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使得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提升,而且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与其它建筑工程相比复杂程度更高一些,所以说需要更加熟练的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将其价值最大限度发挥。本文由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及处理特点着手展开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 基础处理 施工技术
一、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及处理特点分析
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均离不开水利水电工程的支持,也就是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部门多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特征,而且地质条件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严重影响,所以说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需要基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需求,然后对统一的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设立。
上述讲到相比其它类型的建筑工程而言水利水电工程更加复杂,无论是荷载还是自重与其它建筑工程都没有可比性,所以说要更加重视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基础结构施工是重点中的重点,应综合考虑工程建筑地的地质条件和工程建设标准,对科学合理的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确定,最大限度减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从而确保整个工程基础施工的有序推进,进而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保证。
二、水电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概述
1.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因素分析
地基稳定性: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产生影响的首要因素是地基的稳定性。如无法保证地基的稳定性而且地基抗滑性缺乏的话,稳定系数会始终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根本无从谈起。即使可以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也无法对其实际作用进行保证,而且会大幅度降低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
地基渗漏:除上述所讲的地基稳定性之外,地基渗漏也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基础施工质量。换言之,如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地基空隙较大的情况,则工程地基渗漏的现象十分容易发生,情况严重时还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定期对地基渗透现象进行检查,并制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地面沉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地的地质条件以及其它客观因素会引发地面沉降的情况,而且此种情况目前阶段无法进行有效改善。如沉降幅度过大超出允许范围的话会导致整个工程结构发生变形,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工程质量无法保证,甚至于还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施工之前对实际建筑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检测和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地质条件可应对当前工程基础施工的具体要求时再实际开展。
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预应力锚固基本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因其可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优势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除应用于新建建筑施工中之外,还应用于原有建筑的加固补强施工。此种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近些年来更是受到建筑行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可将预应力锚固技术拆分为预应力拉锚和预应力岩锚两个部分,隶属于预应力混凝土做为基础的锚固技术范畴内,将设计中锚固深度和方向做为依据在建筑物发生变形之前进行预应力的主动添加,从而实现建筑物受力条件改变或者是结构加固的目的。
围堰施工技术:此种技术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通常情况下用于处理导流。如施工区域在河流上游的话在开展施工时需选取干燥且稳定的区域进行。此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可保证水体流到下游的特定位置,而且还具有河道疏通的功能。除此之外利用此种技术时需对施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温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保证基础施工的顺利推进。此种技术在相对干旱的时节进行应用时要比雨季应用的难度更低,施工效果也更好一些。
大面积碾压混凝土技术: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混凝土碾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碾压技术是利用一种充填石坝石的大型运输工具对干硬的混凝土混合物进行碾压,然后再进行浇筑的一种手段。高效性及利润性是此种技术的显著优势,而且具有投资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特征,此种技术可在对层面进行改善的同时保持混凝土的原有强度。
预应力管桩技术: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组成预应力管桩技术,两种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近些年来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存在问题探析
1.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较差
当前阶段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一味的节约成本,在进行相关工作人员聘请时更多的侧重人员成本,不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考虑,甚至会聘请一些专业技术水平较差的技术人员,对于施工的具体需求根本无法满足,严重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的施工质量,埋下众多安全隐患,使得水利水电工程作用无法最大限度发挥,使用生命也大幅度下降。
2.检验设备严重落后,无法应对施工需求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检验设备落后,对于实际施工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检验工作,致使检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发生,因此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准确判定,更无法发现施工过程中遗留的安全隐患,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水平提升策略探究
1.重视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工作人员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中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最终的施工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提高对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视程度。首先企业在聘用工作人员的时候要严格审核其任职资格证书,确保其可以胜任实际工作,另外要保证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对于公司内无资格证书的老员工而言,需要考取相应的证书方可继续从事此项工作。其次,综合考虑所有工作人员的实际状况,然后定期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活动,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工艺向工作人员进行传授,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可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
2.加强检测设备管理
检测设备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如检测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存在误差则无法准确评定实际施工质量,也无法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类安全隐患,进而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此外如此时检测设备没有将质量问题检测出来,而是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话对其进行修正更加困难,从而造成工期延长以及投资追加的情况,所以说需要对检测设备的良好性能进行保证,施工单位应最大限度保证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并加强日常的维护和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为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进行保证,提升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提高基础处理技术的重视程度。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地的地质情况、气候条件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并基于此基础上对施工技术水平进行不断提升,此外还需保证基础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各类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从而准确把控基础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梁鲁生.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8(11):46-47.
[2]雷少雄.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4):149-150.
[3]魏立恒.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技术[J].甘肃农业,2016(20):48-49.
[4]张巍霞,吴静.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197.
论文作者:陈罗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基础论文; 预应力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