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比较(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比较( ±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肠道蠕动恢复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                                    术后6h疼痛评分(分)                                                    观察组(n=46)                                    72.15±12.33                                    40.59±4.56                                    22.35±2.45                                    2.39±1.25                                    2.56±0.55                                                    对照组(n=46)                                    83.64±12.05                                    105.67±5.26                                    27.56±4.25                                    4.25±2.15                                    5.78±0.64                                                    t                                    4.520                                    63.406                                    7.203                                    5.072                                    25.88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详见表2。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切口感染                                    肺部感染                                    心肌梗死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n=46)                                    1(2.38)                                    0(0.00)                                    0(0.00)                                    1(2.38)                                                    对照组(n=46)                                    3(7.14)                                    1(2.38)                                    2(4.76)                                    6(14.29)                                                    X2                                                                                                                                                3.896                                                     P                                                                                                                                                0.048                         3讨论急性胆囊炎发病因素较多,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胆管阻塞的因素诱发疾病,患者发病时常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呕吐、发热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生活方式改变,急性胆囊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康预后具有重大意义[4]。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治疗为创伤治疗,不可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传统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难以满足现代患者需求,随医疗技术发展,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同时术后并发症较低等特点,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腹腔镜手术可减小切口,同时术野清晰,超声刀具有电能止血作用,缩小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恢复。有学者[5]在研究中,采用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结果显示,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受,同时术后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比较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行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由此可见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术后患者仍疼痛程度较低,促进肠道蠕动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降低。综上所述,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邹卫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 肝胆外科杂志, 2016, 24(6):452-454.[2]李志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1):55-56.[3]陈晟. 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和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8, 21(2):303-304.[4]许良, 许明友, 杨先芬. 老年急性胆囊炎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对比及对患者肠道功能影响分析[J]. 安徽医药, 2018, 22(4):721-724.[5]吴畏, 崔宏力, 徐宏征,等. 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 2016, 13(9):80-82.
±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肠道蠕动恢复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                                    术后6h疼痛评分(分)                                                    观察组(n=46)                                    72.15±12.33                                    40.59±4.56                                    22.35±2.45                                    2.39±1.25                                    2.56±0.55                                                    对照组(n=46)                                    83.64±12.05                                    105.67±5.26                                    27.56±4.25                                    4.25±2.15                                    5.78±0.64                                                    t                                    4.520                                    63.406                                    7.203                                    5.072                                    25.88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详见表2。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切口感染                                    肺部感染                                    心肌梗死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n=46)                                    1(2.38)                                    0(0.00)                                    0(0.00)                                    1(2.38)                                                    对照组(n=46)                                    3(7.14)                                    1(2.38)                                    2(4.76)                                    6(14.29)                                                    X2                                                                                                                                                3.896                                                     P                                                                                                                                                0.048                         3讨论急性胆囊炎发病因素较多,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胆管阻塞的因素诱发疾病,患者发病时常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呕吐、发热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生活方式改变,急性胆囊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康预后具有重大意义[4]。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治疗为创伤治疗,不可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传统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难以满足现代患者需求,随医疗技术发展,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同时术后并发症较低等特点,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腹腔镜手术可减小切口,同时术野清晰,超声刀具有电能止血作用,缩小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恢复。有学者[5]在研究中,采用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结果显示,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疼痛感受,同时术后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比较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行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由此可见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术后患者仍疼痛程度较低,促进肠道蠕动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降低。综上所述,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邹卫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 肝胆外科杂志, 2016, 24(6):452-454.[2]李志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1):55-56.[3]陈晟. 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和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8, 21(2):303-304.[4]许良, 许明友, 杨先芬. 老年急性胆囊炎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对比及对患者肠道功能影响分析[J]. 安徽医药, 2018, 22(4):721-724.[5]吴畏, 崔宏力, 徐宏征,等. 腹腔镜下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 2016, 13(9):80-82.论文作者:程钢1, 石党军2, 郭剑莹1,师双林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胆囊论文; 患者论文; 胆囊炎论文; 切除术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