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域差异问题研究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经济区域差异问题研究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经济区域级差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级差论文,区域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区域经济思想史的简要回顾与思考

区域经济及其差异思想的存在是很久远的。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的领地经济思想,柏拉图关于城邦经济的构想,似乎均可以视为区域经济的萌芽。而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人从城乡分工观点出发,对农业衰落和城市繁荣过程的考察与分析,则使这一思想获得进一步的拓展。但是,这一思想的系统形成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由德国经济学家屠能于1826年完成的《孤立国》一书,采用局部均衡方法分析了农业生产者聚集在市场和城镇周围的原因,首开专题研究区域经济的先河,提出了“农业区位论”。以后又有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鲁什的《区位经济学》和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的商业区位论。进入本世纪以后,德国学者克利斯塔勒则提出了市场区位论。在各种各样“区位理论”中,关于各区之间存在级差的思想已露端倪。但直到克利斯塔勒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方》一书问世,关于经济区位问题的研究还仍属于微观经济的分析方法,虽已提出了各种区位理论,也分析了各经济区域之间的差距,但未能进行量化的科学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区域经济理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实现各经济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本世纪的50~60年代是西方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在这一发展中已逐渐显露出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如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稳的加剧;城市人口的膨胀,环境污染严重;落后地区土地荒芜、生态环境恶化等,传统经济理论难以适应区域经济新发展的需要。二是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它促使区域经济的研究从微观走向宏观,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过渡,从单因素的局部分析向综合分析发展。

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伊萨德·沃尔特“从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区位理论,其特点是把各种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工业区位的分析,使区域经济理论迈上新的发展阶段,其可贵之处则在于它使经济区域理论的研究进一步量化。与伊萨特·沃尔特相比,将时间变量纳入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研究,使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量化分析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种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为此,它提出了著名的非均衡的倒“U”字型理论, 描述了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所呈现出的非线性变化特征。这一研究尽管只是以时间变量、GNP 总量和人均量的变化为数量关系进行研究的,但却使区域经济理论的量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上述区域经济思想萌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回顾,笔者认为,我们应有如下一些启示:

首先,关于区域经济的分析与研究要有新的概念和新的方法,要突破原有的框架。目前我国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资料已经很多,其中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的著述也颇丰。笔者认为,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有所突破。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所形成的统计口径只有按行政区划进行的资料数据的统计,它所反映的基本上是一定行政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问题。且不说某些区域的行政长官们为显示自己的政绩而使统计数字所具有的一定比重的水份,仅就材料本身而言,有些区域经济的研究课题也较难借助这些资料对某一经济区域(笔者所指的经济区域是指突破行政区划,按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所形成的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预期作出全面的认定和客观的评价。按照一定的经济区域进行数据统计的要求日益迫切。另外,目前我国客观上将区域经济划分为沿海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大块的作法也有其不尽合理之处。这些概念本身应属于地理学的概念,这是本文后面要分析的问题。笔者认为划分经济带、经济圈、增长极等办法能更好地反映一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如珠江三角州经济区、环渤海地区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沿岸经济区等。

其次,区域经济研究要有定量分析,但要有所突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初,经济理论界曾对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不要有定量分析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已十分深切地感觉到定性研究基础上的定量分析,使我国的经济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比较分析及借鉴各种计算公式所进行了对比分析等。笔者在此所作的探讨是提出经济区域级差概念,对不同经济区域进行级差分析,旨在为区域经济及其理论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应当说,这既是区域经济在今天乃至未来发展中应予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也是我们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中所应获得的一点启示。

第三,区域经济研究的更高水准在于使区域经济的理论更具有中国特色,使它更适合于指导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有些研究奉行“拿来主义”的照抄照搬,有些则就事论事,难有新的观点和思想的形成。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理论的产生之初就是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论是领地经济思想还是城邦经济思想,都十分明显地表露出这一特征。那么这一理论今天的发展特征则应在于它的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它应与经济政策的研究紧密相联接。

二、经济区域级差的概念及其研究价值

对经济区域级差的概念进行界定是此项研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笔者这里所讲的经济区域级差,是指由诸多因素构成的能引起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方面的等级差别。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这已是不争之事实,本文意在对引起这些差异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其中的硬环境是指一定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该地区的资源、产业结构、运输、金融保险、邮电通讯的状况、劳动力的素质、生态环境的情况、科技发展的水平等因素所形成的经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这里的许多指标是可量化的,也是可以计算的。所谓的软环境则是指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文化传统、政策的开放程度和稳定性、政府的权威性和办事效率等因素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各经济区域之间硬环境方面的差异,笔者称其为经济区域绝对级差;各经济区域之间软环境方面的差异,笔者称其为经济区域相对级差。

经济区域级差不同于形成级差地租的土地级差,也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上的各类区域的划分,更不同于行政区域的类别级差,与时下通行的东部地区(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划分也明显不同。

