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下水动态分析谈节水措施——兴平市地下水动态分析的思考论文_史敏

秦汉新城南位水管站 陕西省西咸新区 712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兴平市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分析,得出目前城区和周边地下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城区应增大园林绿化面积,建立海绵城市,保水固水,在农业灌溉方面应采取节水措施,充分补充地下水,涵养水资源,对改善水循环,节约水资源意义重大。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节水

一、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人类生存生活、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都离不开水。水是其它物质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其现状被全世界所关注。兴平市作为缺水地区,水资源是当前乃至今后影响和制约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二、兴平自然环境和水资源的现状

1、自然概况

兴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地形北高南低,按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可分为南北两区,北部为渭北黄土台塬,南部为渭河平原。黄土台塬北部以缓坡与肖河古道相连,在店张办一带形成洼地;台塬南部呈缓坡向南倾斜,在塬边地带则以陡坡与渭河平原相接。渭河平原系渭河冲积而成,按其地形地貌可分为河漫滩与一二三级阶地。

2、水资源的现状

兴平市2012年水资源工程、地下水供水工程实际供水量14082万方。地表水实际用水量2217万方,占全市实用水量16.8%,地下水实用水量10993万方,占全市实用水量83.2%。数据来源:《兴平市水资源评价及配置规划》

三、地下水动态观测情况及对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对比

(一)地下水动态观测情况

兴平市地区松散岩层中的主要含水层为浅水层和深层承压水,承压水中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灌溉渗入,地区内的垂直补给,占整个补给量的85%-90%以上。

兴平市共有地下水位观测井32眼,城区13眼,农村供水及灌溉井19眼。根据地貌与地质特征布设三级观测井,最早于六七十年代由国家布设,再陕西省布设,后兴平市布设。采取看棒与测绳相结合,水位观测每月6次,一年72次。

下表采用2007-2016年平均水位比较。年平均水位是每月6次水位观测值平均值,再采取计算12个平均值求平均值的办法得到。

兴平地区地下水位南低北高,从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可以看出,水位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地下水开采密度集中,强度大,随着高耗水项目增加,致使局部地区超采,城区形成以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心较大降落漏斗。从表中可以看到2012年末中心水位15.86m,与上年同期比较,中心水位下降1.62m。地下水超采过度,漏斗面积逐年扩大。东城办东堡子水位为中心水位。

(二)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对比

年平均水位观测数据对比得出地下水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开采浅层地下水向开采深层地下水发展。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超采过量。

兴平市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年平均水位年表(单位:m)

四、兴平水资源情况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地下水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如何解决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的着手:

(一)城区增大绿化林园,补充地下水,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城区应加大林、蓄、草地,减少水泥地面,增加绿化林园,补充地下水,改变道路、广场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推行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控制径流污染,鼓励有条件的建筑、小区、道路、广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改造。

(二)农田水利灌溉上,全面节流,科学用水。农田灌溉积极推广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小畦灌溉、喷灌、滴灌等先进适用的灌水方法。从管理上,建设上,源头上着手,提高渠道衬砌的普及率,切实改观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增大投资力度。配套推广生物节水技术,统一规划,加大末级渠系工程建设,提高田间工程完好率,减少田间渠道水量损失。重视农业措施综合应用及研发,结合不同节水灌溉工程形成,积极推广深耕深松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注重工程节水同时,充分发挥农艺节水,生物节水等节水措施。

五、结论

兴平市作为缺水地区,水资源是当前乃至今后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参考文献:

[1]2012 赵丽娜 长安大学 西北地区地下水保护法制研究

[2]2001 (5) 9-11 《中国水利》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西北地区274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3]奕永庆.经济性喷滴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论文作者:史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从地下水动态分析谈节水措施——兴平市地下水动态分析的思考论文_史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