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的非虚构叙事研究-论非虚构叙事与时代记录论文

中国故事的非虚构叙事研究-论非虚构叙事与时代记录论文

中国故事的非虚构叙事研究
——论非虚构叙事与时代记录

刘诗霞 中国传媒大学

摘要: 作为一个源自西方的文学和新闻体裁,非虚构在中国经历了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从最开始产生于文学的概念,到随后延伸到新闻生产中,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本文将以新闻话语模式的转变为基础,探讨非虚构叙事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社会的记录作用,以及非虚构叙事对讲述中国故事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非虚构叙事;中国故事时代记录

非虚构的概念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在其小说《冷血》中提出的“非虚构小说”一词。在中国,诞生非虚构的标志性事件是《人民文学》杂志在2010年开设“非虚构”专栏,如今,非虚构在新闻生产领域已经呈现出愈加蓬勃的发展态势。

从新闻话语模式的演变来看。改革开放之前,基于国家政治需求,新闻呈现出了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从意识形态宣传模式转变为以“新华体”为代表的宣传文式和多样新闻体裁杂糅的新话语模式。(1)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市场的开放带来媒体的逐步商业化,以前单一僵化的宣传不再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进而出现了宣传、信息告知、舆论监督和娱乐等多功能交错的媒体,具体表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出现反映社会诉求的商业化媒体,媒体在新闻报道中采用的深度调查等方式形成了批评性的话语模式。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话语权不再停留在国家或机构的手里,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传播权力的下放,第一人称、个人化的表达出现,无论是叙事主体还是叙事风格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形成了以叙事审美性和文化日常性逻辑为特征的话语模式。

新闻话语的转变所反映的是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改变。从宏观层面来看,非虚构叙事在新闻行业中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在;从微观层面来看,非虚构叙事所选择的叙事主题、建构的叙事主体、采用的叙事风格都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景观。非虚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特征的承载者,或浅或深地对中国社会及其矛盾进行了呈现和解读。

他是小城里的独生子,两百亩地里的一棵独苗,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怎么宠着他长大的?他怎么能理解易非这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呢?他不是坏心眼的男孩,但他绝对是一个自私的孩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稽查执法工作既要冲破关系网,顶住说情风,又要经得住各种诱惑,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哈斯巴彦尔率先垂范,坚持不吃当事人饭、不收当事人礼、不要当事人钱的“三不”原则,自觉抵御了各种不正之风,始终坚守不忘赤子初心,永葆忠诚本色,真正做到了廉洁自律,秉公执法。

一、叙事题材和时代命题

非虚构作品的叙事主体大多都是用个体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这与上世纪强调主流意识形态、国家意志的宏大叙事不同,非虚构回归个体最真实的感受,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的转变是贴合时代语境的变化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改革开放作为催化剂,社会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个体意识不断觉醒,文学创作方面产生了反映剧烈变革期现实生活的《祖国高于一切》、《中国农民大趋势》、《世界大串联》等纪实文学作品,还原“文革”及更早历史阶段荒谬面目的《犯人李铜钟》、《剪辑错了的故事》等反思文学作品。以《南方周末》的“南周体”为代表的深度报道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全面崛起,2003 年,国内首篇特稿《举重冠军之死》在《南方周末》面世,发表于2015年6月刊的《时尚先生Esquire》,特稿《大兴安岭杀人事件》被视为该刊一篇重要的作品。如今,以真实故事计划、腾讯“谷雨”等为代表的非虚构写作平台陆续出现《一个北大毕业生决定去送外卖》、《熔断青春,一个底层少年的自杀之路》等作品。

GPS-RTK在土地利用现状测绘中坐标转换精度分析……………………………………………………… 陈晶晶(4-69)

二、叙事主体和时代语境

虚构与非虚构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而言,强调的是文学性,在新闻行业,非虚构作为一种实践方式,其叙事聚焦新闻事件,更关注这一实践带来的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对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的揭露。

非虚构新闻话语之所以能够在当前特定情势下成为一种强势新闻叙事模式,恰恰是因为非虚构话语的叙事特征在公共性退场、消费性和文学性兴起、话语实践的参与性和对话性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最能符合新时代的传播生态和政治经济格局的需要。(2)在改革开放前期,出于政治的需要,党和政府掌握对媒体的控制,同时传播技术的有限,自然形成了党和国家的宣传主导模式。但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传统的纸媒面临网络传播的冲击,话语权不再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众也可以进行内容传播甚至非虚构创作;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精神需求就更亟待满足,精神需求中最根本的即是对自我的探索,对自我与社会连接的认知。从宏大到个人,是时代流变后的选择结果,这样的改变同样也是对时代的真实记录和反映。

出于对宏大叙事的反抗,如今的很多非虚构文本都会刻意寻找社会中被忽视的对象,它们聚焦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将作者与叙事主体放在同一位置并被放置在主流的对立面,建立对主流叙事、对权威力量的反抗姿态。从这一层面来看,非虚构叙事的兴起也与它能带来的这一心理暗示不无关系。

