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材料实体的双重构成_形态理论论文

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体论文,物质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元实践下的档案学理论体系变革研究》中,我们首先揭示了一个新的档案现象——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

档案是档案实践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器就是指物质,物质乃是大千世界生生化化的基础。档案的实践和理论都因档案的生而生,随其变化而变化。因此,档案学理论就应该建立在“档案是物质、变化和运动的”这一唯物的基本法则之上。

现代档案在物质实体构成上已演化出“双重构成”的高级形态,而正是这一来自于档案本体物质构成的变化,最终决定了二元档案实践格局的形成,奠定了档案学理论及其体系变革的实践基础。所以,我们选择了以“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作为《二元实践下的档案学理论体系变革研究》的研究起点,并以此开篇。

一、“档案物质实体构成”认识的前提

在对“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加以研究之前,有一些必要的观点要事先加以申明和认定,尤其是在初次提出一个新观点的时候,说明研究的前提和条件、对一些概念给予大致的约定,这不但能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所阐述的观点,而且可以保障在今后的切磋中,能在相同的背景下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一)档案是物质的实体

本篇论文所要研究的主题是档案的物质实体构成,所以我们就必须首先认定“档案是物质的实体”。

纸质档案是一种物质实体,通过我们的视觉和触觉就很容易感觉到它的实体存在,所以“纸质档案是物质实体”已成为一种无可争议的普遍认识。现在的问题是电子档案是否也是一个物质实体?如果我们不能肯定电子档案是物质的,我们就不能确立起“档案是物质的实体”的普遍论断,这将使我们对档案物质实体构成的研究失去它的根基。

电子档案究竟是不是物质实体?

在实践中,虽然我们并不能直接看到电子档案,但这并不能构成我们否认电子档案是物质实体的充分理由。因为在实践中电子档案需要占据硬盘空间,它有具体的存储位置,而且我们能用数字统计它的个数,还能用“字节(比特)”来实际地计量它的大小。其实,这就是电子档案作为物质实体其广延性和伸张性的具体体现,而电子档案所具有的这些客观现象,正是我们确认电子档案是物质实体的客观和充分证据。

从理性的逻辑上说,“档案是历史的记录”这是档案界对档案的基本认识,如果我们否认电子档案的物质实体性,那么在实践上就要追问,档案人员究竟将历史记录到哪里去了呢?如果“历史记录”结果的承担者不是物质实体的,所记录的历史信息就不能被固定,那么电子档案是否还能具有凭证作用?而失去了凭证作用的电子档案是否还能被称为档案呢?由此会推论出“电子档案不是档案”的结论。但这一结论与“电子档案是档案的一个种类”是自相矛盾的命题。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认识上否认电子档案是物质的实体,则会同时引发档案实践和档案学理论上的极度混乱。

电子档案究竟是不是物质实体?吴品才先生肯定地回答“电子档案依然是实体档案”。(注:吴品才:《档案在哪些方面不受载体变迁的影响,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第24页。)其实,电子档案是不是物质实体?这是一个纯粹的实践问题,它的客观存在并不惧怕我们对它的否认,无论我们看得见还是看不见,承认还是不承认电子档案的物质实体性,电子档案的物质实体性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所以“任何类型的档案都必须是实体的。”(注:吴品才:《档案在哪些方面不受载体变迁的影响,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第24页。)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何种档案,只要它是档案,它就必须以物质实体的形态存在,档案的物质实体性永远不会消失。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视为“虚拟存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虽然说,判断档案是否是物质实体的本身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但认识和承认这一客观的存在,对于整个档案实践和档案学理论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

(二)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

什么是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档案现象,是对档案物质属性的一种认识。它是在肯定档案是物质的前提下,对构成档案的物质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在本篇论文中,我们旨在全力揭示实践中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现象的客观存在,阐述档案物质实体构成中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档案究竟是由哪些种类的“物质实体”所构成的?

