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分析,想要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根据市场变化的需求,及时的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建筑企业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结合建筑市场环境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两方面的因素,在原有的工程管理基础上,积极吸取其他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经验,同时重视创新阶段的实时转换,充分利用国家创新体系提供的创新资源,确保整个行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模式;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导言
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建筑施工领域的发展脚步逐年加快,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将会涵盖许多的技术手段和机械设备等等,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落实的有效性,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管理模式中的内容不断的创新和优化,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机制,以此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确保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落实更为科学、科学,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最终为施工单位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概述
所谓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是针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环节做出的改变。为了更好的适应建筑市场的新变化,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投资,整个工程施工必须对管理进行创新,通过制定规范的管理体系解决管理问题,完善工程细节。具体而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加以创新,就必须有创新的基础,而人员和管理者就是这个关键。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一定要把好人才选拔关,聘请接受过专业学习的管理者参与管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
3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落实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3.1 与市场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大踏步的前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要不断的加以创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和形象。创新管理的模式,是对传统管理办法的革新,它能够通过提高人们素养的方式落实科学管理,并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2 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
为了对建筑工程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一定要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的创新,依靠科学管理的理论依据,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效果,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合理的较少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生产力能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如今,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行业的重点,只有坚持创新管理,才能推动发展。
3.3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制
建筑工程施工会应用到很多的材料和资源,原来的管理办法相对落后,也没有章法,通过创新管理,则有助于弥补以往的不足,对职工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此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能够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4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如今,我国建筑业中大部分都存在工程管理体系不完整的现象。很多建筑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裁剪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从而导致管理人员的任务重,工作量大,使管理工作得不到落实,不深入,以至工作效率下降,错误率高,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最近几年里,我国相关部门单位也增强了监督管理力度,规定一系列的相关制度,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管理制度并没有很好的得到落实,只仅仅停留在表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其次,缺乏管理意识,其具体表现为管理高层对工程管理不重视,其不能对现阶段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与解决,没有及时提出解决策略。管理的理念依旧停留在以前,不能与时代共进退,跟不上时代进步发展的需求。最后,中层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欠缺,自身懈怠懒散,对工程施工管理与监督的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其自身的运用,导致工程施工进度慢。工程施工人员对管理意识的认识不够,没有遵守工程施工管理的制度,素质不高,服从力差,态度不端正。创新意识更是缺乏,技术落后,总是按部就班的使用相关技术来进行管理。从这三个方面来讲,工程管理的所有环节,都缺少管理意识,缺少创新意识,这需要各个部门单位加强完善。
5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创新模式的应用方式探讨
5.1管理机制的创新
任何一个企业内部管理环节,都需要一个系统化的生产经营规范,制定科学的运营标准,企业管理规范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将会给企业的经营效益带来直接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经济呈现井喷式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应不断的创新,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建筑市场调节机制的运作规律,完成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工作,使之满足建筑施工单位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做好实地考察,明确施工建设的细节,促使最终的施工管理模式更为健全,为施工单位日后的长远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基于一些大型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做好体制改革和创新工作,结合建筑施工项目中对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实施集中化的管理以及监督,尤其是一些相对较小的建筑工程施工任务,施工单位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明确他们所肩负的职责,对其工作范围进行合理划分,最终为企业提供技术职称,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监督。
5.2管理理念的创新
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单位的相关领导人员,都需要重新认知自身所处的地位,对自己所肩负的职责予以明确,还应从管理理念上积极创新,只有在思维意识中渗透创新思维,才能给日后的施工管理模式的创建和完善给以方向上的指引,还能提高管理效率,除此之外,也能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思维意识不断的更新,为最终管理模式的创新打下铺垫,营造良好的企业管理氛围,整体的企业内部管理氛围也会更加和谐。在此过程中,如若想要加强内部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应结合建筑工程 施工规划的相关需要,参考施工管理人员的建议,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创新管理模式,引领全体工作人员的思维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管理思维,最终相应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5.3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极为重要的施工场地之一,在施工现场实施管理工作具有必然性,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施工进度,在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参照施工的实际情况、施工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以及施工进展等内容,逐步形成新的施工体系和施工结构,可引入不同的施工技术手段,完成工程施工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程 施工效率,还能使施工过程更为有序。在对施工现场实施管理的环节,应当做好监管,体现出全方面、深层次的特色,使每位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能充分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落实的细节进行汇总,将其融入到施工管理机制之中,不断的完善管理方案,体现创新管理模式的必然性,彰显其实际价值。
6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环节,需要做好工作施工管理,对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创新,实际的管理工作落实,将会伴随着许多的阻碍性问题,因此,若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的优化这一目标,就应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实施系统化的管理,相应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最终提升整个工程的建造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云川.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门窗,2017(01):232.
[2]蔡晓枫.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探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7(05):138.
[3]陆彪.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 四川建材,2017,43(02):194+196.
[4]张启蒙.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区,2017(05):118-119.
论文作者:张洪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