当地严重缺水,所以施肥习惯以春翻及秋翻施基肥,结合滴灌补肥的方式为主。水溶型肥料在当地比较盛行,二铵、重钙等大肥料基肥用量在逐渐减少。目前国内大型复合肥厂都在新疆拓展水溶型复合肥市场,但受施肥习惯影响,市场相对狭小,销量不大。此外,今年淡储对于经销商来说销量较往常没有太大变化,价位较往年高50-100元/吨。

在非虚构的叙事中,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地浮现出来,整体趋向于大众化、平等化的表述形态,这也与当今社会和时代表述的转型是一致的。它强调从细微处、从个人感受出发,缓慢渗透,然后‘成为一个连筋带肉的综合体’,(3)以个人为主体的叙事并非停留于自传式、个人化的叙述,将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结合,通过个人的方式打量世界,将时代隐藏于个人的情感、经历之下,最终建构一个更为细致、全面的社会图景。

三、叙事风格与时代特征

注释:

从非虚构作品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题材选择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不变的是,非虚构叙事在其对应的时代都契合了该时代的关键命题。从改革动荡时期的国家意识到如今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个体与时代的矛盾问题,非虚构始终聚焦于中国社会广阔的现实,从这方面来说,非虚构叙事在题材的选择上,可以称之为“时代的记录者”。

非虚构叙事的出现带有时代和社会的许多特征,本身对时代和社会带有记录的作用。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成为对外宣传领域需要解答的新课题。但是中国故事不应该只局限于对外宣传,我们更应该借讲述中国故事来考察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

随着传播技术的变化,传统传播方式正在向数字化转换,整体传播格局呈现出了碎片化的后现代倾向,在非虚构叙事中也体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小故事、不完整的个人记忆都在构成非虚构叙事的主体,相比科学的调查方法,碎片化的写作可能停留在浅层次地描述阶段。碎片化、感性化背后可能暗示的是整体浮躁、焦虑的社会情绪,这也可以是考察社会体征的一个方向。

四、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主观、感性化的叙事风格是时代下的特征之一。我们正处于后真相时代之中,如此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两个后果:其一是公众只需要那些符合他们推测的“真相”;其二是公众对于传播者的诚意看得比真相更重要。(5)因此,相比刻板的党性宣传和过于严肃的深度报道,当下非虚构感性化的叙事更符合公众对于信息的体验需要,新闻话语模式的转变带来叙事风格更加多样。

非虚构叙事中的个体化、情感化的表征对故事的传播而言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正因为叙事回归到个体身上,将更具吸引力,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同时,新闻叙事的故事化可能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因此,能够把握故事的核心事实,深入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挖掘表层之下的社会现实,回应时代命题,也是进行中国故事创造的要求和方向之一。

有学者指出,当一系列现象发生的时候,人们会用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眼光大量,往往会得出全然不同的印象和判断,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也就建构出不同的“事实”来。(4)需要人报道的新闻,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无法避免个人的价值判断在报道过程中的影响,这种影响并非是刻意的,而是无法察觉和抹去的。因此,新闻叙事没有办法达到完全的客观,这样一来,个人化的叙事方式进入新闻业并与此兼容就有了可能,非虚构也正在进行着这一尝试。

(1) 黄典林.话语范式转型:非虚构新闻叙事兴起的中国语境[J].新闻记者,2018(05).

(2) 黄典林.话语范式转型:非虚构新闻叙事兴起的中国语境[J].新闻记者,2018(05).

传统作业模式中,以还原率、利润率等估价参数的确定为例,往往依赖估价师经验进行决策,很多估价人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数据可通过数据决策的方式,使估价更趋近科学化、估价结果更趋向市场化。

式中:ffts——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N/mm2;fts——普通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N/mm2;λf——钢纤维的含量特征值。

(3) 罗小凤.个人话语与公共话语的重新调解——“非虚构写作”的再思考[J].艺术广角,2014(04).

(4) 孙春旻.非虚构叙事与时代精神[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

(5) 胡翼青.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兼论专业新闻业的当下危机[J].西北师大学报,2017(06).

参考文献:

[1]陈敏,杜娜.记者与非虚构:从时效性报道到沉浸式写作——兼评《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J].全球传媒学刊,2017 (03).

[2]孙珉,谢勇,韦李珍.浸入式体验:用非虚构叙事讲好中国故事[J].当代传播,2018 (06).

[3]李松睿.重建文学的社会属性——“非虚构”与我们的时代[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 (04).

[4]胡翼青.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兼论专业新闻业的当下危机[J].西北师大学报,2017 (06).

[5]黄典林.话语范式转型:非虚构新闻叙事兴起的中国语境[J].新闻记者,2018 (05).

[6]孙春旻.非虚构叙事与时代精神[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03).

[7]罗小凤.个人话语与公共话语的重新调解——“非虚构写作”的再思考[J].艺术广角,2014 (04).

标签:;  ;  ;  

中国故事的非虚构叙事研究-论非虚构叙事与时代记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