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疗效评估报道分析论文_周鹤新

周鹤新 宝应县人民医院 江苏 宝应 225800

【摘要】 目的:对我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的疗效进行深入的剖析.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接收入院的脑外伤患者,共计5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理,把54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27例.其中,研究组行标准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而对照组,则行常规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剖析两组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对其作出准确的统计.选取“格拉斯哥GOS评分法”,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分.结果:手术结束后,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计10例,对照组共计11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GOS评分,研究组为(8.19±1.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01±0.89) 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术前颅内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的颅内压,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去骨瓣减压术相比,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在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更具优势,其不仅能起到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压的作用,还能达到进一步提高疗效的目的. 【关键词】 GOS评分;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压;脑外伤;脑半球肿胀【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7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起于2012年9月,止于2014年9月,收治入院的脑外伤患者,共计54例.选取随机分组法,将54例患者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23至51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6.02±4.95)岁;GCS评分在3.1至9.4分的范围之内,平均(6.27±1.04)分.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22至52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6.46±4.81)岁;GCS评分在2.9至9.7分的范围之内,平均(6.33±1.08)分.两组在年龄、入院时间、性别以及GCS评分等方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1.2.1 经“格拉斯哥GOS评分法””测评,分数<8.0分的患者.1.2.2 属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1.2.3 经CT检查,证实:伴有大脑半球肿胀症状,亦或者是伴有脑挫裂伤症状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1.3.1 年龄<15以及年龄>70岁的患者.1.3.2 伴合糖尿病,且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1.3.3 伴合有严重性多发伤的患者.1.3.4 血肿半径>1.5厘米的患者.1.3.5 伴合脊髓损伤的患者.1.3.6 伴合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1.4 方法 54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其中,研究组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而对照组,则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详细如下:

1.4.1 研究组,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设定骨瓣的去除范围,一般>(12?15)厘米.沿着耳前1厘米,直至前额发迹部位.前至额极,下至平颧弓.对蝶骨嵴进行咬除,以让蝶骨平台能完整的显露出来;同时对颞底部的去骨范围进行规范化的扩展.严格按照手术的流程,对应脑部进行剪开,直至中颅窝底部,以将额叶以及颞叶完整的显露出来.清除血肿,同时对已经出现坏死症状的脑组织进行彻底的清理.此后,再对硬脊膜,进行科学地修补.1.4.2 对照组,常规去骨瓣减压术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观测,并对其作出准确的评估.结合患者血肿的实际情况,选取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对其实施治疗.其中,骨瓣的大小应<80平方厘米.此后,再对患者实施硬脑膜成形术治疗.

1.5 观测指标 于手术实施前以及手术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颅内压监测,并将监测的结果准确的记录在册.患者出院后,成立回访小组,对54例患者实施回访,并选取“格拉斯哥GOS评分法”,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观察并统计手术结束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人数,同时计算出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然后再对其作出详细的对比. 1.6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20.0 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术后并发症 手术结束后,研究组出现硬膜下积液并发症的患者, 共计3例;出现脑积水以及急性脑膨出并发症的患者,各1例;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发症的患者,共计5例.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04%. 对照组出现硬膜下积液并发症的患者,共计3例;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以及急性脑膨出并发症的患者,各1例.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74%. 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两组并发症的统计数据,如表1. 2.2 分析两组手术前/后的颅内压 经测定,研究组术前的颅内压为(30.39±3.01)mmHg,对照组为(30.55±2.27)mmHg,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术后的颅内压,研究组为(19.01±3.46)mmHg,对照组为(23.48±4.26)mmHg.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综上所述,在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的临床治疗中,去骨瓣减压术属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其不仅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且其安全性也是相当的高.目前,临床医学上,将去骨瓣减压术分成了两种,其中之一为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而另一个则为常规去骨瓣减压术.与后者相比,前者对患者开窗的面积有更多的要求,如:开窗面积要尽可能的大.这样一来,才能将患者的脑组织压力进行有效的分散.与此同时,也可起到显著降低患者颅内压的作用. 由于开窗的面积比较大,更利于主刀医师的操作,所以,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止血效果也就更加的明显.除此之外,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还可以实现把蝶骨嵴完全咬除的效果,进而直接性的防止了循环障碍,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本次研究中,可以得知:研究组术后颅内压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其GOS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即:(8.19±1.12)分vs.(7.01±0.89)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将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应用于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颅内压,应用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1] 岑键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的疗效[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344. [2] 马书明,杨勇,李正杨等.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激光杂志,2014,(4):67-67. [3] 王建莉,金国良,袁紫刚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2):168-173. [4] 肖志红,曾继培,曹大明等.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8):39-40. [5]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神经创伤专业组.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9):967-969. [6] 范鲁鼎,张玉清,曹勇等.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15-416. [7] 张维涛,杨海贵,路丕周等.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5):457-458. [8] 黄欣,金晶,黄红光等.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5):403-405.

论文作者:周鹤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疗效评估报道分析论文_周鹤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