始于古典经济学的级差地租及土地级差问题研究,经马克思以及后来许多经济学家的发展所形成的土地级差收益的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论证了人类社会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最基本问题。经济区域级差问题与土地级差问题的分析有很大区别,但也有相通之处。两者都要分析一定区域内土地的利用效益或一定地区内的经济效益,都要研究这些效益产生差别的原因及其变动的趋势。两种研究的区别则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土地级差及其收益的分析是小范围的,更主要是微观方面的;经济区域的级差及其效益的研究则是大范围的,更主要的是中观的、宏观的,是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比较的,这是区别之一。区别之二,土地的级差问题相对讲是比较直观的、比较简单的;经济区域的级差则是比较复杂的、全方位的。必须对影响和制约区域级差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总体的分析,才能对各经济区域的级差作出科学的界定,其难度要比前者大的多。区别之三,从方法论方面看,土地级差问题的研究更主要的是动用规范分析的方法,而经济区域级差问题的研究除了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之外,将更多地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经济区域级差的概念不同于从自然地理学角度对各地区的划分。自然地理学是以光、热、水分、土壤和植被的地域分异为依据,以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地理相关关系为基础,对各不同地域按其自然特征进行的划分。它的含义与范围同行政上或经济上的划分不同,但却与经济上的划分有密切的联系。它是各经济区域形成级差的自然基础,对于经济区域的级差有着重要的影响。拥有肥沃良田和天然良港的地区,比之大漠戈壁和交通闭塞的内陆地区更具发展经济的可能性,这是不容置疑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确切地说明包括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在内的自然条件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区域的级差,这是本课题要陆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经典作家已经为这种探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即承认自然条件是形成经济区域级差的客观因素,提出“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有了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较好的自然条件,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就有了必要的条件,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就有了较多的可能性;反之则可能性较少。如果连人可以生存的条件都没有,那就根本谈不上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当然有了可能性并不一定必然会成为现实性,还要有其它一些因素的作用,所谓“有此未必然,无此必不然”。

经济区域级差与行政上各地区类别级差的划分也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曾几次对各地区的类别进行划分,至今这种划分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80年代以来,理论界所使用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概念,就既有与行政性区域划分相联系的内容,也有与自然地理划分相关联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东部地区”是我国发达地区的代名称,但以行政省区为基础划分的东部地区其本身还是一个界定不清的概念。不讲各省区之间的差别,即使是在一个省区内,一部分地区是发达地区,一部分地区却是欠发达地区甚至是贫困地区的现象仍然存在。另外所谓“东部地区”,顾名思义,应是位居我国东部省区,但实际上,它只包括我国的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部分省市。在我国地理位置上位居东经122 °以东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却被列入“中部地区”。现在所说的“东部地区”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均在东经122°以西。这显然使“东部地区”成为一个界定不严密、 不科学的概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关问题的研究。据此,笔者认为,我国不仅存在东西差别,还事实上存在南北的差别。

经济区域级差问题研究的价值和必要性在于:其一,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于区域差异原因的认识趋于科学和客观。长期以来,关于区域经济差异原因的认识颇存歧义,许多人都将这种差异笼统简单地归结为是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政策的结果,本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转变这种认识。其二,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可能使人们对于各不同经济区域富裕与贫困的认识产生新的观念。因为,在现实经济发展中,有些地区不顾资源的开发开采规律,乱采滥挖,导致区域内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虽然暂时富裕了但却难以持续发展,潜藏着深层次的危机,需花巨额资金去治理环境,这样的富裕就要大打折扣了。其二,这一问题的研究将为各经济区域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我国各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往往都具有很强的赶超意识,这本无可非议。但如果他对本地区与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知之甚少或基本不知,那么所制定出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怎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就可想而知了。经济区域级差问题的研究将为此提供较为精确的材料。

三、经济区域级差的界定方法

由于本文分析的重点不是已经形成了的区域经济差异,而是这一差异形成原因方面的等级差别,因此所有数据与以往分析所用材料有较大不同。正是由于此,有些数据尚难以收集到,所以本文在此仅就经济区域级差的界定方法进行探讨。下面首先分析经济区域的绝对级差。

依据前面的定义,我将经济区域绝对级差界定在如下几组数据内进行量化分析。

(1)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离差, 是指经济区域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综合指数与全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综合指数平均值的偏离程度。记为:

_

m[,1]=A[,i]- A

_

其中A[,1]指某一地区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的综合指数; A 指全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综合指数的平均值。如m[,1]为正值, 则表明该地区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高于全国的平均值;如m[,1] 为负值则表明该地区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的平均值。在我国,已有学者对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进行了计算。笔者这里所说的自然资源是指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林木草场资源、耕地资源等。

