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为护理干预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雪梅,王丽梅,吴祎娜

浅析行为护理干预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雪梅,王丽梅,吴祎娜

黑河学院医院 164300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行为护理干预在中青年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住院的72例急性心梗中青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施行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33例(91.7%),复发2例(5.6%),死亡1例(2.8%),预后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4%(34/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27/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行为护理干预,对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行为护理干预;中青年急性心梗;应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behavio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you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you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72 cases in our hospital in May 2013 -2015 year in February in the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6 cases in each.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behavio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and the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Patients with clinical practice behavior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33 cases were cured(91.7%),2 cases of recurrence(5.6%),1 cases of death(2.8%),the prognosi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4.4%(34/36),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5%(27/ 36),the two group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it is significant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effectively,reduce or delay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Behavioral nursing intervention;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and middle-aged;application effect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不再是老年常见疾病,中青年急性心梗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许多中青年患者常因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暴饮暴食、用力排便等原因诱发急性心梗突然发作,如延迟误诊常会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或突然死亡,如能及时就诊,康复快预后较好,但如不注意日常行为,仍会反复发作,对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住院的36例急性心梗中青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住院的72例急性心梗中青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3~47岁,平均(38.3±2.6)岁,因心前区放射性疼痛伴胸闷、恶心入院25例,因腹部疼痛入院检查发现7例,因牙痛咽喉不适检查发现4例;因过度劳累发病14例,因情绪激动发病11例,因过度饮酒发病5例,因用力排便发病3例,因剧烈运动发病3例;行PCI手术13例,药物治疗2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5~48岁,平均(37.8±3.2)岁,因心前区放射性疼痛伴胸闷、恶心入院23例,因腹部疼痛入院检查发现8例,因牙痛咽喉不适检查发现5例;因过度劳累发病16例,因情绪激动发病10例,因过度饮酒发病3例,因用力排便发病2例,因剧烈运动发病5例;行PCI手术15例,药物治疗21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AMI的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及发病原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干预 因患者多数年纪较轻,突然发病会让患者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对治疗结果和未来生活的担忧,会让患者产生忧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开导和鼓励,告知患者只要治疗及时护理得当,病情很快会痊愈,减轻其心理压力。

1.2.2 饮食护理干预 发病初期患者宜进清淡、低钠、产气少、无刺激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随着身体的恢复由半流质逐渐恢复至普通饮食,痊愈后建立科学的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限制胆固醇的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食暴饮、控制热量、禁烟禁酒,饭后2 h内不宜进行体力活动[3]。

1.2.3 运动行为干预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生活方式,选择健康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散步、骑车、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禁止爬山、打篮球、拔河等剧烈的竞技运动,运动量因人而异,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有人陪同。

1.2.4 用药行为干预 患者病情平稳后由于原发病的存在,在诱发因素下,容易再次复发,所以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减停药物,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病情变化及自我救治的紧急措施:发现问题时,应立即让患者平卧,镇静下来,迅速服药,并第一时间通知急救中心,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时间抵达医院,进行治疗。康复后,还需定期复查。

1.2.5 健康教育 通过口头讲解、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健康讲座、定期电话随访等多种形式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急救措施,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防止疾病再次复发。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状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状况情况对比

实施行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预后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4%(34/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27/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人脑力劳动过度、社交频繁、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加上肥胖、嗜烟酗酒的不良因素,导致人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刺激冠状动脉受体,使冠状动脉在狭窄的基础上出现痉挛,这也是中青年发生急性心梗的特殊原因之一[4-5]。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住院的36例急性心梗中青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行为护理干预,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实施行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33例(91.7%),复发2例(5.6%),死亡1例(2.8%),预后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4%(34/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27/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行为护理干预,对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丽娜,桂文杰.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1(8):143-144.

[2]黄明英.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3):75-76.

[3]路海燕.心理护理在中青年急性右心室心梗护理中的实施[J].医学信息,2015,1(3):201-202.

[4]周丽霞.急性心梗患者焦虑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12(9):91-92.

[5]姜海霞.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01-102.

论文作者:李雪梅,王丽梅,吴祎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  ;  ;  ;  ;  ;  ;  ;  

浅析行为护理干预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雪梅,王丽梅,吴祎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