构成档案的物质实体或说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成分,应该具备如下特征:构成档案物质实体的成分本身一定是一种实体物质;它们是构成档案物质实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并且它们以单独形式存在时并不能被称为档案;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成分是以有机结合和相互依存的方式,共同构成档案的物质实体。

这里要特别分辨清楚的是,“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与“构成档案的元素是文件”和“档案是由信息和载体所构成的”,是源于不同观察视角、认识层次和不同方法的对档案的研究,我们一定不能将这些不同研究及其各自所获得的正确结论混淆起来,或相互批驳,这种混淆不仅会扰乱我们对档案物质实体构成的特殊探讨,而且还会损坏档案研究的多样性。

(三)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在准备阐述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时,我们突然提出了“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和“档案的历史联系”等一串概念。这可能会使人感觉文章似乎要跑题,其实不然,这是一些非讲不可的问题,最终大家会认识到这是研究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时,根本不能回避和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1.档案的历史联系

“档案的历史联系”是一个不需赘述的传统话题。档案不能缺乏这种历史的联系,因为档案之间一旦失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会再是档案。在这里我们只是强调:文件的历史关系和档案的历史联系是有区别的,它们是两个相互关联的不同概念。

简单地说,档案的历史联系是对文件之间客观历史关系的反映。

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直接来源于产生这些文件的社会实践。由于实践的原因,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是自然形成的,文件之间这种历史关系甚至是人为所不能破坏的。但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能被我们所感觉、认识和记录的。

档案的历史联系来源于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是对文件之间客观历史关系的反映。因此,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它们的历史联系的形成都要经历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文件之间历史关系的认识和判断过程。所以,档案所具有的历史联系既不等同于客观存在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更不能与客观存在的历史相提并论。

2.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是档案历史联系的物化结果。

在档案实践中,档案的历史联系是来源于对文件之间客观历史关系的认识,而我们只有将所形成的“档案的历史联系”的这种认识加以记录和物化,才可能固化档案之间的这种关系,并长期供读者利用。而一旦档案失掉这种内在的联系,这些文件就将成为历史的碎片,甚至会因此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记录和物化档案历史联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首先是将档案的历史联系记录和物化于档案内文件实体的排列,传统档案整理就是这一技术的典型范例,另一种方法是将档案的历史联系形成独立的记录物质。但不论用何种方法记录档案的历史联系,其结果都必须将档案的历史联系记录和物化在一种物质上。

二、“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推导

我们先认识了“档案物质实体构成”、确认了“档案是物质的实体”,并且特别研究了“文件之间的历史关系”、“档案的历史联系”、“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现在我们将利用已做出的这些简单铺垫,将这些认识串联和融会贯通,以从理性上推断和形成“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假说。

如果在档案形成的过程中,人们采用将档案的历史联系记录和物化于文件实体集合之外的“它物”,那么在这个档案形成过程中,就不仅会产生一个“文件实体集合”,而且必然还要产生一个脱离“文件实体集合”而独立存在的“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此时,无论是“文件实体集合”,还是“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它们都是档案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实体;但此时单有“文件实体集合”或“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就都不能再构成完整的档案;“文件实体集合”和“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就成为构成档案不可或缺的物质实体,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种物质实体,档案就都不会形成;并且“文件实体集合”和“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在其独立存在的状态下,谁也不能单独地被称为档案;但当它们以有机结合和相互依存方式存在时,档案就得以形成;这是档案要由“文件实体集合”和“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成分构成的现象就被揭示出来。

通过推理可知,在档案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只要采用“它物”来记录和物化档案的历史联系,档案就肯定要形成由“文件实体集合”和“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实体构成的形态,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现象就一定会出现。

三、电子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实证

借助合理的推论可以推断档案物质双重构成及其现象的存在,但现在它还只能是一种假说,要使这一假说能够成立或证明档案的这一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则只能再回到档案实践中去,用档案实践加以检验。

