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道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与应急供气设备的应用与改造论文_侯富杰

浅谈管道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与应急供气设备的应用与改造论文_侯富杰

(广西广投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持续攀升,社会不断进步,管道天然气在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管道天然气突发事故频发,不但对各类天然气用户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造成了社会重大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天然气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加强管道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分析管道天然气停气对各类用户产生的影响,以此引出天然气应急临时供气的应用与改造的重要性;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管道天然气企业目前现有的应急供气装置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期有效降低天然气停输对各类用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生产安全标准化;责任制;快速连接;移动式应急供气设备

引言:天然气作为新型能源之一,其本身具有清洁、高效、环保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居民生活、汽车能源等行业;但是由于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因此,天然气在生产、输送以及运输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了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总结出加强管道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目的。

此外,天然气管道在运行期内,或是管道材质问题、或是第三方施工破坏、或是管道养护保护不当等原因,会出现不可预期的应急抢修,中长输管道一旦出现抢修,势必影响下游用户;比如:天然气管道管网主要分为上游管网、中游管网以及城镇燃气管网,假如上游或者中游天然气企业站外管道发生事故,需要进行应急抢修,那么就势必对下游城镇燃气企业造成影响。因此,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管道天然气企业目前现有的应急供气装置,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浅析管道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措施

如何加强天然气管道安全管理?笔者认为需要多环节、多方面、多策并举进行。首先,在建设阶段,严格挑选具备相应资质的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各方各司其责,严把安全关,严把质量关。

其次,在验收阶段,相关监管部门、检测部门、验收部门务必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严格落实质量关,保证管道建设质量达标。

此外,严肃填写施工日志,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制度。健全的责任管理制度,保证管道质量管理严格化,保证施工过程透明化,从而确保了管道质量问题、施工安全事故问责的可追溯性。如此,从建设、施工、监理、验收等多环节、多方面合力,才能进一步强化管道建设质量。建设质量是管道质量的根本,也是管道后续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所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切切实实保证管道天然气生产安全。

最后,强化天然气场站输气管道运行安全管理,持续深入推进场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如何强化天然气场站输气管道运行安全管理,本文以为,可以以下几个方面为抓手:

1、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尤其要加大对管道巡线人员的培训,使其牢固掌握管道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在遇到危害管道安全行为时,能灵活运用法律为管道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加大员工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加大管道安全运行其它业务知识的培训,比如管道保护电位、管道走向及防腐层检测、管道防腐补漏等相关业务技能知识;定期开展管道数据监测,深化安全问题梳理,及时落实隐患整改,从而有效保证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以及延长输气管道使用寿命。

2、加大管道保护宣传力度,强化管道安全巡检。场站通过调查问卷、发宣传慰问物品等,走访管道周边村民,走访当地管道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其它政府安全部门,加大管道保护宣传力度,以及同时完成管道沿线群众、农田、地形地貌信息的收集;另外,创新宣传方式,可以通过有奖问答、完善管道保护宣传公众号等方式,创新通俗易懂的、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强化管道安全巡检,即严格落实巡线制度。第三方施工是管道安全最大危害隐患,那么如何有效地杜绝第三方施工对管道的危害呢?笔者认为,管道天然气企业可以建立健全危害管道有奖举报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管道保护工作中来;管道天然气企业与政府规划部门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政府部门加大对违法施工的打击力度等等。管道安全问题,攸关重大,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

3、持续深入推进场站安全生产标准化,那么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呢?《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指出,“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人员)、机(机械)、料(材料)、法(工法)、环(环境)、测(测量)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它主要包含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投入、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查处、绩效评定、持续改进十个方面。[6]

国家在2014年出台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指明了航向,让企业安全生产从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因此,认真深入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十个方面内容,是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目标职责、深化制度化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严格现场可视化管理、确保落实安全生产投入、深化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应急管理、严肃事故查出、严格绩效评定、深入持续改进等。

综上所述,保证天然气管道安全,从建设阶段、验收阶段到运行管理阶段,

务必强化责任落实,细化明晰责任目标。在后期运营管理阶段,企业强化自身建设的同时,多策并举加大管道保护宣传力度,力争有效和谐管道沿线群众关系。须知任何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应急处置上,天然气管道企业加强与政府安全主管部门与应急管理部门合力,完善密切联动机制,畅通沟通渠道,依靠和发动群众加大打击危害天然气管道的行为,群策群力探索如何进一步确保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

概而言之: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安全管理,需要企业强化自身建设,需要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大力配合与支持,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群防共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浅析如何进一步优化管道天然气企业目前现有的应急供气装置

为什么要优化管道天然气企业目前现有的应急供气装置呢?因为——

1天然气供气突发事件影响分析:天然气供气突发事件,是指由于天然气管网供气量、用气量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供销平衡状态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动,对天然气管网和下游用户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从资源流向上看,天然气供气停输突发事件包括以下3类主要致因因素:①上游气源减产或停产、管网进气量减少;②中游天然气管网运输故障,天然气管网,特别是主要干线管网因管道本体损坏或设备设施故障;③调峰库站功能失效,包括储气库不能正常注采和LNG接收站气化能力失效。

鉴于天然气供气突发事件所带的企业停产、居民生活困难等影响,就如何解决上述3类天然气供气突发事件致因因素,笔者在此略为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1)、关于上游气源减产或停产,管网进气量减少问题的解决:笔者研究了目前中国天然气管网分布区域图,主要有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海气登录、缅甸气入境等多种供气模式,但各输气干道各自为政,缺乏统筹;为此,国家于2019年12月成立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意在统一管网,整合资源,统筹分配,多渠道、多方式、多气源供气。此举,让多年来单一气源供气的窘境得以破冰。至于统一管网后如何资源分配,是否公平分配,这需要国家对管网公司运行加大监管力度了。

