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论文_黄洁

黄洁

广西钦州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广西钦州 535099

【摘要】目的:分析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6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依替米星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显效的有46例,有效的有27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6%,治疗前,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分别为(73.1±12.4)mmHg、(58.2±6.6)mmHg、(82.4±7.3)%,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分别为(91.1±7.2)mmHg、(43.6±5.5)mmHg、(94.6±9.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8.7±1.5)d,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不良反应方面,76例患者仅有2例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依替米星;老年支气管扩张;感染;治疗效果

支气管扩张在临床较为常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管壁肌肉组织破坏引发的支气管不正常扩张,一旦发生扩张极易引发细菌感染,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1]。由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因此易合并感染的发生。为探究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为探究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本次研究选取76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6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所有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和CT检查均符合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58-76)岁,平均年龄在(70.3±2.8)岁,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在(6.7±1.1)年。

1.1.1纳入标准

患者的体温>38℃,有反复咳嗽史,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经过痰液培养有明确的致病菌,患者的意识正常,可以配合治疗。

1.1.2排除标准

排除有肺部气质疾病患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以及有咳血和活动性出现患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的吸氧、祛痰、抗感染、补液、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患者依替米星治疗,将0.2g的依替米星注射液加入100ml的0.9%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7d,常规监测患者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变化,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变化,分析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

1.4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为: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经过胸片检查炎性病灶几乎完全吸收。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好转,体温接近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胸片检查炎性病灶好转。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体温、白细胞计数等均无变化,胸片检查病灶无变化或者严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

1.5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观察研究中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数据均录入至版本为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疗效和不良反应以(%)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检验,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和时间用均差( ±s)表示,数据比较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显效的有46例,有效的有27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6%。

2.2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

治疗前,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分别为(73.1±12.4)mmHg、(58.2±6.6)mmHg、(82.4±7.3)%,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分别为(91.1±7.2)mmHg、(43.6±5.5)mmHg、(94.6±9.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细见下表。

表1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s)

2.3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7±1.5)d,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

2.4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治疗中,76例患者仅有2例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

3讨论

目前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制尚未安全的明确,相关报道认为可能于感染或者炎症有关,因炎症反应持续性释放酶和炎症介质,作用支气管后可以破坏呼吸道纤毛的运动,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从而出现恶性循环[4]。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机体抵抗能力较弱,分泌物的排出能力差,因此会存在一定的分泌物潴留,严重的损害了患者的健康安全[5]。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细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强不能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不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从而增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关研究调查显示,支气管扩张发病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遗传因素。②免疫缺陷因素。③感染因素。④阻塞因素。对于老年患者其生理功能减退,机体反应能力差,易导致多种毒副反应的发生,因此要选取抗菌作用强的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6]。依替米星属于氨基糖苷类,是一种新的半合成水溶性广谱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敏感菌正常的蛋白质合成而杀灭细菌,相关研究显示,依替米星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7]。除此之外,依替米星的组织渗透能力强,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8]。在予以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是必要的。在护理方面,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时清除患者的积痰,减少继发性感染的可能性,对于痰液较多的患者可以应用祛痰剂治疗。对于感染的老年患者根据其病情程度选取合适的抗生素,同时要注意是否有真菌感染,在饮食方面,要叮嘱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同时加强患者口腔的清洁,减少感染的发生。除此之外,大多数老年患者由于对疾病了解不足,会出现恐惧、不安、烦躁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病因、发展以及治疗方法等,消除患者的顾虑,同时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多关心患者,耐心为患者解答疑惑,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本次观察研究结果说明,经过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3%,治疗前,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分别为(73.1±12.4)mmHg、(58.2±6.6)mmHg、(82.4±7.3)%,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分别为(91.1±7.2)mmHg、(43.6±5.5)mmHg、(94.6±9.2)%,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各指标水平有明显的改善(P<0.05),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8.7±1.5)d,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不良反应方面,76例患者仅有2例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结合上述观点,综合性分析认为:应用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变化,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玉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5,10(3):175-177.

[2] 杨劼,胡新春.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4):554-555.

[3] 李六水,刘敏,孟如松等.细胞色素C对依替米星在大鼠肾脏中蓄积和肾小管毒性的作用[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4(6):360-364.

[4] 刘伟,袁媛.我院门诊依替米星使用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0(6):798-801.

[5] 金文成,欧阳郢,孙禹威等.我院门急诊依替米星用药合理性专项点评[J].中国药师,2012,15(8):1168-1170.

[6]毕玲玲,孙成春,公衍文等.依替米星联合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突变选择窗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7):597-601.

[7] 郭静.依替米星与头孢他啶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9):174-176.

[8] 杨秀娟.依替米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肠道感染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31):26-27.

论文作者:黄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4

标签:;  ;  ;  ;  ;  ;  ;  ;  

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论文_黄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