中间,用来隔离行车方向。此种市政道路绿化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中分绿化带,即位于城市道路正中间,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结合道路对其展开设计。中分绿化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眩晕,以便能够让驾驶员安全驾驶,为了防止起到反效果,施工人员要控制植物高度,通常不能超过1.5m,但是要高于1.1m。

为了保证达到最佳的防眩晕效果,应尽可能多的选择复层植物,而后在与其他植物进行搭配,以使整体色彩更加明快,拥有鲜明的层次。第二种,侧分绿化带。主要功能是防尘隔音,因此设计人员通常会选择应用灌木以及地被植物。

4.3发挥植物功能

4.3.1拓展城市道路绿化的生长空间

道路绿化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可持续的道路绿化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基础,因而合理设计、拓展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生长空间尤为重要。对于树池偏小的问题,可结合道路改造逐步调整,树池规格一般应以1.5-2.0x1.5-2.0为宜;对于新建道路,规划时就应一步到位。

4.3.2合理密植

路侧绿化带近来发展迅猛,一般宽度为10-50m,既是道路绿化的背景林,又兼具观赏、游憩、休闲等功能。对于已建成过于密植的树丛、树林,应采取疏移的办法,减少树木间自然疏枝现象的发生。新建路侧绿化带,规划设计片植树木的密度要兼顾近、中、远期效果,强化节约型造园、生态低碳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为海绵型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4.4养护管理

4.4.1重视土壤改良土壤是植物生长的载体,土壤的结构、质地、肥力、酸碱度等因素都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在施工中应清除种植池、种植带中的“二灰”、砖屑等杂物,并对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等进行测定,对症进行改良。

4.4.2科学考核

道路绿化要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更重要的是养护管理,这是一项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在道路绿化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要重视对绿化管护的日常检查考核,又要重视对养护常规技术工作质量的检查,保证养护技术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同时还要重视园林科学研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进而提高道路绿化管护水平。

结论

为了能够使市政绿化工程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健康和享受,应注重以市政绿化工程的内涵和特点为基础,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科学、创新的施工管理方法,以保障市政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军凤.市政道路绿化带施工和质量控制[J].福建建材,2010,05:102-103.

[2]单晓菲.滨水景观项目的设计管理——以上海紫竹高新区滨江绿化带为例[J].建筑施工,2014,10:1189-1191.

论文作者:许雪艳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绿化带施工和质量控制论文_许雪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