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坡屋面的防水施工技术论文_张同岭

钢筋混凝土坡屋面的防水施工技术论文_张同岭

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钢筋混凝土坡面施工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渗水的问题,给房屋使用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将对防水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坡面;渗水;原因;防水;施工

前言

目前坡屋面系统已成为我国住宅建筑的主流。但由于斜屋面施工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屋面防水构造与平屋面有较大区别,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

1坡屋面出现漏水渗水问题的技术原因

1.1混凝土自身特点引起

混凝土的特点松散,不紧密,不结实,一旦与水结合,松散的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纹、缝隙,甚至大的裂口。

1.2钢筋质量层次不齐

钢筋的形状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严丝合缝,并且不能和混凝土紧密联合,导致质量问题的不可避免。

1.3施工过程不系统不专业

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人为因素,施工设备配备使用不到位,操作流程不严谨,会影响浇筑混凝土的效果。

1.4使用材料质量不过关

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不达标的钢筋混凝土,导致浇筑的各个环节出现应付性结果,例如防水层与基础层衔接不紧密,结合部紧实,出现裂缝、裂纹、裂口现象。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外力作用导致混凝土板表面变形。

2主要施工技术

2.1模板工程

首先应保证模板位置准确、支撑牢固、接缝严密、没有变形。屋面模板采用胶合板作面板,用方木作面板的肋骨和支承。为防止浇筑时混凝土下滑,每隔1.5m加一道横向方木,将屋面分成一条条施工带,浇完后立即拆除,随浇随拆。既可防止浇筑时混凝土下滑,又为施工提供了方便。斜屋面混凝土在施工中必须防止发生结构整体变形。由于模板支撑系统要承受斜坡面传来的横向推力,因此支架应增加斜撑,与承重架体连成整体,以防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水平分力作用使屋面变形。模板整个支撑体系为钢门架支撑系统,控制好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和受力立杆的传力途径,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刚度。屋面模板铺完后,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截面尺寸是否准确,模板梁面、板面清扫干净,均匀刷上隔离剂。

2.2钢筋工程

施工时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绑扎钢筋,严格控制板支座负筋的保护层厚度,施工时四周设操作平台,严禁在浇捣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在负筋上来回走动,主要采取架设跳板马凳来避免踩踏负筋,钢筋马凳用电焊固定且加密布置,以确保有效高度,控制板支座负筋的有效高度。按规范要求设置垫块,对上下层钢筋进行固定,确保上下层钢筋保护层均满足规范要求。绑扎坡屋面受力主筋时,注意在屋脊处应弯起锚入屋脊梁中,伸入坡面的长度不小于300MM,在坡屋面板上除板两端的负弯距钢筋部位,中间设置300MM的构造架立筋,主要用以抵抗混凝土终凝前由于自重引起的拉裂缝。由于坡屋面复杂,异形梁较多,部分梁箍筋及主筋锚固尺寸根据图纸难以精确定位,因此局部梁钢筋料单根据模板铺设后的实际尺寸进行下料,确保钢筋尺寸。

2.3混凝土工程

浇捣前做好混凝土板厚控制标准点,事先每隔2M用短钢筋电焊固定在板筋上,涂上红漆作为控制点,浇筑混凝土时拉斜线找平。在浇筑过程中同时用水准仪复核。以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厚度和板厚均匀。浇筑坡脚处自下而上,浇筑时安排两组浇筑人员分别从起坡线开始两边对称往上绕圈向上浇筑,接缝处2层混凝土间隙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振捣时用微型平板振动器从下到上按l/3搭接振捣,直至表面不明显下沉,不出现气泡并泛出灰浆为止。滑落的混凝士用锹铲除后补平低凹处,然后用手提微型振动器振捣,以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细部处理

屋面泛水、滴水、管道周边以及屋面周边、天沟、节点、转角处重点处理,其它节点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施工,泛水平整光滑,滴水无缺棱掉角,管道周边做到嵌缝密实,表面密封处理,檐口顶梁和外侧面事先找平及粉刷面层,做好水电管路、避雷带的预埋工作,严禁在混凝土板浇捣后随意凿打。对个别后置穿板管道周边,必须二次分层灌浆,孔洞应凿成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光滑塑料管应先拉毛表面后安装,确保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和密实性。

2.5找平层施工

加强混凝土养护控制,特别是7天内的早期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严禁养护期间上人和在其上进行作业。做找平层时先清理基层,涂刷水泥浆一遍,再用防水砂浆RG-13在找平层上进行施工,厚度0.5~1MM,局部找平厚度偏大的部位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避免空鼓的产生。

2.6防水层施工

屋面板做防水前,必须将基层清扫干净,干燥后先对所有转角处(阴阳角并包括烟道、天窗根部)及女儿墙泛水、水落口周边等部位做JS卷材附加层。将卷材裁剪成与这些部位相应的形状铺贴,附加层要求铺贴到位,封压严实,无开缝翘边现象,切口处涂刷材性相同的防水涂料。附加层施工完毕后再做整体JS卷材防水层,从女儿墙边开始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贴,上层卷材与下层卷材平行铺贴,长边接缝错开1/3~l/2幅宽,相邻两幅卷材的短边接缝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防水层铺贴要求平实顺直、压边紧密,粘贴牢固。涂刷方法按“先低后高,先重点后整体”的原则进行,第一层涂层不宜过厚或过薄,以盖住基层,使基层没有暴露点为准。大面积部位可采用滚涂,对于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或排水口等部位可采用漆刷刷涂。涂刷最后一遍前,应先在伸缩缝、落水口、女儿墙泛水、透气管、排气道等细部节点铺设无防布增强材料,进行密封防水处理,搭接长度按规范要求,搭接缝相互错开,收头处理应多遍涂刷。

3施工技术实施过程注意事项

3.1建筑选材的质量和操作流程要严格把关

混凝土的选择是整个屋面质量是否过关的重中之重的因素,因此要根据施工环境、建筑特点,选用最适合该建筑的的混凝土,慎重选择原料供应。另外混凝土运送屋顶的方式也要慎重选择,现多采用起重机将混凝土运送到距离屋面不远的放置物料的空间,再通过人工将混凝土均匀铺到屋面上,避免机器直接运送混凝土到屋面,混凝土的散落导致屋面土石分布不均匀,影响后续操作。

3.2保证施工工具的安全使用

在施工安全方面,模板的支撑问题是备受关注的,也是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主流因素。为了避免坡屋面产生不良结构变化,要额外重视模板的支撑性,支撑性不好。将会影响坡屋面的结构变化、混凝土的滑落,屋面建筑发生塌陷。另外,模板的支撑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坡面坡度小的屋面,模板支撑不牢固不平衡,对施工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需要平衡模板支撑的同时,对施工人员的的安全配置要有更高的要求,工人必须穿安全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4结束语

随着坡屋面的建造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重视,国内也掀起了一阵研究学习坡屋面施工技术的热潮。为了满足坡屋面的市场需求,钢筋混凝土坡屋面的防水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技术的进步提升了钢筋混凝土坡屋面建造的质量,满足了人们对安全感和居住质量的需求,成功地解决了平顶楼冬冷夏热的问题,并且通风性、耐热性、防水性也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建筑而风格多样,也给城市环境改造建设添上了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李晓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2]李连德.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129.

[3]李福春,李晓东.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

[4]白镇强.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若干问题的思考[J].民营科技.2009(08).

论文作者:张同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钢筋混凝土坡屋面的防水施工技术论文_张同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