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钢筋绑扎施工论文_赵玉超

浅谈建筑工程的钢筋绑扎施工论文_赵玉超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钢筋绑扎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结构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相关的理论文献和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建筑工程的钢筋绑扎的施工过程,提出常见质量问题,最后探讨钢筋绑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业内同仁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绑扎,施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在众多的质量影响因素中,因钢筋绑扎浇灌后的隐蔽性,其施工技术不到位或质量制约手段不规范,极易发生返工现象甚至造成工程隐患,因此钢筋绑扎工程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点,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1 建筑工程的钢筋绑扎的施工过程

1.1 钢筋下料前应先按钢筋下料单进行钢筋试加工,下料长度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且不浪费材料的前提下,方可大量下料加工。钢筋开始绑扎时,将开始绑扎的第一根梁、柱、第一面墙和板的第一个开间钢筋认真绑扎,以用作后续施工的样板。

1.2 成型尺寸的控制。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根据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长度调整值,配料时事先考虑周到;为了画线简单和操作可靠,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弯曲类型和相应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弯曲处的弯曲直径等),制定一套画线方法以及操作时搭扳子的位置规格备用。

1.3 钢筋安装质量控制。对于骨架外形尺寸控制采取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为了有效控制绑扎网片质量,对靠近网片外两行的钢筋交点都应绑扎牢,而中间部分至少隔一交点绑一扣;在靠近外围两行的钢筋交点最好按十字花扣绑扎;在按一面顺扣绑扎的区段内,绑扣的方向应根据具体情况交错地变换;对于面积较大的网片,可适当地用一些直钢筋作斜向拉结加固。双向板应满扎。

1.4 控制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检查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调整垫块数量。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层偏差。保护层垫块应与底筋绑扎牢固。

1.5 控制露筋现象。塑料或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对于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或塑料垫块,绑(卡)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挤牢垫块;此外,钢筋骨架如果是在模外绑扎,要控制好它的总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2 常见质量问题

2.1 受力弯曲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材料非常容易受力便宜,这种情况下难免出现弯曲,这也已经成为钢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在施工时,水平偏移距离和整个钢筋倾斜度储层正比,如果该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时会出现混凝土开裂问题。

2.2 钢筋错位

由于受到净反力的影响,建筑底板难免会出现一定的改变,如果两个方向都出现弯曲,那么长边就具有更长的力矩,所以长边受力钢筋处于短边钢筋之下,这样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施工效果。现在虽然这个原理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理解,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出现错误,倒置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3 柱筋搭接问题

正常来说,主筋长度是在设计过程中就已经决定好的。但是由于施工时钢筋长度的限制,对于当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时,常常会发生不按照规范将箍筋进行加密捆扎的现象。这样一来,即便后期检验过程中发现搭接问题,但是增加钢筋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处理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办法很明确,就是对该节点箍筋加密是要做出明确要求,在施工图上有所标识,以避免后期返工处理。由于框架节点的地方处于相邻构件的交汇地点,受力状态比较复杂,因此在实现抗震要求,务必保证各柱梁端采用加密箍筋的构造措施,可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技术人员对于抗震构造的了解不是很清楚,习惯在这个地方少铺设钢筋,这样就会导致节点核心区域在很长的距离之间没有钢筋的状态。解决这问题的方法是,加强节点核心区域箍筋的绑扎密度和位置质量的监控。

3 建筑工程的钢筋绑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现场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选购材料,并组织材料进场。钢筋进场时,为了保证进场材料的质量,材料管理人员必须检验钢筋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注意每一捆钢筋均要有铁牌,还要注意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上的数量是否大于进场数量。钢筋进场后,要严格按分批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摆放、不得混淆。

3.2 检验新进场的钢筋材料

对于刚进场的钢筋要严格检查,一定得根据设计图样来对这些新进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等进行验查。新进场的钢筋一定要看是否有相关的质量证明,比如产品合格证、实验报告单等。如果某个工程在抗震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那么对于钢筋的纵向受力强度就必须要符合 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新进场的钢筋还要对它的一系列技术指标进行二次检验,在二次检验的过程中如果有钢筋异常断裂等异常情况发生,那就对这一批新的钢筋都要再检查。在钢筋的绑扎过程中对于钢丝的要求也很高,因此钢丝也必须仔细检查验收,要保证检验过的钢丝能符合要求有效利用。

3.3 钢筋的合理加工

所有的需要加工的钢筋先要进行相关资料和技术的掌握。要对钢筋要进行绑扎,首先要对钢筋做一系列的技术性调理,比如调直处理、除锈处理及钢筋切断处理等。之后才能进行绑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有些钢筋还需要切割处理,所以在切割钢筋时要根据不同的钢筋采取不同的切割方法,从而达到节约原材料,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3.4 钢筋摆放地的选择和要求

建筑材料的堆放也是施工的一部分,而钢筋材料在放置时要有合适的区域,在划定的区域内把事先分好类的钢筋加上垫木整齐摆放,挂上相应的类别标识。在放置筋的区域还要考虑到天气因素,要有相应的防雨雪措施,防止雨雪天对钢筋材料造成腐蚀。要保证放在区域内的钢筋无油污无腐蚀。在新一批的钢筋进场时要用不同的运输工具来运送,避免造成不同钢筋的误用。钢筋在绑扎施工时要使用的撬棍、钢丝刷、钢卷尺及现场运输工具等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不能有任何差错。

3.5 底层钢筋的保护层设计

随着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施工阶段钢筋绑扎施工的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钢筋工程在建筑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底层的钢筋网要采用混凝土等来进行保护,筑成一个保护层。在这个保护层的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到保护层砂浆垫块的厚度是否符合标准,垫块的使用数量是否准确。保护层垫块要和底筋绑扎牢固,如果钢筋网发生意外时,要保证保护层不会被破坏。

3.6 钢筋外露的解决办法

对于垂直方向的钢筋,可以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或塑料垫块,绑(卡)在钢筋骨架的外侧;为了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准确,要用铁丝把钢筋骨架拉向模板,使得垫块不能移动;如果钢筋骨架是在模外绑扎,就必须控制好它的总外形尺寸,不能超过允许的偏差。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多种方法套用来解决钢筋外露的这一情况。

在建筑工程领域,钢筋绑扎施工质量的好坏也往往关乎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进行钢筋绑扎作业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工程技术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这样才能让建筑的整体质量得到增长,同时大大增加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韦小桃.试析建筑工程的钢筋绑扎施工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8年26期

[2]雷海金.钢筋工程绑扎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年16期

论文作者:赵玉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的钢筋绑扎施工论文_赵玉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