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式护理模式在中重度烧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范玉花,顾黎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 目的:探讨亲情式护理模式在中重度烧伤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2012年01-2014-12月收治的中度以上的烧伤病人随即分为30例实验组和30例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治疗中应用亲情式护理模式。1首先成立亲情式护理小组,每一名患者均有护士24小时床边守护。2为患者提供专科服务,翻身床护理、创面护理。3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医师指导及现场培训护士,病人的情绪变化及需求都能由护士及时发现并处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讲笑话、听音乐等使患者烦躁、焦虑、恐惧、暴躁的情绪得到及时缓解。4对病人实施亲人般的护理病人的饮食及生活都由护士完成,让其感受身边一直有个家人在陪伴。5采用同病患之间的互相帮助,通过换病床,让心态较好的病患以朋友的身份对病人进行开导。6和医生共同制定治疗计划,通过药物使病人相对舒服地度过疼痛期,使病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烧伤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一周后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后满意度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心态平稳,正视形象紊乱,无任何心理问题,对医护人员非常满意。互帮互助,亲情式护理模式可以增进医患沟通,提高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在特重度烧伤病人救治中推广。

【关键词】亲情式护理;烧伤;焦虑程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294-02

烧伤往往是由于意外事故而导致的突发事件,它不仅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上的疼痛和损伤,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冲击,临床上会表现为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和负性情绪[1],同时由于病情严重、需要给予保护性隔离,患者需入住监护室,又给患者造成巨大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及孤独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护理,会造成患者思想负担过重,机体抵抗力下降,创面愈合迟缓,甚至造成死亡,尤其是特重烧伤患者,治愈率更加低,因此,我科针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度以上烧伤病人,其中男40例,女20例,烧伤总面积在90%以上的6例,60~89%12例,30~59%25例,20~29%17人,15例均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做了以下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为2012年1月至2014 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年龄18~82岁不等,平均年龄(44.5±3.5)岁。所有60例都排除实质性器官疾病,根据烧伤分度,均为中度以上烧伤。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随机将2012年1-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特重病患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亲情式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烧伤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环境态度技术的满意程度、焦虑程度、疼痛度等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观察组接受亲情式护理模式 首先 成立亲情式护理小组,每6人护理一个病患,与病人建立紧密的亲人般关系。(2)向病人进行常规的自我介绍,环境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六个一,即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美好的眼神,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一次热情详细的介绍和一张整齐的床铺,并分三班对病人实行24小时床边不间断连续护理,护士长及护理组长每人24小时轮流值班,对每位护士每班的工作进行指导,确保各个时段患者均能得到及时的无缝隙关心,护理及健康指导,并确保工作准确无误,消除隔离病房,陌生环境,紧张工作气氛给病人带来的恐惧,让病人感觉身边始终有医护人员,增加安全感。

1.2.2为患者提供专科护理,第一次睡翻身床,第一次翻身,病人会感到紧张不安,我们会详细介绍翻身床的作用原理,并在每次翻身前争得患者同意,4~5人一起为病人翻身,并有一人始终在床头安抚患者,观察病人情况,发现病情及时处理,翻身的同时做好暴露创面的护理,即防止受压,又保证安全,让患者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1.2.3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医师指导及现场培训护士,病人的情绪变化及需求都能由护士及时发现并处理,病人气管切开,无法用语言交流,护士能通过病人的肢体语言及时发现病人需求,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得到满足。同时,通过讲笑话、听音乐等使患者烦躁、焦虑、恐惧、暴躁的情绪得到及时缓解,使患者心态平和地接受治疗。

1.2.4对病人实施亲人般的护理 医护人员和营养科医师根据病人的喜好及宗教习惯共同制定食谱,并亲自喂饭,喂水,喂药,在两餐之间加服水果,增加营养。随时为病人更换渗湿的中单,为病人剃头,洗头、洗脸、剪指甲、擦洗未伤的皮肤,接尿,治疗空余讲些身边的事给病人听,让病人感受到亲人般的护理,家人般的温暖,增加亲切感。

1.2.5采用同病患之间的互相帮助。对于有排斥心理的病人,我们通过换病床,让心态较好的病患以朋友的身份对病人进行开导,以自身经历说服,而且,医护人员经常阅读报刊杂志,阅读家属的信件给病人听,使病人得到极大的慰藉,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

1.2.6和医生共同制定治疗计划,通过药物使病人相对舒服地度过疼痛期,每次在换药前,预防性的用些镇定药,止痛药,并在换药时放些音乐,在患者耳边给其鼓气加油,并且操作动作轻柔,尽量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能配合治疗,接受上百次的换药。

对照组:按照烧伤科一般护理常规,对病人以治疗为主,辅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1.3 评价标准和方法

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焦虑程度、疼痛度进行调查。通过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对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技术、主动巡视及健康教育方面进行比较,焦虑程度通过sarason焦虑量表进行测定。sarason焦虑量表可评定受试者最近1W的焦虑情况,包括正向评分15题,反向评分5题共20个条目,各条目分4级评分,将所有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到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得到的整数为sarason标准分。sarason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5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烧伤是由于意外造成热力对组织的损伤,一般涉及患者的表皮、黏膜等表浅位置,重度烧伤则可能进一步损伤皮下组织、内脏、骨骼等,对机体危害极大。大面积(重度)烧伤由于创面较大、创口较深,患者伤热较重,临床有剧烈疼痛感,部分肢体功能出现障碍,也因此引发各类不良的心理因素。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格外细致与全面,一旦护理不当,不仅可能影响康复,甚至可能直接危急生命。

亲情式护理模式在特重烧伤病患中的应用,不仅增加了特重烧伤患者的救治,而且使患者病情恢复好,心态平稳,正视形象紊乱,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医护人员心存感激,提高住院满意度,对缓解当前严峻的医患关系起到一定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萃枝.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I] 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36期 144.

[2]顾文莹.探讨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1年十月19卷5期 277-278.

[3]陈谷霖,李才平.全程优质亲情护理工作模式的构造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

[4]刘素丽,石文建,李翠霞,崔明武.浅谈亲情护理在骨科术后病人疼痛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12(第21卷21期下).

[5]孙钟,陈红.护理关怀能力的培养[J].中华护理杂志.2010. 45(1):78-80.

[6]谭其玲,谷波,马登艳.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J].护理研究.2011.25(4):915.

[7]杨绍平,闽丽华,马倩,郭桂英.亲情式护理模式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J]四川医药2013.6第34卷第6期.

论文作者:范玉花,顾黎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亲情式护理模式在中重度烧伤病人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范玉花,顾黎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