(2)、中游天然气管网因管道本体损坏或设备设施故障的解决:纵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甚至一些大型的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都有自己成熟的维抢修队伍,可以在不停输状态下进行管道抢修;但是,由于各企业维抢修队伍技术能力和设备水平不一,各企业也出于避责的目的,在抢修工程中将工程分包,这导致了风险的加大。此外,维抢修行业存在着资质垄断这一陈规陋习,无资质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的工程队,将公司名挂靠在有资质的企业名下招揽生意,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所以,本文认为:首先,政府应严格维抢修公司注册审核门槛,确保拟成立的维抢修公司具备相关的技术水平及设备能力;其次,各地政府牵头组织、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成立附属于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的各地维抢修公司,负责属地辖区内天然气管道应急抢修,确保管道抢修安全,以及抢修过程实现不停输抢修。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实现管道应急抢修不停输呢?此时,应急临时供气涉笔的出现就很有必要了:

管道天然气应急供气设备,是指在发生管道抢修时,用移动应急供气设备进行供气,以实现管道抢修不停输。对于管道应急抢修,当下企业普遍的做法是:对受影响的片区管网采取停气、放空,让抢修作业在安全的无气状态下进行。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而且也浪费了大量天然气。因此,移动应急临供气设备的出现势在必行。移动应急供气装置的常见形式移动应急供气装置主要包括SNG空混应急供气装置、CNG应急供气装置和LNG应急供气装置。SNG空混应急供气装置是液化气储罐的液态液化气用稳压泵(或利用贮罐内液化气压力)送人气化器中,当储罐压力高于系统所需要的压力时(可设定表压为0.4MPa),液化气可以通过泵的旁通给系统供应液化气;当液化气储罐压力低于系统所需要的压力时,开启液化气泵给系统提压,当泵出口压力高于稳压回流阀所设定的压力时(可设定表压为O.SMPa),液化气通过稳压回流阀回到液化气储罐中去;系统设有超压保护系统,当泵出口压力高于安全阀所设定的压力时(表压可设定为1.6MPa),液化气通过安全回流阀回到液化气储罐中去。气化器在稳定的压力下进行吸热气化,其操作压力根据外供混合气的压力进行调定。蒸汽从气化器底部进入气化器套筒内层,然后与套筒外的液态液化气进行热交换,凝结为水后由套筒内管经疏水器排出。当温度达到或高于低温切断的设定点时,液化气进口电磁阀打开,当用气量增加时,液态液化气液面上升,热交换面积增大,气化量增大。当用气量减少时,液态液化气出口压力会上升,使液态液化气液面下降,液态液化气通过电磁阀控制停止进液。如果蒸汽进口温度太低或用气大于额定用气量时,液态液化气液面上升,气相出口温度过低或触到浮球液位开关,这时就开闭液化气进口电磁阀。液态液化气进入气化器换热管后吸收管间蒸汽的热量而气化。(3)、城镇燃气企业备用气源失效(包括储气库不能正常注采和LNG接收站气化能力失效)的解决:目前,各城镇燃气企业基本都建立有LNG储气罐作为备用气源,以应对中游管网管道故障。(1)LNG储罐按容量分类 ①小型储罐:容量为5~50m³,常用于民用的LNG汽车加注点及民用燃气液化站等。 ②中型储罐:容量为50~100m³,多用于工业燃气液化站。 ③大型储罐:容量为100~1000m³,适用于小型LNG生产装置。 ④大型储槽:容量为1~4万m³,用于基本负荷型和调峰型液化装置。 ⑤特大型储槽:容量为4~20万m³,用于LNG接收站。 1995年储槽容量突破20万m³,并且向更大的储槽容量发展。 (2)LNG储罐按形状分类 ①球形罐:一般多用于中、小容量的储罐(但某些大型储罐也采用球形罐)。 ②圆柱形罐:在各种容量的储罐中均有采用。 (3)LNG储罐按其放置的部位又可分为地上型和地下型(a.半地下型;b.全地下型;c.地下坑型)两大类。 (4)LNG储罐按其建造材料分类 ①双金属型:内罐及外壳均采用金属材料建造。内罐选用耐低温的不锈钢或铝合金,外壳选用压力容器用钢。 ②薄膜型:该类储罐内筒由厚0.8~1.2mm的36Ni钢制造。 ③预应力混凝土型:该类储罐的内筒采用耐低温的金属材料建造,外壳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建造的方案。

结语

笔者在企业现有的移动 LNG 应急供气装置的基础上优化改进,既在满足了气化量的基础上缩小了设备尺寸,提高了使用的机动性,而且保证了气化量的弹性选择及安全性。在城市管网不断更新完善过程中,解决抢修情况或重点场合的临时供气时,采用移动式 LNG 应急供气装置必将是一种发展趋势。而全方位进行供气量选择的应急供气装置应当能够像橇装站一样简单实用,发展成为一种定型的应急供气系统,服务于城市天然气的供气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51-200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罗东晓.燃气管网检修作业过程中放散燃气的回收技术[J].天然气工业,2010,30(5):102-103.

[3]黄小美,彭世尼.燃气管道泄漏流量的计算[J].煤气与热力,2008,28(3):11-15.

[4]王政.天然气水套加热炉数值模拟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5]吴超.浅谈天然气管道抢修作业现场安全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4,(03):118-119.

[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

论文作者:侯富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浅谈管道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与应急供气设备的应用与改造论文_侯富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