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论文_冯晓红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论文_冯晓红

身份证:32132219851202XXXX

摘要: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园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要求花园不仅应具有休息和娱乐的功能,而且还应具有观赏性,因此,造景植物的美化和植物的合理布置是造景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植物配置

1、前言

园林绿化在城市发展和改善人文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特定实践中,花园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美化是有效增强花园设计之美和高质量花园绿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水平,在了解园林绿化和园林绿化植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园林绿化和植物形态进行深入探讨。

2、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的相关概述

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借助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的配合才能有效地体现其应用价值,植物造景与配置必然成为了园林绿化过程中的主要应用环节。在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通常是要根据园林的状态来配置植物,同时使得园林景观的特点得到有效突出。而且通过对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的运用也是体现园林造景效果的重要方式,确保能够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为人们提供一个高质量、高品质的园林生态环境。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全面地考虑运用的植物种类特点、属性等,以及合理搭配园林景观的色彩,最大限度地提升美观质量,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对园林空间的搭配、设计,确保园林生态的设计质量。在2007年,我国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口号,促进了节能环保与产业经济共同发展的园林建设理念的形成。可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提高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配置水平,对于确保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实施质量,推动经济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的原则

3.1统一性原则

在美化过程中,配置必须科学合理,事先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类型,生长习性,形状,高度和颜色,并且配置应基于异同。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多样性的要求并不意味着植物是随机排列的,必须考虑花园的整体考虑,以反映植物景观和配置的统一性,相反,如果将各种植物随机排列,则碎片的规则显得非常混乱,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应认真考虑大量使用植物,以实现整体的统一。对于一般植物,可以进行合理的插入以确保其不影响完整性并可以增加美观度。

3.2平衡调和原则

植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外形色彩也是千差万别,唯有合理布局,才能实现高度的统一性,确保景观的实用性与观赏性。自古以来,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追求协调均衡,整齐美观。不对称的设计在实际中也有许多,如道路两侧一侧植物高大,另一侧则是低矮的灌木,需要根据园林设计的具体实际而定。较高的协调性能愉悦身心,因此,在小庭院中合适栽种小型园艺树,而空旷、庞大的建筑周边则应选择体型较大、色彩浓重的植物,才能匹配园林的整体气质。在园林绿化中,高低对比与色彩对比是较为常用的手法,虽然看起来参差不齐、颜色驳杂,却是经过科学分析,避免颜色、植物种类等太过单调,营造错落有致的艺术美感。

3.3综合性原则

确保植物造景与配置的综合性即是保障其科学性与艺术性。前者倾向尊重植物生长习性,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相存相克的自然规律,生长习性相克的则避免一起混植,而搭配种植能够取得更好效果的则应合理搭配种植。艺术性则更多考虑的是观赏价值与美学价值,成功的植物造景与植物配置,必须同时兼具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和配置方法

4.1按照需求开展景观创作

植物美化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美丽而舒适的自然环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美化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美化设计的类型越来越多,可实现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因此,必须根据需求进行植物美化和配置。例如,居住区中的一个小型游乐园是人们用餐后放松,锻炼和娱乐的地方。因此,设计应尽可能营造凉爽舒适的自然环境。榕树和木兰等常绿乔木可用于园林绿化和石材。桌子,凉亭,健身设施等可增加娱乐活动。在建设大型园林时,要注意利用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兼顾设计园林的主要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4.2遵循冠学原理进行植物美化

在建造园林景观时,涉及多种景观类型。工厂环境美化和配置只是组件之一,不能独立于其他设计而存在。因此,应充分尊重和运用美学原则,并与周围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创造出美丽的效果。使用红色,黄色,绿色和其他颜色进行景观装饰,丰富景观颜色,使用美学原理修剪和设计花园灌木,攀援植物,并增加景观的装饰性。此外,我们必须充分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征,并全面掌握植物美化的观赏效果,例如利用黄杏落叶和木棉形成的景观特征来创造黄杏落叶和木棉等景观。锦缎。

4.3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植物在自然界是唯一同时具备生命和动态的组成元素,在植物造景与配置过程中应充分、合理地利用抽象、象征手法,有效结合植物造景与自然意境,植物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互相衬托,营造更加生动的景观意境。充分利用植物、雕像的象征意义,结合园林的景观布置进行设置,提升园林的观赏意境与意义。此外,在营造植物空间的过程中,应注重空间的错落感设计,科学结合乔、灌、花、草等不同植物,豐富景观园林的观赏度和绿化程度。

4.4注重防护类型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防护类的植物的选择主要注重的是物力、生理、生态方面的功能性,对自然灾害有着较大的防护功能。同时,根据实际的环境需求合理地选择和科学地配置防护绿地树种,充分发挥防护绿地的防风阻沙、道路防护、卫生隔离、护岸等作用。对于雨水较少的干旱地区,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应多加利用凤尾竹、松柏等根系发达强劲的景观植物,充分发挥其保水护土的功能,利用芭蕉类植物对火灾易发区进行隔离等。

4.5植物造景与配置要疏密有度、主次分明

结合实践来看,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最佳效果是凸显出生态自然本色,人工雕琢之迹应尽可能地减少。而要想达到这种效果,根据笔者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来看,这需要在植物造景与配置上做到疏密有度、主次分明。首先,植物造景与配置中要站在整个园林绿化项目高度来布置不同区域栽植何种植物、采取什么样的造景,如木棉等高大植物应搭配矮小灌木提高园林景观的空间利用率,也可突出木棉的景观特色。之后根据业主方要求针对各区域植物造景与配置进行细化。待初步设计方案出来后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修改,以此保证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效果。其次,植物配置上需要特别注意一点,要合理搭配新移栽和原有植物,同时植物间距离要控制好避免突兀形象。

5、结语

总之,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并掌握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运用科学有效的绿化植物配置对策、方法以提升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水平,更好地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与观赏效果。此外,还应注重其生态性,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气候等实际情况开展植物造景工作,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更好地生态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袁磊.浅析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4):42-45.

[2]李宇奇,杨元媛.浅析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山西农经,2016(6):53.

论文作者:冯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2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论文_冯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