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思路构建论文_黄华

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思路构建论文_黄华

黄华

化州市自来水公司 广东 化州 525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建筑施工数量与日俱增。众所周知,建筑施工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与能源资源也息息相关,给水、排水作为建筑施工不可回避的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还与水资源的节约有关。传统的建筑给排水施工方式过于老套,阻碍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在现代化技术不断推广的大背景下,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它的整体性能,就必须采用新技术完善给水、排水工作,选择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促进能源节约。本文就结合我国建筑物建造的实际情况,分析新的给排水技术具有的优势,并整合技术与创新,宣传能源节约的新观点,从而实现资源的节约。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能技术;构建思路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现代化水平迅猛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受到传统经济建设思想的制约,经济的进步多以能源的浪费为代价,造成目前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世界能源短缺的现象,甚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国家的发展。现如今,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了能源节约的重要性,并不断减少资源耗费,希望通过先进的技术改进过去的消耗情况。建筑施工作为国家基础的建设项目,每年新建的建筑越来越多,给水、排水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已经不容客观。数据显示,建筑能耗约占整个社会的三分之一,而其中的给排水工程又占建筑耗能的15%—30%。面对人口人数增加,资源能源锐减的现状,我国各大城市必须重视建筑给排水工程,加强做好节约、节能的宣传,面对现状完善建筑给排水的施工制度,利用节能手段开展施工,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从而降低我国建筑施工的能耗量,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建筑工程节能的重要作用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宝贵的资源。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世界上目前的水资源数量严重锐减,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缺水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我国一些地区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数量却有增无减。结合详情,我国已经将节约用水制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希望借此降低耗水量。

建筑给排水工程承担着为建筑提供用水的重任,每年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庞大。在全民节水意识的推广下,各地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设计好给排水设施,提高它的技术水平,用科学的方法缓解生活用水紧张的局面。也只有如此,才能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人民的水资源占有量,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二、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给水配件阀压力过大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给水安装配件阀的压力已经超出了规定范围,水量的流出过多,导致水量浪费严重。超压流失会对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影响,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且减短了压力阀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水压过大,还会使水龙头在打开时产生巨大的响声,引起管道的振动,造成阀门和水龙头的磨损,长时间如此,还有可能造成水龙头与管道连接的松动,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浪费数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废水的利用率低

水资源短缺,不仅体现在能源人均占有数额上,还表现在废水无法实现回收和利用,使得生活中的污水不断增多。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废水集中,工业用水浪费严重,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采用再循环和再利用技术,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反复使用,解决资源短缺的现象。

(三)给水排水工程配件老化

据调查,我国很多城市建筑给排水设施常年运转,内部的配件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换,管道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一些生锈的设备也不能发挥作用,再加上配件阀门的老化,自然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由于近年来逐利之风的盛行,使得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将目光集中在了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对管道配件的更换,一些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有限,工作责任感差,安装管道的方式不合理,甚至有残次品混入其中,管道爆裂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地下管道发生漏水或管道破裂,就会引起水资源的严重泄露,出现井喷之势。

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效果提高的有效对策

经过上述内容的论述和分析,我们已经能够直观清晰的了解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实际建造中存在的问题。想要有效解决这些不足,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就必须对节能技术方面加以探讨,找到有针对性的节能方式,提高建筑给水排水的安装效果,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给水配件阀压力的有效控制

给水配件阀门是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关键点,该设备的压力承受情况,直接关系到能源的节约。对此,施工方一定要控制好管网的压力,波动范围尽快保持在0.15—0.3MPa之间,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二次加压造成的能源消耗数量,对市政管网进行科学的应用,并避免资源浪费。

(二)利用无负压供水设备

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是在继承了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基础上经过更新升级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设备,其构成组件包括无负压调节罐、气压罐、水泵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当自来水的水量和压力满足要求时,向水管网供水。如果压力不够,系统中的传感器会向水泵发出启用信号,水泵接受到信号后开始运行。在供水高峰,如果管网内的水量过低,调节罐内的水被调动用以作为供水的补充水源。过了供水高峰期后,系统自动恢复成原有的正常状态。这样一来,就会对水位进行调整,防止水泵机遭到损害,并减少污染,实现对能源的节约。

(三)做好对中水和太阳能的使用

中水是将水资源进行处理和过滤后得到的符合使用标准的资源,也被称作再生水,它位于“上水”和“下水”之间,一般用于工业的冷却或灌溉农田。做好中水的利用,能够增加可用的水资源数量,降低消耗,并更好的对环境加以保护。太阳能技术在建设给水、排水中的使用是节能最有效的策略,它无污染,没有数量限制,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其中的热泵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能量,不仅能够提供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热水,而且可以供暖和制冷,且稳定性能好、可靠性高,应用和推广价值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物施工数量也越来越多,给水、排水设备作为其中的主要设施,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施工中必须做好技术节能工作,利用科学的方式降低能耗,有效控制阀门的压力值,利用无负压供水设备,并做好资源的回收和中水的再利用,从而提高给排水工程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贺伟.浅谈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A].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武汉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系列活动之“第八届湖北省给水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2014:6.

[2]肖睿书,齐崎,杨自雄. 适当降低住宅给水管道计算过渡流量及过渡当量[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8:9.

论文作者:黄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思路构建论文_黄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