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论文_刘香香

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论文_刘香香

刘香香(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应用于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儿科细菌性感染性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血hs-CRP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血常规WBC计数和hs-CRP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hs-CRP水平和白细胞(WBC)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0例hs-CRP和WBC均为阳性,阳性率为66.67%,8例仅hs-CRP为阳性,阳性率为26.67%,2例仅WBC为阳性,阳性率为6.67%。结论: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应用于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检验敏感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儿科疾病,其发生原因与细菌、支原体以及病毒相关。对于此类患儿可以采用血常规进行诊断,但是此方法容易被多种因素影响,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概率较高[1]。对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需要采用细菌培养确诊,但是细菌培养的周期长,很难进行早期诊断。C反应蛋白是一种是通过肝细胞合成,并且由肿瘤坏死等因子调节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2]。有相关研究表明[3],采用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准确判断机体内是否有感染源,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显著诊断意义。为进一步探究hs-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于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效果,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儿科细菌性感染性患儿采用上述方法诊断,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儿科细菌性感染性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0d-11岁,平均年龄为(4.2±1.5)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8d-12岁,平均年龄为(4.4±1.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给予血常规检查,取静脉血2ml放入含有乙二胺四乙酸钾的抗凝管中摇匀,放入冷藏备用。再使用细胞分析仪检查血常规,同时记录血液白细胞数量和类别;采用全自动特定蛋白仪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

1.3 判断标准 血常规阳性:白细胞数量>12.0×109/L。全血C反应蛋白阳性:C反应蛋白浓度>3mg/L。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WBC和hs-CRP情况 观察组hs-CRP水平和WBC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WBC和hs-CRP情况对比(X±S)

组别 WBC(109/L)hs-CRP(mg/L)

对照组(n=30)7.7±2.1 2.0±1.3

观察组(n=30)13.7±3.4* 27.7±19.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观察组患儿WBC和hs-CRP阳性率 观察组20例hs-CRP和WBC均为阳性,阳性率为66.67%(20/30),8例仅hs-CRP为阳性,阳性率为26.67%(8/30),2例仅WBC为阳性,阳性率为6.67%(2/30)。

3 讨论

细菌性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肺炎、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脑膜炎等。炎症因子会促进机体中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上升,因此对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对C反应蛋白检测从而提高疾病诊断率,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作为炎症标志物。通常人体内出现大量炎性因子后6-8h就会刺激肝脏合成较多C反应蛋白,并且其水平会逐渐在24h-2d内达到最大值,机体炎症程度越重,C反应蛋白水平就越高[4]。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的优点主要是方便、迅速,并且不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目前对于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常规进行检测,通过对白细胞数量情况来判断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但是此方法的诊断结果会受到患者的体温、饱餐以及情绪等因素影响。此外,小儿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相比于成年人更为大,所以如果单用血常规进行诊断会出现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5]。

随着临床诊断技术和器械的不断提高,使得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诊断被广泛运用。在本次研究中, 采用hs-CRP和血常规联合检验观察组hs-CRP水平和WBC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s-CRP和血常规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检测出细菌性感染性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患儿,对于诊断细菌性感染性患儿具有显著意义。观察组通过hs-CRP和WBC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6.67%(20/30),高于单纯检测hs-CRP阳性率的26.67%(8/30),和单纯检测WBC阳性率的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陈瑞芬[6]等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阳性率,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应用于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检验敏感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赖新华,李茜,李江.血常规与CRP联合检测在社区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25(04):69,77.

[2] 杨金萍,丁旭.全程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103-104.

[3] 谭智毅.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1):1208-1209.

[4] 吕平.血清PCT和CRP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08):121-123.

[5] 高春彪.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06):605-607.

[6] 陈瑞芬,黄丽芳,曾厚生,等.WBC联合hs-CRP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25(02):38-39.

论文作者:刘香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论文_刘香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