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论文_郭雅婷,王建伟

(1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脊柱骨科一区 河南平顶山 467099)

(2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河南平顶山 467099)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具体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两组患者均进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主弯侧凸Cobb角活动度、后凸角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仅为6.67%,而对照组为26.67%,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后能够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柱侧后凸严重畸形;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护理;统计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102-02

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属于一种脊柱三维复杂畸形,造成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因素很多,且侧后凸度数大、畸形僵硬,因此在常规的矫形手术中很难实现满意的效果,需要通过截骨来帮助治疗,一般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术进行治疗。该方法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如果不进行精心的护理,很容易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析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具体护理,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进行X线长匣片、核磁共振、三维CT重建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26.45±5.43岁;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25.89±6.1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两组患者均进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手术,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术后体位护理、用药护理以及病情检查护理等。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主要措施如下[2]:(1)术前强化护理。首先,在患者手术前进行心理辅导和有效沟通,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其次,需要对患者术前的神经功能进行记录和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脊柱畸形情况;再者需要督促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肺顺应性;最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唤醒试验训练讲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术后的强化护理。除了常规的体位护理、用药护理以及病情监控护理之外,还需要对患者引流情况以及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规律性检查和监控,防止切口处的感染等情况发生;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胃肠道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再者,需要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护理,如术后脊髓神经功能的损伤造成的肢体障碍以及呼吸系统的并发症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患者缓解不适。最后,在患者出院时,进行相应指导,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在日常活动中携带支具等,进行日常的肺功能锻炼。在饮食上,也要注重营养搭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脊柱角度恢复程度,即主弯侧凸Cobb角活动度、后凸角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首先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主弯侧凸Cobb角活动度、后凸角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仅为6.67%,而对照组为26.67%,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造成该病的原因非常多,而且该病呈渐进性加重,特别是对于一些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患者来说,影响更大,不仅混合存在半椎体和分节不良畸形,通常还包含其它多个椎体。一般来说,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脊柱周围软组织都会根据畸形产生时间的长短形成不同程度的挛缩,还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心肺功能受损和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同时使脊髓受到压迫,直接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3]。

后路全脊椎切除是目前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主流术式,对于患者存在的严重外观缺陷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是该手术的危险性非常大,容易产生并发症,手术护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现阶段,全脊椎切除术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患者:(1)脊柱柔韧度在25%以下的先天侧后凸或成人侧后凸患者;(2)脊柱侧后凸同时有旋转的患者;(3)胸椎后凸高于80%的患者;(4)腰椎后凸高于30%的患者;(5)重度先天性混合型侧后凸畸形的矫形和翻修患者;(6)僵硬性或者感染后导致的脊柱侧后凸畸形,椎体融合、脊柱柔韧性在10%的患者[4]。

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由于受到自身生理缺陷和疾病的长期折磨,其表现出的外观情绪都十分严重,患者在心理方面很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还存在相关的并发症。病房护士应当对患者术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估,术后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对手术的切口进行严格的护理,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控制手术期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治疗效果[5]。

现阶段,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一种方法是VCR,此方法的风险性非常高,容易产生各类并发症,因此,必须要加强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表明,将60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采用强化的护理手段,对比发现,最后观察组患者主弯侧凸Cobb角具体活动度以及后凸角具体活动度均明显比对照组大,同时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强化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手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温晓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J].山东医药,2014,54(4):106-107.

[2]王月香,杨倩倩,王英胜等.1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行截骨矫形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4,(6):545-546.

[3]苏晓静,薛传娟,屈波.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05:40-42+60.

[4]姚子明,仉建国,邱贵兴等.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重度脊柱畸形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5):440-446.

[5]黄静宇.严重脊柱后凸畸形行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加重建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4):33-33.

论文作者:郭雅婷,王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  ;  ;  ;  ;  ;  ;  ;  

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论文_郭雅婷,王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