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华

张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 云南 景洪 666100)

摘 要: 目的:分析临床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科于2011年3月-2015年3月所接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抽选,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后行不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组术后综合护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高于96.0%常规组80.0%,存在差异(P<0.05)。结论:临床给予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综合性护理干预作用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现状,值得借鉴。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一种多发性临床疾病,鼻塞、头痛等是疾病的主要特征,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均借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然由于预后易反复性发作、并发症多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手术效果并不满足患者需求[1]。因而,患者术后护理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为了进一步的观察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现将我科2011年3月-2015年3月内接收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进行调查。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调查对象从我科于2011年3月-2015年3月所接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抽选,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后行不同护理措施,干预组50例,29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段22-71岁,平均(45.1±2.1)岁;疾病史5个月-9年,平均(4.1±0.1)年;常规组50例,3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段23-72岁,平均(45.2±2.2)岁;疾病史6个月-9年,平均(4.2±0.2)年。本科挑选100例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且疾病分期均为III期。2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年龄段、疾病史等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可进行评定(P>0.05)。

1.2方法 临床给予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如: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给予干预组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包括:①认知干预。临床将鼻窦炎、鼻息肉相关内容装订成册,如:疾病病发原因、手术治疗过程等,并辅以图片、文字等健康教育,确保每位患者及家属均初步掌握内容,便于充分认识术后的不合理操作给自身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2];②鼻腔干预。临床术后帮助患者取半卧位,并适当抬高床头,以减少鼻腔刺激性,减少术后出血量;叮嘱患者禁止过度喷嚏、咳嗽,术后2天将鼻腔内填塞海绵拔出,并借助吸管将鼻腔积血彻底清除,随后用温盐水、庆大霉素等药物冲洗鼻腔,每天1次,预防感染[3];③饮食干预。临床针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来说,需根据其病情变化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如:术后短时间内让患者食用半流食,一段时间后更改为普通食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禁吃活血类药物;叮嘱患者少说话,以减少出血量。一般来说,术后存在部分由于鼻腔疼痛、切口渗血等杜绝进食的患者,不利于身体康复。在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在医师叮嘱下服用止痛类药物,鼓励患者适当食用易消化、清淡类食物,多喝水,预防便秘;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叮嘱患者饭前、饭后漱口,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④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确保临床疗效的主要措施,可促使患者安全感、尊重感得以满足。由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属于慢性病症,易反复性发作,致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因而,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心理特征行个性化心理疏导方案[4]。如:针对焦虑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需做到热情接待,多和患者交流,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病发因素、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让患者了解术后自我防范的措施;临床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按时询问患者感觉,一旦出现不适现象需立即处理;⑤出院前护理。临床出院前期,护理人员需再次健康教育,耐心叮嘱患者院外的药物服用、鼻腔清洁等情况,告知患者按时复诊。

1.3评定项目 患者临床出院前期评定疾病效果及SCLT-90因子评分。疾病效果标准:症状消退,窦口开放良好,无脓性分泌物出现表明疾病痊愈;症状减少,窦腔黏膜形成肉芽组织,脓性分泌物少量出现表明疾病缓解;症状未变化,息肉、脓性分泌物出现表明疾病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按照临床参数种类进行t、χ2检验,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疾病效果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预后疾病效果存在差异(P<0.05)。相关数据详见下表。

3.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临床的常见性病症,具有反复性发作的临床特点,降低患者生活质量[5]。目前,临床均借助手术疗法治疗,虽可取的一定的临床疗效,但预后危险性因素相对较多,不能满足患者的最终需求。因此,患者治疗过程中需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本文对我科接收50例干预组患者行术后综合性护理措施后发现,临床疾病缓解率为96.0%,明显高于基础护理组的80.0%,存在临床差异(P<0.05),说明:患者术后借助健康教育的方式让患者、家属掌握相关知识,可预防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鼻腔的冲洗可改善通气情况,加快鼻腔黏膜康复进度,预防术后粘连;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的实施可增强患者机体营养,缓解负性情绪,进而加快术后康复进度,符合张玉兰[6]临床研究。

综上,临床给予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综合性护理干预作用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现状,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文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1):91-91.

[2] Yang Shijuan, Zhang Lina, Di Ruiling, et al. Evidence based nurs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complica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J]. Hebei medicine, 2011,33 (12): 1907-1908.

[3]伍素英.鼻内窥镜的临床应用及术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58-59.

[4]侯丽达.鼻内窥镜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4):92-93.

[5]季艳.综合护理在鼻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5):99-100.

[6]张玉兰.6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6):198-199.

收稿日期:2015-11-05

论文作者:张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