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贸区建设人才紧缺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辽宁自贸区建设人才紧缺的原因及对策

叶丹丹 王 馨

(大连海事大学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摘 要 辽宁自贸区建设不仅关系到辽宁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复苏。经济发展要以人才为支撑,辽宁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紧缺问题。通过梳理辽宁自贸区的人才现状,分析辽宁自贸区人才紧缺的原因,进而对改善辽宁自贸区的人才紧缺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自贸区;人才紧缺;原因;对策

辽宁作为东北唯一的自由贸易区,承担着提高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责任。而辽宁自贸区的建设需要足够的人才资源来推动,同时,辽宁作为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其振兴发展对各类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1]。然而,现阶段辽宁省的人才资源处于紧缺状态,为了促进自贸区的发展,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对人才资源的管理与引进。

在图形界面开发过程中,在同一图形界面背景下,背景图、标题栏、单位和量程等图像内容不变,需不断进行更新的只有实时监测的数据。结合前述双缓冲技术,可首先将固定不变的内容在不可见的后台屏幕上分层绘制,然后将其他各层的内容透明粘贴到背景层的相应位置上,最后再将其复制到屏幕显示区域进行显示。由于固定不变的图层无需重复绘制,因此可加快界面刷新速度。

一、辽宁自贸区人才现状

(一)辽宁人才分布情况

辽宁现有的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缺少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截至2018年,辽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523万,高学历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12%,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口18万人。从全国范围看,辽宁的高层次人才占全国高层次人才总数的比例不高,尤其是“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国家级人才数量更少(见表1)。辽宁现有的人才水平及数量无法满足辽宁自贸区的发展。

表1 2018年辽宁高层次人才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2018年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二)辽宁自贸区企业分布

辽宁自贸区自成立以来,企业数量增加明显,截至2018年,辽宁自贸区三个片区现有企业共计47 000家(见表2)。由此可见,辽宁自贸区的设立对辽宁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从侧面反映了辽宁自贸区建设对人才资源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解 如图12,作FM∥BD且作FN∥CE且不妨将D,E看作动点,则FM,FN是D,E带给F的双重作用下的分解.因为BD=CE,所以FM=FN,以其构建平行四边形如图,即点F的运动轨迹为直线型,沿FP方向.同时,所以PF∥AG,其中AG为∠BAC的角平分线.所以F点轨迹为端点分别落在BC,AB上,且平行于∠BAC的角平分线的一条线段.

表2 2018年辽宁自贸区各片区企业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2019年中国工业新闻网数据整理得出

(三)辽宁自贸区人才紧缺情况

从《大连2018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来看,大连片区专业技术类人才资源的紧缺程度最严重,其次是管理类人才资源,最后则是技能类人才资源(见图1)。

关于沈阳片区的人才资源现状,从紧缺的行业来看,以新型产业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软件工程师等职位紧缺程度为最,其次是农业技术人员,反映了人才紧缺职位多为专业性较强的高端人才;从紧缺的人才学历来看,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才资源最为紧缺,本科生学历的人才资源紧缺程度一般,可见,高学历的人才资源紧缺严重[2](见表3)。

图1 2018年大连紧缺人才岗位类别分布

表3 2019—2020年度沈阳市紧缺人才目录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2019—2020年度沈阳市紧缺急需人才目录》整理得出

辽宁自贸区的紧缺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两个方面。2018年全国第一产业生产总值64 732.20亿元,第二产业365 975.61亿元,第三产业508 674.59亿元,可见,第二、三产业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然而,辽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相对较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此外,辽宁的第三产业增速相对于四川、上海等地区进展较缓慢,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见表5)。

通过对辽宁自贸区三个片区的人才资源现状分析可知,辽宁自贸区高层次的人才资源紧缺严重。

二、辽宁自贸区人才紧缺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因素

对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R&D经费投入数据整理发现,2018年全国R&D经费投入达到19 677.9亿元,其中,辽宁的R&D经费投入为460.1亿元,占全国比例2.34%,说明辽宁对科学研究和实验发展的资金投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辽宁相对于广东、浙江等自贸区的R&D经费投入差距显著,这也导致大量科研人才不愿意前往辽宁自贸区就业(见图2)。

表4 2014—2018年部分省市生产总值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单位:亿元)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使得“北雁南飞”成为新一轮人才流动的标志性趋势,辽宁虽然有着较丰富的高校资源,但是人才资源的本地化水平较低[3]。辽宁省有高校115所,在全国排名第九,但是很多辽宁省的高校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北上广等更具有发展优势的地区,这直接导致辽宁的人才资源大幅流失。

(二)产业转移因素

辽宁正在进行产业转移,加快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努力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辽宁产业结构的转移使得辽宁自贸区的劳动力就业分布发生变化,以往的人才资源已经无法满足辽宁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

根据《营口市2019年人才需求目录》数据显示,营口片区的人才紧缺类型主要为技能型人才和专业技术性人才,分别占比61%和39%。

即第j个行业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全部劳动等于第j个行业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直接劳动加上生产所有中间投入所需的劳动之和。