“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首先是在电子档案实践中得以证实。但要阐述电子档案的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形成,就必须将档案和计算机及其技术联系起来,以便我们从中能发现这种客观现象的存在,并拆解出这一客观现象形成的因果关系。

(一)档案人员已失去了对电子文件进行实体排列的可能

在实践上,由于我们很容易操作和控制纸质文件的实体,所以在纸质档案整理的实践中我们就便利地利用纸质文件的实体排列方法,来记录和物化档案的历史联系。但这种十分方便的利用文件实体排列记录和物化档案历史联系的方法,并不能被电子档案实践所接受。其原因在于,面对计算机,档案人员已失去了对电子文件实体进行物理排列的可能和权力。

电子文件实体在硬盘存储上的物理排列方式是由计算机及其技术自己控制的,究竟将一份电子文件存放到硬盘的哪一物理位置,是由计算机自己决定的,计算机对此总是遵循它自己的固定逻辑和算法。计算机在确定电子文件的物理排列上,有着它自己所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如文件存取的速度、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文件的插入与删除,还有计算机之间文件操作系统的通用性等问题。这是一些直接干系到计算机自身生存和效率而必须优先考虑的特殊问题。由于计算机完全能为我们管理好电子文件,所以一般的计算机使用者虽然无法控制电子文件的物理排列,但也并不提出这种需要。

在电子档案的实践中,如果档案人员执意要坚持“利用文件实体排序”的方法记录和物化档案的历史联系,恢复档案人员对电子文件实体排列的控制权,那么其结果很可能就是档案人员不得不首先放弃计算机及其技术,而要在电子档案实践中放弃计算机及其技术则是匪夷所思的。

在计算机实践中,由于档案人员已失去了对电子文件进行实体排列的权力,因此传统的和原本十分简单的、用文件实体排列来记录档案历史联系的方法,在高科技的计算机条件下反而成为了一种难以实现的方法。这就是说,只要我们想利用计算机及其技术来记录档案的历史联系,那么就一定要被迫放弃“实体排列”的传统方法。这并不是我们有意地要抛弃传统的档案整理方法,而是传统利用文件实体排列记录和物化档案历史联系的方法,确实无法再延伸到电子档案实践中去。

这一技术环境的变化会使我们失掉一些传统的东西,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失去,才能使我们顺利地过渡到一个更高的技术环境,才能保留住传统技术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东西,并由此获得了一种更为科学、有效和完美地记录和物化档案历史联系的技术方法。

(二)计算机记录档案记录历史联系的新方法

当传统档案历史联系记录方法受到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制约,使我们不能再利用实体排列方法来记录和物化档案的历史联系时,档案人员为实现电子文件向电子档案的转化,就开始寻觅在计算机及其技术条件下记录和物化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的新方法。

在计算机屏幕上,我们看到的电子文件总是整齐有序的排列在目录中,但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这时我们所见到的电子文件的排序与电子文件在硬盘上的实体排列并不等同。比如,当你使用新的排序根据对原有目录中的电子文件进行重新索引后,显示在目录中的电子文件的排列顺序就会随之改变,形成一个新的排序,但此时存储在硬盘上的电子文件的实体排列却并不发生任何变化。这说明计算机虽然禁止人们随意对电子文件进行文件实体排列的控制,但它又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随意的对电子文件进行虚拟排序的技术。这是一种不需要人们再顾及电子文件实体排列的、一种与电子文件实体排列无关的、更为高级的电子文件排序技术。也就是说,计算机及其技术在剥夺了档案人员对电子文件实体排列权力的同时,又给予了档案人员一种更为先进的记录和物化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的新技术,使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和物化完全和彻底地摆脱了“实体排序”的羁绊。

