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佘福兴

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佘福兴

哈尔滨市万家灌溉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得懂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GPSRTK技术有着较多的优势,例如精确性、快捷等,在相关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本文主要以某地区水利农田渠道使用RTK技术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一些看法,供以借鉴。

关键词:RTK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对于GPS测量技术来说,确保精准性通常作为技术观点所在,以往的测量手段需要进行解算环节,这样才能够确保结构可以实现精准的目的,然而相关人员通过使用RTK技术以后,就能够简化解算步骤。在测量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实时更新的目的,并且精准度能够提高到毫米的位置,从而符合相关定位测量的实际需要。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应当对工作原理做好认真的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RTK技术工作原理、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放样中的运用实践、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加密控制点中的运用实践、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地形图测量中的运用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以借鉴。

1、RTK技术工作原理

1.1实时载波相位差分

工程定位测量任务是在野外完成的,因此环境干扰因素是重点解决的问题。RTK技术应用期间,测量结果是实时传播的,直接保存在系统中,系统中带有数据分析模块,将传递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这样可以节省前期解算所应用的时间。实时测量实现的重点是减少间隔时间,信号传递是借助卫星系统来实现的,这样环境干扰问题便得到了有效解决。在测量区域会建设一个地面信号传输基站,总控制中心还会设置信号接收基站,这样便形成了完善的信号传输系统。接收到的信号如果存在干扰信息,系统也能够自动过滤,随着现场定位区域的变化,信号传递频率也会发生转变,以此为参照来改变分析模式。

1.2坐标转换

为了方便定位点的选取,在控制系统中建立了坐标系,对水利工程测量区域进行选取时,可以直接通过坐标系进行选择。充分利用了GPS定位系统的先进性,为方便坐标定位与参数保存任务进行,通常会对系统进行分层次管理,同时进行坐标系与高程的管理控制任务。在控制系统中,坐标是以平面形式展现的,但现场测量却需要全方位立体定位,在软件中编写坐标转换程序,在指令发出的同时,转换任务也能够完成,这样所定位的区域才更精准,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再用已知控制点计算二维相似变换的四参数,高程则采用平面拟合或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利用已知水准点计算出该测区的待测点的高程异常,从而求出他们的高程。

2、RTK 技术在渠道测量中的优点

1) 工作效率高。传统测量一段渠道横断面需要 4 ~ 5 人完成,而使用 RTK 一人即可胜任。在信号条件好的情况下,作业半径在5 km范围,适时定位采集数据,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低,节省了外业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2) 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放样中的运用实践

在工程放样中,RTK技术通过坐标直接放样,精度非常高,外业放样中的工作效率也很高,操作过程只需一个人即可,相比以往较为传统的放样方式要节省不少人力。比如在灌溉农田引河开挖水利工程中,两岸的滩地均有高为三至五米左右的芦苇,借助全站仪放好中线,开挖边线,并利用红旗每隔五十米标定之后,因两边芦苇的遮挡,放样操作中机械无法辨别方向进行作业,此时利用RTK技术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架好基准站,并校正RTK后,将开挖边线和中线的设计数据均输入手簿中,在施工现场展开线路放样工作。在推土机上固定流动站,机械操作人员根据流动站操作人员的指挥前进就可以顺利开挖。能够顺利解决操作困难,工作效率较高。

4、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加密控制点中的运用实践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往往对河道及其相关断面进行检测,使用以往的测量手段对水准测量及其相关导线测量的控制点受到相关环节产生一定的阻碍,例如通视条件等,这样会浪费较多的时间亦或是精力。而随着RTK技术的使用会在某种意义上将工作质量加以提升,例如在某地域供水建设中,相关人员首先应当对距离五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做好详细的检测工作,由于这些区域之间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并且之间也不连续。倘若使用以往的测量方式,那么会花费较多的精力及其时间。因此,相关单位通过在加密控制点的地方应用了RTK技术,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将测量水平加以提升,而且还减少了工作的困难性。通常情况下,相关单位在使用RTK技术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选择某一个地域进行了详细的检测,接着再利用内页计算的方式得到相应的数据参数,并且无论是垂直还是水平精度都控制在不大于九毫米的范围内。由于测量的地域有着较大的面积,而使用RTK技术在检查的时候条件是存在约束性的,因此在加密控制点的地方,相关人员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基准站。对于未知点亦或是已知点的位置来说,相关人员将基准站架设完成以后,需要将其和基准站及其流动站做好连接工作,在获得初始化固定解以后再对已知点进行检测,从而对加密控制点进行操作。

5、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地形图测量中的运用实践

通常情况下,RTK技术有着较多的优势,例如定位速度快、得到的坐标位置准确等,并且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只要符合“电磁波通视”就可以了,并且对相关光学通视不会设有特定的要求,和以往测量形式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季节、通视条件等有关因素的干扰会小一些,对作业的要求不会比以往测量形式要求高。就农田水利工程测量而言,就可以使用这些优点展开相应的测量工作。为了进一步检验RTK技术的精准性,相关人员可以选择某一水库做好详细的对比,在本文中最开始应用的是TS02全站仪对相关距离进行检测,接着再使用RTK技术做好复测比较。

6、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下,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测绘技术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RTK技术RTK将高科技含量使用到水利工程的点点滴滴,将水利工程测量水平的加以提升。而RTK技术和相关测量仪器进行对比来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节约时间的作用,可以促使该技术在工程项目中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伊力扎提?马合木提江.农田水利工程测量的几种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

[2]朱玉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

[3]李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

[4]胡娃尼西?艾尼瓦尔.农田水利工程滴灌系统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

[5]胡什图.农田水利工程中给排水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内蒙古水利.2017(07)

论文作者:佘福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佘福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