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娱乐节目对居民体育素养影响研究论文_俞晓萌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100084)

摘要:应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近几年来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的体育娱乐节目在促进我国公民体育素养提升这一方面上的优势与作用进行分析。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传播优势、娱乐优势、亲民优势和明星效应优势上,对居民后天体育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娱乐节目;居民体育素养;传播优势;明星效应

前言

2014年国务院下发46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 年 10 月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目的在于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基于社会个体健康的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身体健康不仅仅是每一个社会个体追求的目标,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国家乃至世界共同追求的社会目标。

但我国国民体质仍处于较低水平,作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的青少年的体质也在持续下降,种种问题体现出我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以及全民健身的意识还不够强,体育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导致总体体质水平偏低。

1998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的《城市之间》是首档体育真人秀节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刺激了体育娱乐节目的发展。从2008年零门槛人人参与、纯素人的平民游戏闯关节目《智勇大冲关》到纯明星的竞技运动节目《勇敢的心》再到明星与素人合作的《奔跑吧,兄弟》,体育娱乐节目综合了娱乐、体育、公益等元素,吸引了大量观众,创造了许多收视率的奇迹, 其体育与娱乐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居民进一步地认识和了解体育,增加了体育知识的储备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发展,对居民体育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体育娱乐节目对居民体育素养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法,通过网上平台“问卷星”发放了网络调查问卷——体育娱乐节目对居民体育素养影响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居民观看体育娱乐节目的情况、体育娱乐节目对居民后天体育素养以及其他内容。问卷实际填写7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71份。

2.2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查找并阅读与体育娱乐节目、体育素养相关的文章,查找收集了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以及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MS)的收视数据。

2.3逻辑分析法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运用逻辑学中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体育娱乐节目对居民体育素养的影响方面的优势和结果进行探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相关概念

3.1.1体育娱乐节目

体育娱乐节目是电视中播出的体育竞赛、体育运动和以娱乐为目的而制作的其他与体育有关的节目。[1]

3.1.2体育素养

体育素养是“以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影响为基础,个体在运用身体运动以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文化素养[2]。体育素养包括先天性体育素养即体质基础素养和包括身体文化素养和精神文化素养在内的后天性体育素养,身体文化素养包括体能基础素养、运动技能素养和运动参与素养,精神文化素养包括体育知识素养、体育意识素养、体育品德素养和体育个性素养,体育素养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素养构成要素图

3.2.结果分析

3.2.1体育娱乐节目影响居民体育素养的传播优势

受众优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体育娱乐节目属于电视节目范畴,通过电视和网络的传播,拥有夯实的受众基础。根据CMS收视数据显示,新播出的《奔跑吧第二季》第一期达到了2.035%的实时收视率,位居全国电视频道收视率榜首。微博话题#奔跑吧#阅读量突破106亿,讨论量超过1666万,单期网络播放量达到5.2亿。如此高的关注度反应了体育娱乐节目庞大的受众数量和强大的节目影响力,体现出了体育娱乐节目明显的受众优势。且表1调查结果显示,有60.56%的居民观看过体育娱乐节目,其中《智勇大冲关》和《奔跑吧兄弟》的观看人数最多,《星跳水立方》和《来吧,冠军》的观看人数较少。

表 1 居民是否观看过体育娱乐节目

娱乐优势。“麦奎尔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受众处理媒介信息是有选择的,在选择中体现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受众主动寻找和选择节目以满足他们的心理和社会的需求。”[3] 体育娱乐节目的游戏内容、规则和明星夸张赛前的表演形态等满足了人们娱乐身心的心理和释放压力的需要,观众主观能动地选择观看体育娱乐节目,为促进居民体育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亲民优势。体育娱乐节目通过观众的现场参与节目的录制以及网络平台的交流互动方式改变传统体育节目自上而下的的信息传播方式,观众的多种反馈能够使节目组直接了解观众的需求,准确地抓住社会的热点,使得节目的内容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满足受众的需求,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

明星效应。所谓“明星效应”是指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4]。体育娱乐节目除了体育明星的参与之外,其他影视明星、歌手和主持人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嘉宾在节目中的表现,都会对观众产生相应的刺激,刺激观众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和动力。

3.2.2体育娱乐节目对居民体能基础素养提升的间接促进作用

体能基础素养的组成成分有身体形态素养、身体机能素养和运动素质素养。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5]。研究表明,坚持跑步有九大好处:提高睡眠质量、增加肺活量、增加身体韧性、消除紧张感、延缓衰老、健美塑形、锻炼意志[6]。据显示,经过《奔跑吧兄弟》号召, “全民公益跑”活动的已经吸引了超过1.5亿的网友参与其中,完成了超过508万公里的全民奔跑。体育娱乐节目以带动全民跑步的形式对促进居民的体能基础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