(三)电子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小结

在实践中,电子档案的形成只能运用“虚拟排序”和将档案的历史联系记录和物化为它物的方法,这种实践的结果就必然导致电子档案在其形成中,必然会产生两种物质实体,一种是“电子文件的实体集合”,而另一种则是用于记录和物化“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1.电子文件的实体集合

在计算机条件下,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将电子文件集中在一起,比如集中存放在硬盘、光盘、软盘、闪存、纸带或磁带上,形成电子文件的实体集合。但所形成的这种电子文件的实体集合,由于其电子文件之间的实体排列关系受控于计算机操作系统所规定的文件存储逻辑,所以人们从这一电子文件实体集合的实体排列关系中,不再可能再解读出电子档案的历史联系。这样的“文件实体集合”就如同一堆处于非历史逻辑状态的散乱纸质文件,显然它并不能被我们称为电子档案。

2.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而“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虽然能使人们了解电子档案所具有的历史联系,但在这种纯粹的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中,只存在着电子档案或电子文件的一个代码。所以,从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实体中,我们看不到电子档案(文件)的具体内容。这就犹如我们不可能从“档案目录”中看见文件具体内容一样,显然我们也不能将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单独地视为电子档案。

3.电子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

但当我们既有“电子文件实体的集合”,又有了它们的“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时,应该说我们就获得了“电子档案”。从电子档案实践中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电子档案的物质实体必须由两种物质实体所构成,一是“电子文件的实体集合”,二是“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这就是我们所要揭示的“电子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现象。

至此,电子档案的实践已证明,“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是电子档案所具有的一种客观现象,并且是电子档案与生俱来的物质构成形式。它是档案物质实体构成的一种高级形态,是在纸质档案实践中没有被发现和认识的一种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形态。

四、对纸质档案物质实体构成的反思

我们事先就声明,如果将研究的实践范畴始终限定在传统的纸质档案实践,或限定在计算机及其技术普及之前,那么我们的研究可能没有任何实践的意义。但在我们揭示了电子的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以后,再来反思纸质档案的物质实体构成问题,则会对纸质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产生一些新的认识。我们试图用实践证明纸质档案同样可以具有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

(一)纸质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形成的可能

其实,在我们认识电子档案双重构成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人已在反思这样的问题——既然我们在电子档案整理中能放弃文件实体的排列方法,并且仍能够保持档案的历史联系,甚至还能更好的记录档案的历史联系,那么从理论上说,我们也能放弃纸质档案整理的文件实体排列,将纸质档案的历史联系记录和物化在“它物”上,这样就同样可以得到具有“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纸质档案。其道理显然没错,但这还要我们利用纸质档案的实践加以证实。

对于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形成,更多的人会认为它是计算机及其技术的产物,其实不然,因为在计算机及其技术出现之前,纸质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就几乎形成。

档案的“卡片整理”(注:刘新安:《虚拟整理技术实践的理论意义》,《北京档案》1998年第3期。)是一种纸质档案的辅助整理方法,它用“卡片”作为档案(文件)实体的“替代物”,在不影响原来档案的情况下,完成对一些档案的辅助整理。这是陈兆祦老师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的一种纸质档案整理方法。

显然这种纸质档案的卡片整理方法,在实践上是用卡片的实体排列来记录和物化档案的历史联系,是将档案的历史联系记录和物化在“文件实体集合”之外的“它物”上,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卡片整理和电子档案的整理在技术本质上采用的是同一种方法,所不同的是,卡片整理选择的“它物”是纸质的卡片,而电子档案的整理所选择的“它物”是电子文件。其结果会在“文件实体的集合”之外,还要产生整套的利用卡片记录和物化的“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由此可见,只在要档案整理中,在技术上要利用“它物”来记录和物化档案的历史联系,那么其结果,就必然要使档案物质实体的构成形成“双重构成”的形态。即使是纸质档案也要由“文件的实体集合”和“档案历史联系的卡片记录”共同构成,形成纸质档案的双重构成。