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比重会逐渐降低,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与劳动力的比例将相对增加,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后,劳动力资源会向第三产业转移[4]

(三)投资结构因素

辽宁的投资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而对于新兴产业承接的转移项目数量较少,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辽宁省产业结构失衡。在新能源产业和运输邮电业的投资比例上,辽宁相对于四川、广东等地大体相当,但是投资额的差距非常明显,辽宁新能源产业的投资金额直接影响到该产业的发展,从而也会影响到人才的引进(见表6)。

总体来说,经济水平是影响一个地区人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相比于上海、浙江等自由贸易区,辽宁自贸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后下降趋势明显,而上海、浙江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见表4),这就导致大多数人才倾向于选择这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自贸区,也直接造成辽宁自贸区的人才紧缺。

表5 2018年部分省市三大产业生产总值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各省、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整理得出

表6 2018年部分省市主要行业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各地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出

图2 2018年部分省市 R& D经费投入情况(单位:亿元)

(四)劳动报酬因素

1.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图3 2018年部分省市年平均工资情况(单位:元)

2018年全国年平均工资68 380元,辽宁年平均工资为69 096元,辽宁的工资水平与全国工资水平基本持平。但是,相对于上海、广东等自贸区,辽宁劳动报酬低的状态,导致在吸引人才资源时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使辽宁逐渐发展成为人才净流出区域[6]

(五)人才制度因素

当下的辽宁还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从而导致员工的离职率较高[7]。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明确指出:生理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为了满足人才的不同需要,企业要对人才的薪资、福利、养老待遇等制定一个详细的管理机制[8]。目前,不少企业只在乎眼前的利益,没有建立起一个长远、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也没有为人才资源制定长期可行的发展计划,这不利于人才资源的稳定发展。辽宁自贸区的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保证人才的归属感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人才培养因素

面对国际环境的瞬息多变,各行业间的竞争激烈,企业对于人才的筛选也更加严格,也更加倾向于选择适应性强的人才来应对复杂的市场。目前,辽宁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还比较传统,很多都是基于对书本知识的传授,缺少足够的实践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9]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先知的”性格,正是源于他最深刻地忠诚于 “事业”、俄罗斯生活的本质、从永恒直观[内省]的角度看历史的命运。 他从不为暂时和党派服务,从不关心某一期《日记》的印象,而是关心在“最近一期”中说出他灵魂深处痛苦地携带了多年的永恒的话语。[2]199-200

三、辽宁自贸区人才紧缺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对策

卢卡斯的新增长理论强调了人力资源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5]。这说明,辽宁自贸区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但是当下的形势并不乐观。通过对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整理,得出,各地月平均工资水平情况(见图3)。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优势正在逐渐转化为制约辽宁经济发展的因素。辽宁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产业的转移与升级,从而促进辽宁的经济转型,推动现代化产业的建立。政府可以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进行硬件设备的更新,致力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质量优势[10]。此外,应加大对老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适当减少生产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加大对产品的创新性研究,延长产品的生产价值链,提高辽宁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逐步提高辽宁自贸区的竞争力。

切缝要随时复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进刀深度、切割方向、刀片与机身中心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切缝过程中在WQF-500汽油切缝机作业的情况下,行进时每小时速度把控在47~59m为宜(不考虑辅助作业等待时)。切缝锯片选用优质合金锯片,以市面上A品牌合金锯片和B品牌普通锯片同样切割缝深60~80mm的渠道衬砌板为例,A为450元一片,可切割600m,B品牌锯片200元一片,可切割200m。优质合金锯片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后来等到宫宝田护主再回北京时,已经物是人非了,昔日的京城武林落得一片凄凉,宫宝田不知道是出于伤感还是什么,于1905年称病离开宫廷,回到山东老家,从此深居简出,16年不谈朝廷江湖,更不在人前炫耀自己的功夫。

辽宁的现有产业结构特点表现为生产规模大、产品附加值低、缺少技术创新,人才资源的发展前景较差。辽宁自贸区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政府需要合理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人才资源的主导需求来调整产业的生产结构,使得人才资源得以与产业结构相匹配[11]。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辽宁自贸区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3.改善政府投资结构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辽宁对于新型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小,对科研技术产业的投资水平也较低,这不利于辽宁自贸区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辽宁政府必须把科技创新产业作为投资结构的调整重点,努力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争取开发更多的科研项目,以此来吸引国内外的人才资源加入辽宁自贸区的建设[12]。也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型产业研发基地、科研工作站等方式来留住人才资源,并且及时调整投资结构与人才结构的适配性,让各种类型的人才都有发挥才能的机会。

