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校训教书育人的导向功能论文_兰文 亓婷婷

充分发挥校训教书育人的导向功能论文_兰文 亓婷婷

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校训是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提炼和总结,是学校文化的积淀和凝聚。我院校训正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高度浓缩与支撑,它对师生如何教学、学生如何成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

关键词:校训 导向功能 实践

新时期党和国家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院的八字校训“志仁勤毅,德艺双馨”,就是依据教育方针提出的个性化的治学理念,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阐明了我院深层次的人文底蕴与办学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一、做领悟校训教书育人内涵的先行者

作为“文化名片”的八字校训,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对全院师生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毋庸置疑,只有老师首先对校训有深刻正确地理解,才能在中在潜移默化中“授人以渔”。

1.校训文化的内涵解析。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里,也渗入到我们培养教育下一代的事业中,我辈断流要发扬光大。“志仁勤意 德艺双馨”,视野宽广,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表现,是指导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依据,是激励学生完善自我的座右铭。

2.校训精神的个性体现。

我院校训,精确勾勒出了我院对学生健康成人的殷切期望,具有独特的精神元素:尊贤育才,以彰有德。通过立志、成仁、勤劳、刚毅四个方面,要把每一名学生培养成为“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国之栋梁。

3.校训育人的时代特征。

我院八字校训从历史文化的承传,现代工匠精神的弘扬,未来志向的昭示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的教书育人追求,体现了学院勤学笃实、崇德修身、技艺高超的育人观;表达了教师以勤治学、为人师表、德行高尚的施教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院的具体实践。

二、做发挥校训育人导向作用的实践探索者

我们要遵循习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的教导“充分发掘校规、校训育人内涵,充分发挥教风、学风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独特魅力,努力营造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

1.加强宣传认识,把校训“立”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紧紧围绕校训这面旗帜,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以“校训解读”为主题的教育工作,课前明德“校训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为了新中国,前进”;充实校训传播的主要舆论阵地与载体,微信公众号、校训文化墙与主题黑板报等;发挥学生社团在“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通过“读书会”、“我爱诵读”组织以校训精神为主题的社团活动。

2.润物无声,让校训“活”起。

校训不是华丽的字词的糅合,是师生校园生活的共同指南,我们践行校训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校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无小事, 处处是教育,抓住关键点,精心组织开展以校训为主题的敦品励学教育教学活动,感染教育学生,在春风化雨的点点滴滴中,发挥校训的育人功能。

(1)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之“志”向。

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传统文化,以两千年前孔夫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百年前的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主题的演讲诵读活动,让同学们在穿越历史烟云中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感,报效祖国。

(2)培养学生有高尚道德之“仁”爱。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道德境界。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难免会因为一些琐碎之事发生摩擦,教育学生,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待人处事要宽宏大量,让“孔融让梨”俯首可见。

(3)强化学生行勤能补拙之“勤”奋。

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常规教学工作中,不断强化我们的学生坚信“书山有路勤为径”。课前明德中,教育学生珍惜校园的青春美好时光,要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勤奋精神,让美好韶华,在每分每秒勤奋学习中熠熠生辉。

(4)磨砺学生定滴水穿石之“毅”力。

《论语·泰伯》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就是要学生有非毅无以致其远的精神,立坚强意志。

3.实现德艺双馨教书育人目标。

我们的学生要成为受尊重的人、受欢迎的人,成为参天大树,就必须养大德,有本领,方可成大业。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时。

教育学生立大德:励志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树小德:随手关灯、弯腰捡起地上的一点垃圾。

三、结论

我院的校训内容独特,文字优美,有思想深度,是教育教学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体现在学生发展过程的时时刻刻,对我们的青年学子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化特质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春风化雨般的教化作,让这只 “无形的手”在指导教书育工作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论文作者:兰文 亓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充分发挥校训教书育人的导向功能论文_兰文 亓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