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护理功能性子宫出血论文_李雪梅

怎样护理功能性子宫出血论文_李雪梅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四川射洪 629200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占到妇科患者的十分之一左右。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能引发患者贫血、感染,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不孕,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那么,究竟如何护理功能性子宫出血,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因

(一)外界因素

患者的精神过度紧张、不良精神刺激、居住环境以及气候的突然变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贫血、代谢紊乱等都有可能引发患者机体功能的障碍,导致功能性子宫出血。

(二)内部因素

患者生殖激素释放紊乱、反馈功能异常、排卵及黄体功能失调、子宫及子宫内膜结构及功能异常都可能引发功能性子宫出血。

(三)医源因素

滥用避孕药导致患者正常的生理机能出现问题,引发功能性子宫出血。

二、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种类

(一)无排卵型功血

无排卵型功血主要发生在闭经一段时间后,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没有固定的规律,依据年龄不同分为以下两类:

1.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多见于月经初潮后的少女,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并未发育成熟,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律,患者通常能够自行恢复,如果出血过多可能会引发贫血。

2.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指的是四十岁以上妇女至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出现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这类功能性子宫出血比较常见,这类功能性子宫出血必须做病理检查。

(二)排卵型功血

排卵型功血多见于育龄妇女,也可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患者的月经周期比较有规律,但周期相较于一般女性有所缩短,月经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正常情况下,育龄妇女的性腺轴发育完全,状态比较稳定,因此,功能性子宫出血大多由于各种病变引起,需要及时就诊。排卵型功血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排卵型月经失调

(1)排卵型月经稀发

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月经周期超过40天,月经量减少。

(2)排卵型月经频发

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于促性激素过于敏感导致卵泡快速发育,月经周期缩短;更年期妇女通常表现为卵泡期以及黄体期同时缩短,绝经期提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黄体功能障碍

(1)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发育不良,退化过早,分泌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量增多,黄体期比起正常周期缩短10天左右。

(2)黄体萎缩不全

黄体发育正常,但因萎缩不及时导致患者孕酮分泌时间过长,致使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出血时间长,月经量增加。

3.月经中期出血

月经中期出血也被称为排卵期出血,容易形成假性月经频发。

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

(一)刮宫治疗

1.器械刮宫

医生使用小刮匙伸入患者宫腔,将增殖的子宫内膜刮下,进而完成止血。器械刮宫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但止血效果好且止血速度快。器械刮宫主要应用于已婚女性或者40岁以上的女性。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刮宫之后,短期内不可再次进行刮宫。

2.药物刮宫

药物刮宫时,医生通过向患者体内注射黄体酮进而降低患者的孕激素水平,进而使患者子宫内膜规则脱落。药物刮宫一般应用于未婚女性等不适于进行器械刮宫的患者。

(二)雌激素止血法

对于年龄较轻尚未婚配的患者,如果失血过多且无法进行刮宫治疗,可采用雌激素进行止血。

(三)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药物疗效无法达到预期标准、对于药物过敏、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采用手术进行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手术种类包括子宫内膜去除手术和子宫切除手术。

四、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

(一)注意膳食

医护人员应注意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饮食,保证清淡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铁元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菠菜、番茄、胡萝卜、牛奶、苹果等,加强患者提抗力,改善贫血症状;避免患者暴饮暴食,不可让患者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品。

(二)日常护理

医护人员应注意保持患者外阴的清洁,防止患者发生感染,同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测,注意出血量,对于出血量较多的患者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上报。

(三)药物治疗

对于需要使用雌激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关的药物知识教育,消除患者及家属对于激素治疗的疑虑,并严格控制用法用量。

(四)心理辅导

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保证患者情绪稳定,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五)生活习惯

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戒烟戒酒、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紧张或疲劳。

论文作者:李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怎样护理功能性子宫出血论文_李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