1.健全人才管理制度

为了解决辽宁自贸区的人才紧缺现状,政府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改善这种局面,制定更多人才政策来吸引人才资源。例如,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尽量为人才资源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深入贯彻人才政策的执行力度,积极落实对于人才资源的扶持待遇,保证福利制度的公开透明。另外,政府可以针对辽宁省的高校学生资源采取相关政策措施,积极鼓励高校学生毕业后留存本地,设立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制定更多的创业优惠政策,解决人才资源外流严重的问题,以便于帮助辽宁自贸区进行高水平的人才资源储备。

(二)企业方面对策

4.完善人才吸引政策

人才是促进辽宁自贸区发展的第一资源,而对于人才的管理需要一个成熟的机制来运行。企业需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注重人才的未来发展规划,促进人才资源的稳定发展。要对人才进行适当的激励,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给予人才足够的物质激励,让人才可以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13]。同时,对于人才的精神激励也是不可或缺的,适当的精神激励可以让人才感受到企业的认同感,进而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并且也有利于激励企业内部的合理竞争,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2.推进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企业应在政府引导下深化员工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强化人才资源的价值激励导向,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人才资源的价值要素;对处于关键岗位和企业紧缺急需的人才资源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

在楔板后回流区特性方面: 随着进口压强的增大, 楔板后回流区在横向的发展(即高度, 图中以Hs标出)有减小的趋势, 其原因在于楔板前斜激波的激波强度仅与来流Mach数和楔板角度有关, 这两个参数在进口压强变化的条件下基本保持不变(由来流条件给出), 因此该斜激波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波后压强随进口压强增大而增大, 在较大的压强梯度下, 回流区“推”向壁面, 从而使得回流区高度减小. 当流场中各激波强度较大时, 激波与壁面附面层相互作用会导致流动分离, 在该区域会形成一个小回流区(图 10(a)中圈出).

这里的“花好月圆欣跨凤,海请河宴喜乘龙”是对偶,“花好月圆”与“海请河宴”相对,“欣跨凤”与“喜乘龙”相对。

为方便分析,本文以仿真试验的总次数T作为优化算法的终止条件;以真实最优响应值y*与估计响应值yest之间的绝对误差|y*-yest|作为度量算法优化精度的准则;用达到特定优化精度所需的仿真试验次数来度量算法的优化效率。为消除初始试验设计随机性对优化结果的影响,用30组初始试验设计下优化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寻优成功率等来评估各算法的寻优能力和稳健性。此处,初始试验设计的样本量取5×d(d为设计变量维数)。

(三)高校方面对策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当前,辽宁正在进行产业转移,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也在变化,高校可以针对产业转移的人才需求状况来及时调整学生的培养方案,努力做到与市场的人才需求相适应。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在进行专业课知识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便于为辽宁自贸区提供更多的全方位型人才。

2.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可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互补。一方面,高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为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讲座,纠正学生以往对企业经营的认知偏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与管理情况;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便于学生得到相关岗位的锻炼,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对人才资源的实质要求。

总之,辽宁自贸区的设立对于拉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辽宁自贸区建设在国家战略推动和政策扶持下发展前景良好,但仍存在人才资源短缺问题,当地的政府、企业、高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为辽宁自贸区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瑞华,金雪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辽宁自贸区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智库时代,2018(33):135-136.

[2] 刘宇驰.辽宁自贸区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8(11):67+74.

[3] 郭富红,张耀夫.辽宁自贸区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研究[J].管理观察,2019(2):150-151.

[4] 杨文骏,房颖.辽宁省产业结构及政策分析——基于配第-克拉克定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6):45-47.

[5] 赵达薇,李非非.罗默、卢卡斯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J].管理现代化,2008(1):49-50.

[6] 李昱.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对策[J].求索,2007(3):63-65.

[7] Wenhui Yang,Li Zhang,Linyue Yu.An Analysis of the Talents Shortage in the Present Labor Market:A Case Study of China[P].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ety Science and Economics Development (ICSSED),2018.

[8] 程荆荆.海南自贸区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度假旅游,2019(4):240-241.

[9] 张玉,刘贺慧.对我国东北地区高校人才外流问题的分析及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2):1-3.

[10] 肖云婷.东北地区人才流失问题及相关政策分析[J].商讯,2019(2):152-153.

[11] 石学峰.天津自贸区建设进程中的中小企业人才紧缺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8(6):52-55.

[12] 李忠华,孙艺琦.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才保障制度的建构[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6):677-680.

[13] 朱雪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匹配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in the Free Trade Zone Construction in Liaoning

YE Dandan WANG Xin

(School of Shipping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6,China )

Abstract Liaoning free trade zone construction concerns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 and the economic revival of the whole northeast part of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alents to support.The construction is facing the shortage of talents.Through comb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alents in the free trade zone,the cause of the shortage is analyzed and then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relieve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in Liaoning free trade zone.

Key words Liaoning free trade zone;Shortage of talents;Cause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F127;G9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篇号 1008-2441(2019)05-0060-05

收稿日期 2019-09-20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9BGL007)。

作者简介 叶丹丹(1996-),女,安徽巢湖人,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士义)

标签:;  ;  ;  ;  ;  

辽宁自贸区建设人才紧缺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