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341例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特点的回顾性研究论文_李力

秦皇岛市341例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特点的回顾性研究论文_李力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发热是临床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是急诊病人就诊常见的主诉或症状之一[1-2]。1961 年 Petersdorf 和 Beeson首先提出了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的定义:发热体温超过 38.3℃,持续 3 周以上,住院1周未能确诊者[3]。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1999 年[4]我国举行发热性疾病的研讨会,提出 FUO 定义:发热持续 3 周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关键字:发热 临床 诊断

一.研究对象选择

秦皇岛市4所三级医院及全市21所二级医院2006年-2015年所有科室住院341例患者。

纳入标准[1]:

(1)发热持续3周以上。

(2)腋下体温≥38.3℃。

(3)住院1周,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排除标准[7]:

(1)已知的免疫功能不全并正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

(2)明确的 HIV 感染。

(3)孕妇。

二.研究方法

资料查阅:于病案室查阅以“发热”为关键词的入院诊断的所有病例资料,并记录所有患者的病程,发热达到38.3℃3周以上符合FUO诊断即纳入FUO资料组

病史:旅行史,性病风险,嗜好,毒品及饮酒史,用药史,动物及禽类接触史家族遗传病史等;重点是发热的特点:发热原因,热程,类型,最高体温及每天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如畏寒、寒战,咽痛,皮疹,关节痛,以及是否盗汗,热退时出汗量等。

体佂:一般生命体征,紫绀,皮疹,浅表淋巴结,颈抵抗,呼吸音,心脏瓣膜杂音,肝脾是否肿大,双下肢水肿 特别关注随着发病时间延长,一些阳性体征逐步体现出来,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特殊体征,如皮疹、出血点、关节肿大畸形、淋巴结肿大、局部叩痛等。

三.统计方法

统计学处理:将记录的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症状、体征、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诊断情况的全部信息录入制定的Excel表格中。结果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症状和体征

所有的患者均有发热症状,频数出现最多的症状为乏力、咳嗽、头痛、寒战、肌痛、咳痰、咽痛、胸痛、关节痛、呕吐、恶心、腹泻、腹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主要的体征频数统计依次是乏力、咳嗽、咽痛、腹胀、恶心、呕吐、腰痛、淋巴结肿大、和脾大、皮疹、腹痛、腹泻。

五.讨论

1. 回顾性分析

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不明原因发热一直是临床上难以攻破的难题[8],致病原因种类繁多,涉及各个系统,且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尤其特殊病原菌引致的少见病及罕见病给临床诊断明确增加了难度。对于FUO患者的诊治,应以明确病因为首要目标[9]

2. 症状和体征

症状和体征:发热作为主症出现在所有患者中,伴随症状中频数出现最多的依次为乏力、咳嗽、咳痰、咽痛、腹胀、恶心、呕吐、头痛、腰疼、淋巴结肿大、脾大、皮疹、腹痛、腹泻、寒战、肌痛。乏力作为发热的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对诊断的参考价值较小,而对于咳嗽咳痰、恶呕吐等症状可作为提供诊断信息的独立考虑因素。症状和体征在诊断FUO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0],如结缔组织病会临床表现特异性的关节痛、皮肤结节等表现。因此,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仔细查体能提示重要的诊断信息,指导诊断的方向。

3.主要疾病类型分析

3.1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秦皇岛市与全国文献组研究主要的差别在于结核感染居首位,诊断明确与所占比例最多的原因可能是除秦皇岛市第三医院为传染病医院外,其它医院对于结核病诊断经验不足,影像学检查诊断水平不高有关。

3.2肿瘤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患者秦皇岛市比例(13.13%)明显高于文献组(8.43%),该组患者以血液系统肿瘤占多数,症状表现不典型,一般需要浸入性检查并反复多次多部位穿刺活检方能明确诊断,其中以不典型淋巴瘤诊断最困难,因此如怀疑本病常需多次淋巴结活检,以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3.3不明原因发热分析:对于我市未明确诊断的患者(19.90%)明显高于全国文献组研究结果(8.52%)的情况,考虑我市地处京津,未确诊的部分患者可能转至京津上级医疗单位继续治疗,还有部分疾病需诊断性治疗观察疗效反推来明确诊断。

结论

FUO 病因分布的变化,与 FUO 诊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广泛应用明显相关[11]。秦皇岛市FUO 病因分布多集中在感染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病,与国内外研究现况比较感染性疾病仍是FUO的最主要病因[12],但在本研究中所占比例有下降明显。随着影像学等各种诊断技术的开展和应用,肿瘤性疾病在FUO中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本组研究中诊断不明确的发热在FUO中所占比远高于全国文献组。

参考文献

[1]盛瑞媛. 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 中华内科杂志, 1999, 38(11):784-785.

[2]刘刚. 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11):1103-1105.

[3]Shi X C, Liu X Q, Zhou B T, et al. Major causes of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a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in the past 26 years[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13, 126(5):808-812.

[4]Durack DT, Strreet AC.Fever of unknown origin-reexamined and redefined.Curt Clin Top infect Dis, 1991, 11:35-51.

论文作者:李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  ;  ;  ;  ;  ;  ;  ;  

秦皇岛市341例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特点的回顾性研究论文_李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