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论文_邢松战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论文_邢松战

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81

摘要:我国是产煤大国,煤矿的安全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煤矿的安全不仅仅受生产技术的影响,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关系到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收入以及我国的国际形象。所以,总结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减小事故发生。本文从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对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对策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常性的坚持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工作和必要的硬件工程建设。要采取先进的宣传手段和科学的宣传内容教育群众,采取先进的装备武装煤矿,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管好煤矿。

一、当前我国煤矿生产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 《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改革和调整了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体制,又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决定》[1]明确了安全许可证制度,提高了煤炭行业准入标准,明确提出建立安 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并提出以经济政策促进安全生产。特别是在 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国责任保险发论坛”上提出了保险业应该与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煤炭行业传统的体制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一是从实践上来看,安全评价不是煤炭企业的自觉行为,而是在一定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下必须进行的工作。二是煤炭企业在取得安全许可证之后,有可能失去对安全投入的关注。三是煤炭企业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由于缺乏安全评价和安全监察的实质性制约作用,企业看不出安全投入的产出效果,因此,煤炭企业的安全投资普遍较少,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

二、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各产业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煤炭生产行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伴随着煤矿的大量开采,安全事故频发,且事故规模也呈扩大趋势。据统计,我国近十年内每年因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死亡5000―7000人。如果以国际通用的千人死亡率的核算标准进行衡量,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矿事故千人死亡率一般均控制在0.5以下,美国控制在0.3左右,而我国国有统配煤矿千人死亡率长期以来一直高于0.5,而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的千人死亡率更高。触目惊心数据的背后是无数个支离破碎家庭的痛苦和政府形象的严重打折。

1.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的煤矿多位于地质条件较复杂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煤矿井工矿较多,水文条件复杂,主采煤层变化大,厚度不均且不稳定,开采深度大。煤矿开采地区灾害多而且分布广,同时瓦斯、火灾等因素也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2.观念陈旧,重视生产轻安全

当前,我国煤炭市场发展迅速,对煤炭等系列能源需求大,煤价在不断地加升,致使一些煤矿投资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将安全生产置于脑后,只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增加,严重损害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疏于管理,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严重时则会导致矿井的坍塌,人员的伤亡。尤其是一些小型的煤矿,甚至连基本的防护措施都不具备,井下作业工人完全依靠经验来工作,对事故的处理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生产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煤矿的安全生产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速,同时也带动了煤矿上的技术发展,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加深,在某些煤矿,依然在用较落后的煤矿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也同样较为落后[2]。同样,生产设备的落后制约了煤矿的发展,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政府在面对日益高发的煤矿安全事故,在法律规范上做了不懈的努力,如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故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虽然法律法规已制定,但是其应有效果的体现尚需时日。

1.强化煤炭源头管理

对于煤矿的源头管理主要关系到煤矿的后续工作管理,在煤矿的建立、改建、扩建等工作中,必须加强审批。同时,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建立预防灾害站,及时监控煤矿地区的自然情况,发现异动,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专职人员专职管理,实行个人责任制,强化煤炭源头的管理。

2.加紧对煤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不论是什么产业,工作人员都应该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在煤矿工作的人员都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制定严格的安全培训计划以及相应的安全培训管理办法,将此教育培训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加紧实行工作人员安全资格认证制度,对安全培训不过关的工作人员一律不许上岗,还有在岗前进行身体检查,生病或者又不舒服的人员同样不许上岗,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中小型煤矿的安全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协助煤矿进行培训或者强制培训,经考核合格才可以上岗。

3.加紧煤矿技术革新的脚步

我国的煤矿开采力度在不断的加强,开采煤层也在不断加深,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也在越来越向先进化迈进。同时,对于煤层的厚度不均与不稳定性等问题,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才能将煤矿的安全生产提到生产的第一位。所以,在各个煤矿开采过程中,应该大力开展煤矿的技术革新脚步,推广先进的灾害预防技术,安装安全监控设备,将生产技术提高到新的层面,积极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进程,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在煤矿安全事故的排查方面也应该加紧脚步,定期对煤矿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调整乡镇小煤矿的产量,减少事故发生率;另外,加强煤炭企业的管理,从上到下,积极投入到煤矿安全管理的行列中,保证安全生产[3]。

4.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首先要从提高人们特别是各级领导、企业法人代表和经营管理者以及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入手。要把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对重点人员、特殊岗位要依法采取强制教育,规范管理的手段,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要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遍性、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做到常抓不懈,逐步建立煤矿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安全生产教育体系。

5.建立健全对煤矿安全管理活动的监督体制

要想真正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监督。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进一步强化人大的监督力度,保证它作为权力载体功能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司法监督的作用,为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提供物质、组织和制度的保障;必须强化大众传媒这个监督方式的传递范围和影响力。

四、总结

煤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煤矿的开采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稳固我国的煤矿生产力,以及国家的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同时,将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安全生产的第一位,充分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保证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改革,合理进行煤矿开采,创造经济收入,配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参考文献

[1] 管辉,缪拥正,胡梦苏.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6,(1):85-86.

[2] 梅国栋,刘璐,王云海.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25(11):81-82.

[3] 代少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J].现代矿业,2015,17(2):144-147.

论文作者:邢松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论文_邢松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