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论文_徐晓丹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介入诊疗中心 200003

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 - 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实施心脏介入性诊疗的的患者,根据研究所需,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全面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9.0±7.2)分、(35.0±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3±7.0)分、(50.6±5.2)分;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为(8.82±1.22)分优于对照组(5.22±0.58)分(P<0.05)。结论 在心脏介入导管护理中应用全面健康教育,能增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改善焦虑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心脏介入性诊疗

为进一步分析有效的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收集本院接受心脏介入性诊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原则,将100例纳入研究对象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0例,平均年龄(70.21±5.26)岁,平均病程为(3.45±1.32)年,男性37例,女性13例。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70.05±5.12)岁,平均病程为(3.46±1.30)年,男性36例,女性1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只在术中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指导与教育,采用口头健康教育的方式,没有形成一套具体的健康教育方案,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术中患者体位、术中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常识性手术知识。

观察组给予全面健康教育:分别在第一阶段(术前)、第二阶段(术中)与第三阶段(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性的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第一阶段。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具体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心脏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在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加强访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进行了解,进而制定出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可以利用广播、宣传栏、网络、电视、知识问答、患者须知提示牌以及图片宣传册等方式来帮助患者全面认识心脏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意义、诊疗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将患者的诊疗知识认知程度全面提高。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及其家属列举成功治疗的案例,使其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将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有效缓解,树立起治疗信心,采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2、第二阶段。介入手术中,护理人员应该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认真、耐心解答,嘱咐患者一旦出现不适感,便要及时告知临床人员,向患者讲解放松方式和深呼吸方法,采用沟通、抚摸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将患者的不适感减轻,将其舒适度提高。

3、第三阶段。①手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密切监测,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严格遵照医嘱给予其药物促睡眠。嘱咐患者注意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此增强机体抵抗力。②及时对患者的病情情况与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向其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与正确的伤口护理方式,将患者的具体病情与体质作为依据,为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饮水。③嘱咐患者注意按量、按时服用药物,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便要及时与医师进行联系,对其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防止不良后果出现。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与睡眠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50分则表示有焦虑抑郁情绪,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睡眠质量量表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护理钱,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对比,组间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睡眠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3 讨论

术前,导管室护理人员要做好接诊工作,认真核对患者资料,认真回答患者问题,积极完成各项工作。术中帮助患者取正确体位,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全面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使其更好更快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睡眠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既有的文献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全面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增强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冬梅. 健康教育对于心脏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必要性探讨[J]. 中外医疗,2015,34(06):143-145. [2017-09-04].

[2]刘宏艳. 健康教育应用于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的必要性探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5):149+156.2017-09-04

论文作者:徐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心脏介入导管室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论文_徐晓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