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的探究论文_邢芳茝

高校学生管理的探究论文_邢芳茝

沧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061001 邢芳茝

摘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其中高校学生管理是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基本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主要是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为国家源源不断的输送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措施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四有”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深入分析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管理,而且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下文将对高校学生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述。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形势

1.高校管理的社会化

当前,很多高校为了分担成本,纷纷引入专业公司合作办学,食堂、宿舍及物业等方面均外包给专业公司运营,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管理社会化。由于观念和认识上的差异,高校后勤社会化使得学生管理出现空档,阻碍了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2.学生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观念在交流中融合与碰撞。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开放条件下的交流使得外来文化、习俗与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多,大学生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碰撞中必定会遇到新的问题。这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式与理念发生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然与世界先进高校学生管理方式融合。

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各级学院、民办院校的发展,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随之下降,精英教育被大众教育所取代。大学生的素质与观念的差异明显化,且一些多元、非主流、反中心因素等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呈现多元化。

3.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普及,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给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与平台,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1.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忽视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靠经验行事,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仍是沿用传统的模式,以学校为主导,以老师为中心,采用法官式、警察式或保姆式的刚性管理方式,强调纪律性、组织性与服从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自立性与创新性,使学生失去了自我塑造、自我管理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校扩张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增加

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逐步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但导致生源质量降低。这也从学生的数量上对教育体制形成了新的冲击,学习后进生增多;交费上学,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增多;面对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由此产生心理压力造成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增多,这也使得教育方法的不当更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情绪。

3.高校辅导员短缺,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管理人员短缺和质量不高。 按教育部文件规定辅导员数与所带学生数之比为:1:120-1:150,但大多学校的师生比例都达到1:300左右,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了 1:600或者更高。导致辅导员任务加重,无法在时间上和精力上对学生进行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及时给予心理问题的疏导。再加上高校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主要来源于本校留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中很少有人专门学习过管理学或心理学的知识,同时又缺乏进修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机会。

三、强化高校学生管理的措施

随着我国形势的变化,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在开展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需要针对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转变高校学生的管理方式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采用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加强理论研究,扩展工作思路,构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教育为中心,以管理为保障,以服务为主线,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为集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方式。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以学生为工作主体、在学生工作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生活服务。树立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条件,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维护和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2.强化学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作为一项系统工作要有序的开展起来,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加强相关理论学习,要不断研究新形势,开创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也要给予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教育与学习的机会,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与成就感。另外,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数量要与高校学生规模,学生管理的工作强度配置合适的人员及其数量。

3.提高辅导员素质

为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不断提高辅导员素质,加强其队伍建设。主要措施有:第一,要保证数量上满足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可以采取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方式,以留校、招聘、专任教师兼职等形式,增加高校辅导员数量;第二,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一线的辅导员除了要熟悉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外,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知识,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能善于解答大学生的问题,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的规律,以自身的知识、才能、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第三,高校也应积极探索辅导员选聘、培养、发展的长效机制,作好相关政策配套,建立辅导员职称发展序列,鼓励他们继续深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促使辅导员队伍稳定健康地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新形势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对高校学生的管理方式,提高辅导员素质,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等等,从而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以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平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0,(3).

[2] 黄斐.柔性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0,(6).

[3] 马燕慧.浅谈高校服务主导型学生工作模式[J].学理论,2010,(14).

论文作者:邢芳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  ;  ;  ;  ;  ;  ;  ;  

高校学生管理的探究论文_邢芳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