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政工程施工专业技术水平不足
近几年来我国在市政工程建设上做了很多的研究,也发明了很多专利技术,但是相比国外先进的技术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很多资源、设施、材料、技术上面相对落后。如果施工技术水平不足就会造成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与预期的设想差距较大。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市政工程通过招标完成,未审核施工队伍。我国市政工程承建单位人员组织架构较为复杂,其中大多数是工作不稳定的农民工,流动性极大。施工人员对市政工程施工细节了解不够,安全意识十分薄弱。市政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安全技能不足,为了施工进度而忽视安全措施的综合性,很多高危作业并未采用安全措施。市政施工有较多高空作业,倘若缺乏安全措施将会导致事故率提升,不利于市政工程有效开展。
3、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存在缺陷
施工单位为了减少资金的使用,在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上偷工减料,或是在施工材料使用时检查不彻底以及施工设备保养不及时,导致使用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不足以支持市政工程建设,给市政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
4、市政施工中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所有价值投入都在施工中得以体现。市政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现代意义,因此对施工基础及施工过程要求较高。施工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市政工程施工的固有问题,此外在施工中并未深入考虑市政工程对施工现场适应性,工程施工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并未做好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现场水电、防火等措施并未落实到位,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并未注重施工细节部分,在施工中为加速工期进度及降低作业难度,一些关键部位施工并未按照施工设计展开。工人对细节隐患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施工中对细节隐患视而不见,施工过程中多处出现隐患将会导致市政工程在长时间承重及环境影响后出现较大质量问题。
二、解决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的相应措施
1、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确保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必须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业务能力进行加强。在进入施工现场以前,首先必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一次统一的培训,以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可以对施工技术进行熟练的掌握,其次,还应当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整体业务素养进行强化,特别是要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要求其能够掌握安全操作规范,杜绝违章操作。另外,有关的施工企业还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制度,以便组织管理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的农民工,同时还应当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巡查,加大监察力度,进而达到从源头上规避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问题的目的。
2、提高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
当前我国市政工程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市政工程要求我国市政工程施工人员需具备一定水准,且具备足够适应能力。市政工程招标完成后系统建成之后即要求施工人员立即投入工作。众多施工人员在投入工作前并未接受较为系统的岗前训练,对市政工程施工涉及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了解不够,因此造成市政施工存在隐患。基于此,必须采取如下措施:①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不断提升作业人员专业技能,保障电力调度系统稳定运行;②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对施工关键点进行分析,将其细化;③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员工树立质量安全后便可为市政施工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市政工程建设设计水平
当下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市政工程建设的设计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目前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人才相对比较短缺,而市政工程对于设计方案又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市政工程建设的设计水平,应该从如下向方面着手:第一,有关市政部门及施工企业应当与多个院校进行联系,争取让专家或教授提供一些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人员名单,挖掘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人才,这样可以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来筛选与招聘设计人员,又也可以减少财力、物力及人力等方面的浪费。第二,有关用人企业与政府应当在内部建立研究小组,并开展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博采众长,明确目标之后共同探讨应对的对策,并协作完成。第三,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后备人才。对于现有的市政工程建设人员,也必须对其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能够对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予以了解,在培训中不断加强其质量和安全意识,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4、科学管理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主要措施如下:①材料选购时需结合市政设计选择满足需求的材料,在市场上进行材料招标,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确保施工质量;②材料进厂时应该进行合格检验,确保材料各项系数满足施工要求,避免次品流入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可邀请国家机关定期对材料进行抽验;③检验设备性能,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设备性能若无法满足施工需求应及时更换,为施工质量安全提高奠定基础;④做好现场防火、防电管理,降低施工现场不确定性。
5、加强市政施工过程质量安全管理
工程建设过程需要保障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工程完成后可满足实际需求。施工前需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由各个部门进行施工监督。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细节宣导,对关键施工制定标准作业指导书,宣导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施工。施工过程中对各个施工部分进行明确分工,将责任分摊到个人,以此提高施工人员及管理团队责任性。出现问题后可及时追踪责任人,有助于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6、开发探究相关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并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
为了提升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水平,必须不断地对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究与开发,始终将技术的开发当作首要的任务,同时还应当对市政工程建设有关技术方面的攻关小组加以设立。站在我国实际需要的角度,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究与开发。另外还可以对国外先进的技术加以引入,并对其进行消化吸引与探究改进。最后,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应该积极推行新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总体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增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业务能力,同时对施工设施及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不断地对市政工程建设设计水平进行提升,另外还应当开发探究相关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以保障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曹会敏.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因素探究[J].城市地理,2016(04):122.
[2]赵磊.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探讨[J].江西建材,2015(21):287+290.
作者简介:
徐健峰,1989年,6月,身份证号2102131989****481x,籍贯:山东省诸城市;专业:土木工程(本科),
论文作者:徐健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市政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