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郊型森林公园案例解析——以《中山市丫髻山森林公园》为例论文_吴颖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化进行已经进入了扩张阶段。城市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对自然的向往随之增加,因此“假日公园”就成为了人们休闲与旅游的需要方向,此时城市郊区大面积的绿地或者山丘就成为了建设森林公园的资源环境,而公园则是有计划的人工参与建设的休闲场所。可见城郊型的森林公园是自然环境人为改造的产物,其突出的功能是绿色生态与旅游休闲。

关键词:丫髻山;古宥水库;“动感森林”;“森林探险”

一、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化进行已经进入了扩张阶段。城市生活的压力使得人们对自然的向往随之增加,因此“假日公园”就成为了人们休闲与旅游的需要方向,此时城市郊区大面积的绿地或者山丘就成为了建设森林公园的资源环境,而公园则是有计划的人工参与建设的休闲场所。可见城郊型的森林公园是自然环境人为改造的产物,其突出的功能是绿色生态与旅游休闲。

一、项目概述

丫髻山位于神湾镇东部,站在山顶可眺望珠海斗门将神湾镇全镇景观尽收眼底。公园内部有一处水库—古宥水库,是一座以供水(防咸潮)为主、防洪为辅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丫髻山还是五桂山游击队的活动地之一。站在丫髻山最高处向西可俯视镇区全貌,相隔西江可眺望珠海斗门,景观视线极佳。丫髻山山顶附近,一处有着村民号称的“观音石”比较灵验,每逢节假日都有很多前来求拜的人群。

二、设计理念

在2010年由中山市林业局委托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了《中山市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已确定了公园的发展方向为:以“动感森林”和“探险乐园”为主题,以“森林探险”和“户外运动”为发展定位,利用公园地形特点,重点展开登山、攀岩、溯溪运动、森林野营和丛林探险等形式的旅游活动。见总图:

总平面图

三、总体布局

丫髻山森林公园将打造成为中山市的一处“动感森林公园”。在规划中森林公园共分为4片区:1.入口管理区、2.含氧娱乐区、3.登山探险区、4.科普探索区,见下表:

1.入口管理区:

入口管理区占地6.7公顷,以入口管理建筑为主。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特色农产品展馆,主要展示神湾的本土果农作物—菠萝,其中包括展馆、展厅、宣传厅、手工DIY活动馆以及售卖长廊等。

2.含养娱乐区:

含氧娱乐区占地94.28公里,依托现有的古宥水库为中心,打造一条总长为2.0公里的特色的环水径步道,满足含氧康乐需求。对堤坝进行场地绿化种植,形成一个缤纷花海景观点。

3.登山探险区:

登山探险区占地135.64公顷,是公园的核心景观区,区域内将体现丫髻山森林公园的“动感、探险”等特色。根据探险区的现状环境、地势、地形、地貌、周边景观等要素创造一个“以休闲游乐为主线的阳光、特色、运动、健康、生态的大型树上探险休闲区”。

3.科普探索区:

保留传统的菠萝种植,统一管理,在该区内规划合理的旅游观赏线路,让游客们了解菠萝种植的步骤工艺,边玩边学习。规划还设计一个平台,作为种植菠萝的展示区,更好的宣传神湾菠萝让它承载着中山人民的深情厚谊,闻名于世。

四、森林公园资源综合评价和环境保护

丫髻山森林公园以古宥水库、三座山峰的森林风景资源为依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环境质量好。雨涵丰富的森林生态文化内涵,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处及运动、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经过综合测评,其风景资源质量最终得分为36分,风景资源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应当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森林公园的建设,应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坚持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森林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以保护原有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为前提,适度而合理地对森林风景资源进行开发。以保护的目的来监督开发,同时以开发的手段来促进保护,做到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共发展、互利惠。

五、公园发展的优、劣势

1.优势分析

①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凉爽宜人,清新怡人,是一处休闲养生的理想之地,对中山市民、神湾镇居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②现状的旅游条件充足,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基础。

③森林地势复杂、地形丰富,适宜开展野外探险、室外休闲活动。

④丫髻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已作为中山市重点打造的森林公园之一,已经被确定为镇区重点旅游项目,对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极为有利,在开发建设和今后的运营等方面都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2. 劣势分析

①区位条件不足、交通有待改善。森林公园西门需通过古宥村才能连接神湾的主干道—神湾大道,给公园的入口带来不便。

②森林公园面积较小,发展受限。规划总面积仅为256.12公顷,且部分山头界限不完整,因此难以充分利用整体资源优势,发挥出自身优势和旅游经济的规模效应。

六、结束语

森林公园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因此要在规划中必须突出其生态价值并重视起旅游功能,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公园的功能实现。所有规划中应重视对空间布局、交通规划、功能开发、生态保证等才能营造一个适应当地生态和经济发展的新型公园模式,才能实现城郊型森林公园的价值。

论文作者:吴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  ;  ;  ;  ;  ;  ;  ;  

论城郊型森林公园案例解析——以《中山市丫髻山森林公园》为例论文_吴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