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开展“角”教学的体会论文_贾雪芹

信息技术环境开展“角”教学的体会论文_贾雪芹

贾雪芹

(渠县有庆镇第一中心小学 渠县 635200)

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学生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和数学意义上的角,“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楚。所以,要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实物与概念间的联系,化抽象为具体,就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化静为动,激发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起到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角”是“空间与图形”中的概念课,就内容而言相当抽象和枯燥。情景创设时电脑先显示线段,将线段一个端点闪动再去掉,向一端延长。请学生想象可以延长到哪里?用手笔划,还可以延长吗?通过课件演示向一端逐步延长,超出屏幕。并让学生闭上眼静静地想一想会怎样。再闪动线段的两个端点去掉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线等动态演示。这样让静止的线段 “动”起来,演变成射线和直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老师引导着。在学习了射线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射线,要将射线与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射线,并不容易,教师可用多媒体举例,如手电筒射出的光线等。

二、化抽象为具体,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空间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形状抽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由于小学生的抽象能力还是初步的、比较弱的,直接由实物抽象出图形比较困难,针对这一特点,在学习角的认识时,运用了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

(1)正确认识角。角的特征:两条直直的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都叫做角的边。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教学时采用小组活动形式进行,每四位同学为一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在引入部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对角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的最后屏幕上先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做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在“折角”部分,先放手让学生去折,他们会利用手中的纸,折出很多大小不一的角。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把他们折的角收集起来,让他们自己来分类。学生会按角的大小来分,会按角的开口朝向来分,或者会按边的特点来分;通过小组讨论,汇报、演示,初步感受角有大小之分。我还注意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通过找身边的角,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直观比较角。角的认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先用多媒体演示,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移动、闪烁、颜色、声音的同时刺激,增加了信息强度,学生很容易明白“角”的概念及各部分名称。接下来设计组织学生探索角与边的关系的思考活动:“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1.活动角的两条边的长短始终没有变,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2.张开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所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口”的大小有关。学生在活动中把本节课的难点轻而易举的突破了。

(3)尝试画好角。首先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画角,从画出的角可以看出学生画的角都十分规范,因此对他们画角的过程不做正确与否的点评。看完学生画的角之后,教师再传授规范的画角方法,对以后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打下基础。在画角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以动画方式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学生就从清晰的图像之中,逼真的模拟演示,看到了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演示,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使抽象思维化为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生成知识,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难点,加深对角学习和认识的印象,将动手探索与多媒体演示密切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数学手段,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论文作者:贾雪芹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环境开展“角”教学的体会论文_贾雪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