3.2.3体育娱乐节目对影响居民运动参与的影响

居民的运动参与素养的高低体现在其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每次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强度这三个方面上。根据表2 结果可知,66.67%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意愿,但不是每次都有”,11.9%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没有意愿”。结果表明观看体育娱乐节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地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能够培养受众的运动参与素养。

表 2 体育娱乐节目对居民运动参与的影响

3.2.4体育娱乐节目对增加居民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影响

新兴的体育娱乐节目将体育知识的传播作为节目的制作理念之一。例如《来吧,冠军》在每期节目中选择一项体育运动作为主题,在满足观众娱乐消遣心理的同时为观众普及体育运动知识。表3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能够从体育娱乐节目中了解到比赛规则、专业术语、运动技能和其他的基本体育常识,且只有4人表示不能了解到任何体育知识,这表明体育娱乐节目可以帮助居民增加了体育知识储备,提升居民的体育知识素养。

运动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7]。运动技能素养主要表现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时自己能够应用的技能的数量和相应技能的熟练程度,对应的运动技能素养的提升途径为新技能的获得和旧技能的巩固。通过表3结果可知大多数被调查者能通过体育娱乐节目获得有关动作技能、训练方法和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的体育知识,这表明体育娱乐节目为居民获得运动技能和纠正训练上的错误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利于居民运动技能素养的提升。

表 3 通过观看体育娱乐节目能获得的体育知识调查

3.2.5体育娱乐节目对提升居民体育意识的影响

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于体育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等的总和[8]。根据表4结果可知,27.91%的被调查者表示在看完体育娱乐节目对某些体育运动有很大程的认识和理解,44.19%的被调查者表示有一般程度的认识和理解,有60.47%的被调查者经常感受到节目中的团队合作、坚持拼搏等体育精神,只有4.65%的被调查者表示基本感受不到体育娱乐节目中的团队合作、坚持拼搏等体育精神,结果表明体育娱乐节目所传播的有趣的体育运动知识以及合作竞争的竞赛理念等积极向上的内容,可以帮助观众可以真正地认识体育,理解体育,形成良好的关于体育的认知,促进居民体育意识素养的提升。

表 4 体育娱乐节目对体育意识的影响

3.2.6体育娱乐节目对培养居民体育品德的影响

体育品德是个人具有的,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倾向[9]。正如朱江华所说体育赛事所包含的“公平、公正、平等”的良好行为规范、体育明星的榜样示范、体育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都会对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10]。表5结果显示,44.19%的被调查者总是会注意以及51.16%的被调查者会偶尔注意体育娱乐节目中明星或运动员在比赛时的道德品行,观众所关注的明星或运动员在游戏比赛中的行为效果趋同于正规体育赛事中运动员的行为效果,明星或运动员良好的道德行为表现有助于居民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提升品德素养。且70%以上的被调查者指出体育娱乐节目在不同程度上培养了其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可见体育娱乐节目可以通过培养居民的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促进体育品德素养的提升。

表 5 体育娱乐节目对体育品德的影响

4结论

4.1体育娱乐节目通过带动全民健身运动对居民体能基础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间接推动的作用。

4.2体育娱乐节目能够刺激观众产生对某项运动的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培养了居民的运动参与素养。

4.3 居民通过观看体育娱乐节目可以学习到相关的体育知识,提升了自身的体育知识素养。其中有关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的知识能够给居民运动技能的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促进居民运动技能素养的提升。

4.4体育娱乐节目其传播的体育知识和体育精神能帮助居民认识体育、理解体育,促进居民体育意识素养的提升。

4.5体育娱乐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养居民的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且节目中明星或运动员的道德行为规范有助于规范居民的体育道德行为,有利于居民体育品德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青,郑蔚.电视娱乐节目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2]马勇,饶平,谭丹华,黄明.体育素养概念内涵及外延探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08):669-672.

[3]李欢.在新媒体环境下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受众娱乐化现象——以“广播研究项目”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9):79.

[4]刘娟.新浪体育微博的“明星效应”探析[J].传媒观察,2011(05):40-41.

[5]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出版社,1999.

[6]坚持跑步九大好处[J].共产党员(河北),2014(12):42-43.

[7]黄滨,贾思敏.体能训练理论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04):64-68.

[8]向家俊.论社会环境对大众体育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7(08):46-48.

[9]饶帆,马勇,黄明,梁超.体育舞蹈促进城市居民体育素养提升的优势与作用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6):142-145.

[10]朱江华.基于BSC的体育赛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02):54-57

论文作者:俞晓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体育娱乐节目对居民体育素养影响研究论文_俞晓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