但卡片整理在档案实践中几乎从来就没有被彻底实践过,至多只是成为一种重新整理质量太差案卷的辅助方法。产生这一现象的关键问题是,它毕竟还是一种“以一物替一物”的技术方法。其结果会导致大量卡片的出现,由此给档案馆带来人员、著录的工作量、场地和经费等一系列的困难。由于卡片整理不可能在档案整理实践中得以彻底实现。所以卡片整理法中所包含的科学思想和先进技术就被长时间地束之高阁,纸质档案也没有因此种技术的出现实际演化出它的双重构成。

但纸质档案实践毕竟证明了自己也有可能形成双重构成。

(二)纸质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形成的必然

几十年后,计算机及其技术的崛起为纸质档案向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演化带来了希望。用计算机及其技术完成档案虚拟整理的先进性表现在,它不再用一张张的卡片替代一份份的文件,而是将具体的文件抽象为一个简短的“文件名”,从而克服了卡片整理法在实践上“以一物替一物”的致命弱点,卡片整理方法中的科学原理将在计算机及其技术的支持下得到全部释放。

利用计算机及其技术实现纸质档案的整理是我们的宿愿。在这一档案实践中,为保持档案内纸质文件的凭证作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保存这些纸质文件,形成“纸质文件的实体集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纸质档案的历史联系记录和物化为电子文件。这时传统纸质档案在物质实体构成上就将发生变化,纸质档案就将由“纸质文件的实体集合”和“电子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构成。

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纸质档案的整理并不会滞留于现状,只要利用计算机及其技术完成纸质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纸质档案就必定要向“物质实体双重构成”发展,未来纸质档案也就必将过渡到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高级形态。

五、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

档案实践证明,无论是纸质档案、实物档案,还是电子档案,均能应用计算机及其技术完成其历史联系的记录,这样“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就会成为整个档案所普遍具有的一种高级物质实体构成形态。

“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思想认为:“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是档案物质实体构成的一种普遍形式,是档案物质实体构成的一种高级形态。

(一)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表示方法

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是档案物质实体构成的一种形态,是一种由“文件实体集合”和“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两种物质实体所构成的形态。

我们可以用图示法表示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

我们还可以用公式来表示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

档案=文件实体集合十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

(二)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是档案的高级形态

确认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是档案物质实体构成的高级形态,并不只是因为这种物质实体构成形态的档案刚刚出现在我们的时代,或它能适应计算机实践。

其真正的“高级”之处在于,当“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与“文件实体集合”相互脱离之后,“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的独立存在,使我们能独立地发展记录档案历史联系的理论和技术,从而利用计算机及其技术将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方法从“一维”,过渡到“多维”,使得档案能更完整和逼真地记录历史。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之所以被称为高级形态,最根本的因素是它已将档案记录历史的水准提高到传统档案整理所梦寐以求,但终未能达到的高度。

其次由于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结构,是所有档案必然趋向的一种物质构成形态,而我们能够将它们共有的“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在物质和技术上统一起来。这样虽然档案的实体管理仍会各不相同,但已能创造出一种适应各种混合档案、能克服档案物质的实体性的、使“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统一起来的计算机及其技术体系。这会将档案实践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六、结束语

“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发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档案实践中没有电子档案的产生和应用计算机及其技术来记录档案的历史联系,我们仍很难发现这种档案现象的存在和这种现象存在的实践意义。

然而,随着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出现,又涌出更多的理性问题需要我们解答,如:档案为什么一定要发展为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在双重构成的档案中,这些构成档案的物质实体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是什么?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会怎样影响档案的属性、功能和作用?如何创造新的档案历史联系的记录体系和技术?它对档案实践和理论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发现档案物质实体双重构成之后应逐一回答的问题。

本篇论文只是揭示了档案的物质实体双重构成的现象,对更多的问题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一一回答,这需要整个档案界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劳动。

标签:;  ;  

档案材料实体的双重构成_形态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