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素养评价标准实践研究论文_袁广西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素养评价标准实践研究论文_袁广西

山东省阳信县职业中专 251800

摘 要:依据中职学生德育综合素养实际发展水平,我们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参阅大量文献,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力求对中职学生德育素养进行多元、客观、全面、发展的评价。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德育素养 评价标准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教职成[2014]14号)、《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鲁教职发〔2017〕1号)等文件精神,我们本着“立足学生当前需求,符合全面发展要求,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以学校文化为引领,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素养评价标准具体细分为政治素养、道德素养、行为素养、学习素养、生涯规划、职业素养等六大素养模块,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综合评价。

一、评价标准制定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以学生的实际综合表现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2.多元性原则:评价主体多元,由学生、家长、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参与评价,力求全面评价学生。

3.教育性原则:所有评价都以教育学生为目的,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以评价促养成,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发展性原则:立足学生需求,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二、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1.政治素养。教育学生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爱党爱国: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拥护党的领导,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2)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强,有较强的正义感,敢于和歪风邪气作斗争。制止不良倾向,勇于检举揭发坏人坏事,谦虚诚实,有错就改。(3)组织能力:具有兴趣特长,在学习、生活和各类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道德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1)孝亲意识: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2)集体意识:关心集体,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具有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3)社会公德: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3.行为素养。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生活习惯,增强公民意识,善于沟通,待人友善。(1)生活习惯:正确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2)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较强的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具有较强的公民意识。(3)交往能力:自信自爱,积极乐观,宽和待人,与他人文明交往,注意文明礼仪,具有很好的人际关系。

4.学习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提升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1)学习习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2)学习效果:乐学善学、勤于思考,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3)学习愿景:能自主学习,具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善于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5.生涯规划。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适合的教育计划和发展计划,进行自我开发和自我设计,最终做出正确的职业抉择。(1)规划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制定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培养良好的生涯规划能力。(2)履约能力:能够依据个人生涯规划,不懈努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3)自我认同: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生涯目标,具有抗挫折能力。

6.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信念,掌握必备职业知识和技能,养成职业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和就业创业能力。(1)身心健康: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理品质。(2)职业能力:掌握一技之长,主动参加家务劳动、生产劳动、企业实践,具有就业创业的必备能力,养成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3)敬业精神:尊重劳动,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评价结果应用

各项综合素养评价严格按周期进行,依据评价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多元主体进行评价,学生个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素养评价结果将作为助学金、奖学金、评先树优、学生毕业、推荐就业等情况的重要依据,适用于每一位在校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袁广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素养评价标准实践研究论文_袁广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