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_崔志利

浅析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_崔志利

天津龙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安全问题。虽然建筑业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建筑安全事故仍然普遍存在,其危害性也很大。它们不仅影响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影响到家庭的人身安全,从而增加了建筑行业的伪装成本。针对这一现象,施工单位应加强相应的安全技术,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安全;经济学;分析

引言: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建筑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业的施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基于建筑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密切关注。虽然已经采取措施减少建筑业的安全问题,但目前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建筑业的安全问题不仅会给建筑单位的职工带来一定的生命安全,也会给居民带来一定的生命威胁,给社会和建筑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建筑安全的概况以及现状

1.1建筑安全的概况

一般来说,社会稳定的前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安全。安全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建筑业的安全对建筑单位和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建筑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建筑安全已成为建筑业的重要瓶颈,严重影响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是建筑业的一大障碍。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仅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生命安全,损害了建筑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1.2建筑安全的现状

目前,对建筑安全技术的经济研究较少。相关研究者只对安全事故和安全收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国内建筑安全投资相对较小,其中最权威的是罗云。他认为建筑业的安全投资是指建筑业的技术、施工人员和劳动保护支出,以及与安全有关的一切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90年代,黄盛仁通过了相关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综合数据分析,他认为在建筑业,安全资金主要投资于劳保用品、安全措施和职业病防治;强茅山等学者通过对广东省多个城市的安全调查,得出建筑业的安全投资主要分为劳动保护、安全设施、文明施工和安全。教育有四个方面:劳动保护的3.61%,安全设施的51.44%,文明建设的43.4%,安全教育的1.54%。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建筑业的安全技术和经济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细分。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发现建筑业安全措施的分布严重失衡。

2建筑安全事故

总结各种事故的教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对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主观上不重视。而这种不重视又可以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建设项目管理者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安全管理水平低,盲目追求质量、进度和效率,忽视安全工作,抓住安全生产的机遇;项目部门和专业安全人员技术素质较差,责任心较弱,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再加上当前建筑业的新技术。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发展不需要安全管理措施;有的项目部门甚至没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建设者的兼职安全人员;技术人员只关心质量不考虑安全,在选择施工方案时不考虑安全因素,在实践中不泄露安全技术。此外,下属关系的普遍现象使得安全管理处于困境,经常使项目部门的安全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必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

有的企业根本没有真正的安全生产责任感;有的企业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对检查,但规章制度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一些企业制定了较为全面、实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但尚未得到认真落实,发挥不了实质性作用。通过对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检查,发现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基本相同,不符合新施工技术的发展,有的甚至是几年前的。但只有这些内容是不能认真执行的。因此,从公司领导到项目部门再到施工队,都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的责任就变成了装饰。

2.3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目前,建筑业的建筑工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的流动性非常大,往往一个项目会完成另一个项目,他们基本上缺乏安全意识,导致项目部门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困难。关键是大多数施工企业无法真正实施工人三级安全教育,这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工人无法学到很多安全防护知识。通常,建设项目的建设期是非常紧张的。这样,建筑企业更不愿意在安全培训和教育上投入时间。很多工人没有经过培训就去上班,这使得农民工缺乏安全知识、基本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这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3经济学在建筑安全方面的分析

3.1在经济学理论中,从公共部门的含义讲,企业是包含在公共部门中的。企业和居民作为私人部门是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的,外部损失的存在使得个体投资决策者和管理者可能做出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相违背的决策。美国学者Petrtsen认为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的程序、监督的有效性以及员工的训练等多方面的缺陷等,是因管理失效而造成了安全事故。

3.2安全投入包括安全检查、安全人员、安全培训、个人防护装备、安全委员会、事故调查、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激励计划等。在过去,一些企业领导一直认为安全投资纯粹是消费,所以他们试图减少安全投资,节约资金。企业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决策和管理。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建筑企业对建筑安全投资的热情有限,往往处于亏损状态。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风险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建立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采取适当的措施对企业或用人单位施加压力,让他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真正落实企业责任制。进入建筑安全生产领域。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制度法规的执行和约束力,使建筑企业注重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建筑安全投资和建设。

3.3建筑施工企业发生了一系列工程事故。从管理的角度看,可能是由于项目审批的疏漏、监理部门的不到位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形式;从人的角度来看,在建筑行业,劳动密集型,工人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甚至心情不好,管理者的命令,瘫痪等都会造成事故;从材料或设备的角度;换句话说,材料、安全设施或附件的失效也可能导致事故。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上的缺陷。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控制,管理人员应对事故负责。

3.4从调查研究发现,发生安全事故后大部分的事故损失并非由企业承担,而是雇员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共同承担。这种偶然事故损失的转移,使事故的成本不完全进入企业的利润核算体系之中。这样也就导致企业决策者对建筑安全保障投资的决策,仅仅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来进行,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和影响,则建筑企业建筑安全投入的积极性是有限的

4结论

建筑安全涉及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建筑的安全。这不再是一个伤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全面关注每个工人职业建筑的安全和健康的问题。劳动者不仅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且要提出舒适的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防治职业病。需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安全生产是一门有其自身规律的科学。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市场与场地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从决策的角度对建筑安全理论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罗云.建筑安全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金龙哲,宋存义.建筑安全科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徐海娟.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8,2

论文作者:崔志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_崔志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