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控制对策解析论文_赵丹丹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控制对策解析论文_赵丹丹

山东中允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龙口 265711

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注重浇筑要点将会导致裂缝的出现。而裂缝一旦出现,将会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施工单位应着力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全面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对策,以提升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提升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对策分析

1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

1.1收缩裂缝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施工等原因造成的裂缝是正常现象,例如在不影响建筑物承重、负荷的情况下,存在小于0.05mm的裂缝,由于其产生的危害基本上微乎其微,所以不属于重大的裂缝类型,但是也是属于收缩裂缝的一种。收缩裂缝就是来自于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因为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如果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就容易产生的内部裂缝。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天气炎热是造成裂缝的直接原因,例如水泥的水化热现象、高温下的断裂现象等,这些裂缝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交叉重合,是以规则的条状的形式出现,一般分布在与钢筋平行的截面位置,但是其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也会给建筑物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

1.2材料使用不当引起的裂缝

除了收缩、超载会引起裂缝,材料使用不当也会引起裂缝,例如材料品类、大小、掺量、表面积大小、水泥干缩等方面,都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其中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①骨料是引起水泥石收缩的约束相,要想使混凝土的收缩减少,那么需要加大骨料的最大粒径、降低砂率、砂的细度模数等方面,以实现最佳的收缩效果;其中,骨料相关的吸水率对现浇板的硬度、刚度及可压缩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骨料对于水泥产生的压缩系数小,那么骨料的吸水率大一些,现浇板的收缩也会变大;除此之外,用水量、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灰浆比等因素也会造成裂缝的产生;②粉煤灰的表面积较小,粉煤灰掺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功能,如果掺量增加,那么收缩会减小。

1.3气候原因所造成的裂缝

由于材料的种类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应力,如果外部天气过于炎热,那么不同的材料会因为应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果这种应力反应超过材料的承重、负荷的最大极限,那么就会造成裂缝的产生;由于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会使用很多不同类型的材料,而每种材料膨胀现象的环境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使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温度都是一样的,两种材料也会因为自身的材质问题、温差问题而产生剪力,当发生应力大于剪力的情况,就会直接造成裂缝的产生。

2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对策

2.1结构设计控制措施

1)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由于自身预应力、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很容易发生结构断面突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构件应力太过集中,那么就会产生裂缝。因此,为了更好地避免裂缝的产生,可以使用梁板结构,并且提升梁板构件的强度及硬度,以有效减少应力突变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可以通过减少楼板开洞形成的细腰现象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钢筋配置,如果存在钢筋数量太少或者钢筋过大、过粗等不符合房屋结构设计的情况,那么后期很容易产生现浇混凝土裂缝。因此,在进行钢筋选择的时候,需要结合房屋结构设计的需求,并且选择合适的墙板、楼面等薄壁构件的钢筋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进行初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混凝土裂缝是因为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因此,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收缩的情况,需要在初步设计的时候,有计划性的使用补偿收缩的混凝土技术,即掺加合适分量的膨胀剂进行中和,避免出现混凝土收缩情况。

4)在初步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混凝土构件可能出现的各类收缩变形情况考虑在内。首先,在进行初步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到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并且从房屋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关的计算,设计出一套兼具实用、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确保房屋建筑结构具备足够的承载力,可以有效应对裂缝、变形等情况。其次,需要针对房屋建设中出现的裂缝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处理和设计,例如,对于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的裂缝,可以通过使用“放”与“抗”的原则,进行有效预防;其中,“抗”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加强混凝土对抗变形、避免裂缝产生等性能,还可以提高其抗拉伸能力,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抗”原则,就是指通过在某些部位的构造上增加配筋,以加强混凝土的弹性极限拉伸程度,从而可以进行有效、灵活调节,应对因构件变形而导致裂缝产生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加配筋以实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很多情况下,为了有效避免房屋建筑结构出现裂缝,会在梁侧增加一部分纵向的钢筋,在屋面板角部增设相应的双向钢筋网,并在砖混结构的楼面板设置圈梁,以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抗裂缝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增加了配筋的数量,那么产生收缩裂缝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所以,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增加,实现其功能最大化,同时又可以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2.2温度裂缝及预防措施

由于水泥在其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热,其在水泥内的浓度无法及时分散,从而导致水泥的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表面温度变化不大,导致T的变异性增加。内部和外部温度: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内部和外部膨胀和收缩,从而在表面产生一定程度的耐力,当温度差异引起的抗拉强度超过了混凝土耐受性的限度时,混凝土表面会产生耐受性。裂缝:这些温度裂缝通常发生在水泥工程的中间或尾部,而水泥表面的温度较低,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而其内部温度较高,进而产生温度裂缝。通常而言,温度裂缝多发生于混凝土结构较浅的位置,且走向、尺寸均没有特定的规律,主要与混凝土体积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多为纵横交错的裂缝,而梁板类的裂缝多为沿梁方向形成细长的裂缝。总体而言,因混凝土水化热反应而引起的温度裂缝,与外部环境因素和水泥掺入量有密切关系,因此,为解决这些裂缝而可采取的预防措施首先是最佳使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模型,如炉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其次是降低水泥灰的比例和控制水灰的比例。第二,优化骨骼级联,以便通过纳入合理数量的粉煤灰、有效减少水介质和电容器来减少混凝土;第三,利用水泥、提高混凝土泵的性能和节约用水,从而减少水化热,推迟水化热热峰的出现时间。此外,为了带走混凝土内部热量,施工单位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冷却管,通过水循环方式带走水化热,从而缩小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差,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结束语

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一直都是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所热切关注的关键问题。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如果不能及时钻研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不能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将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大幅度降低。为此,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该方面的研究,促使我国建筑行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奎章.房屋建筑结构混凝土常见病害维修[J].居业,2019(11):137+149.

[2]王鹏.论房屋裂缝原因及防范[J].四川水泥,2019(11):309.

[3]林涛.建筑结构设计中对房屋裂缝的防治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1):47-48.

[4]徐伟.房屋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43-44.

论文作者:赵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和控制对策解析论文_赵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