(2)人均经济资源拥有量离差, 是指经济区域人均经济资源拥有量综合指数与全国人均经济资源拥有量综合指数的偏离程度。我将这一离差记为:

_

m[,2]=B[,i]-B

_

其中B[,i]指某一地区人均经济资源拥有量的综合指数; B指全国人均经济资源拥有量综合指数的平均值。如m[,2]为正值, 则表明该地区人均经济资源占有量高于全国的平均值;如m[,2]为负数, 则表明该地区人均经济资源拥有量低于全国的平均值。经济资源拥有量综合指数的基础指标有资产存量、资金供给能力、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等。

(3)科技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离差, 是指经济区域内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全国平均值的偏离程度。记为:

_

m[,3]=C[,i]-C

_

其中C[,i]表示某一地区内,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C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平均值。如果m[,3] 为正值,则表明某地区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m[,3]为负值, 则表明某地区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4)外贸依存度离差, 是指经济区域内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与全国平均值的偏离程度。记为:

_

m[,4]=D[,i]-D

其中D[,i] 表示某一经济区域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区域国民生产

_

总值的比重;D 表示全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m[,4] 为正值则表明某地区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于全国的增均值;如m[,4] 为负值则表明某地区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低于全国的平均值。

(5)地区产业结构效应值离差, 是指地区产业结构效应值(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指数与工业年增长率的比值)同全国产业结构效应值(全国产业结构变动指数与工业年增长率的比值)的偏离程度。记为:

_

m[,5]=E[,i]-E

_

其中E[,i]指某经济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值; E 则表示全国产业结构效应值。如果m[,5]为正值, 则表明该地区产业结构效应值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果m[,5] 为负值则表明该地区产业结构效应值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6)环保投资比例值离差, 是指经济区域环境保护投资占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全国该项值的偏离程度。记为:

_

m[,6]=F[,i]-F

其中F[,i] 指某经济区域环境保护投资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_

重;F 则表示全国环境保护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若m[,6] 为正值则该地区环保投资的相对额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若m[,6] 为负值则表明该地区的环保投资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上述数值的计算要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进行,而不是按一个年度来统计计算。

最后,将上述6项数据加权汇总。m[,1]和m[,2] 属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静态因素,可考虑确定其权数为0.5~1.5之间;m[,3]、m[ ,4]、m[,5]属影响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因素,且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在逐步增大,可考虑设定其权数为1~2之间;m[,6] 则属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如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却不加大投入进行治理,即使其它条件都很好,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也是很脆弱的,所以可考虑确定其权数为1.5~2.5之间。对各经济区域6 项数据汇总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各经济区域之间的绝对级差,确定它们的等级差别。

现在,经济区域相对级差比其绝对级差能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已成不争之事实。但在有关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人们更多地看重硬环境而忽略软环境的倾向却依然存在,加强对经济区域相对级差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对经济区域相对级差的研究,首先需要探计和剖析的问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今天的经济昨天的文化,今天的文化明天的经济”的观念,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特别是已被许多人所接受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被人们称作“精英文化”、“贵族文化”中的某些观念、理论、学说和意识以及由此而发生的人们的某些行为,却往往在离经济发展较远的地方独立存在着。另外,文化的进取性与求实性,或相反的守成性与浮华性;文化的自由性与外向性,或相反的有序性、束缚性和封闭性等等,都会对经济区域的等级差别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政策方面的差异也是形成经济区域相对级差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对沿海特区、开放区和开放城市实施了地区倾斜政策,表现为各不同的经济区域,具有不同的建设项目审批权,具有不同的外汇留成和使用额度,也具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外贸政策和信贷政策。使各地区的经济政策在开放性和超前性方面,在经济政策的倾斜水平与优惠度以及稳定性方面形成了重大的差别。最后,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权威性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包括区域内各级政府事权划分的合理性,政府自身规模的合理性程度,是否实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政府是否具有权威性和办事效率等。

上述分析可列如下图表作进一步量化分析。

经济区域相对级差等级图表

项目

内容

1.经济与文化的一体性

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方面的差异 2.价值观念、文化的进取性、求实性

3.价值观念、文化的自由性、外向性

1.政策的开放性与超前性

经济政策方面的差异

2.政策的倾斜度与优惠度

3.政策的稳定性

1.区域内各级政府事权划分的合理性

政府的权威性和办事效率

2.政府自身规模的合理程度

3.政府的权威性和办事效率

项目 强中弱无

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方面的差异

经济政策方面的差异

优良中差

政府的权威性和办事效率

给上述表格中的强、中、弱、无和优、良、中、差各个等级确定不同的分值,即可得出各经济区域的相对级差,将其与绝对级差汇总就可求出某些经济区域之间的等级差别。

标签:;  ;  ;  ;  ;  ;  ;  ;  

经济区域差异问题研究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