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论文_吴昊

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论文_吴昊

南通精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进程快速发展,经济效益也在逐步的提升,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园林工程对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的园林建设近几年才开始崛起,所以园林工程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城市园林的建设想要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成果,不仅要注重其建设的过程,还要注重后期养护管理,要对施工管理工作充分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养护

1园林绿化工程综述

园林绿化工程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地域内,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的改造,使当地的地理形态与周边的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达到一定的审美需求,使人们生活在其间,能够感受到和谐的自然统一,享受舒适、艺术的自然环境。具体到项目内容有地形的改造、水渠的构建、道路的铺装、建筑的布局、植被的栽植、场地的设计等。从总的工程建设来看,主要有设计、施工、养护三个重要的环节。三个环节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前期的设计要科学、合理、符合自然的规律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期的施工要严格落实设计要求,达到设计的预期,保证施工质量,后期的养护也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体现一个园林工程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2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结合原则

2.1充分研究设计方案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园林设计方案,找出园林绿化施工的关键重难点问题,探讨使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在全面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同时提高施工的有效性。一方面,重点研究施工技术手段,科学配置施工机械设备;另一方面,全面审视工程设计方案,加强人力资源配置,形成完善的施工人员培训机制,针对性的做好植物养护方法研究。

2.2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只有做好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施工管理的有效性,解决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制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标准,找出科学的施工方法,明确园林工程施工规范,切实加强对施工程序与施工方法的监管。加强行政监督与监理部门的管理,形成完善的绿化养护管理体系,通过必须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园林养护工作的全面监控。

3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结合应用

3.1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中大部分实施的对象是活体,施工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施工前一定要先详细研究并规划设计,认真分析活体的生态习性,然后再分析当地的气候特点、自然条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常见的绿化活体种类有乔灌木、花卉、地被、草皮等,每种活体都有不同的生长周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形态,季节性较强,而且每种活体的作用和功能都不一样,只有科学的搭配,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如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温度、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等功能。所以园林绿化工程的复杂程度要比一般的工程大,只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3.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制订一系列的苗木及植被的养护管理规程,因为每个园区的建设及规划都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也不尽相同,所以必须要结合本园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管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先分析设计规划,从总体上把握绿化施工的每个环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要对园区土壤的硬度、酸碱度、养分以及地势的高低、阳光的照射情况、当地的风力、降水等进行分析,然后再确定如何进行施工,确保所栽植的树木及花草等都能在最佳的环境下良好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施工过程中的时间管理

园林施工中的植物栽植要选择适合的时间,因为植物的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时间选择不适合,可能会导致植物成活率低,生长发育不良,使施工成本增加,而且达不到设计的预期。一般苗木的移栽多选在秋末及春初进行,时间相对较短,在工程施工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工程量科学制度施工时间表,确保苗木的移栽及花草的栽种都能在最佳的时间进行,施工中要严格遵循时间表进行,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合理地完成植被的栽植工作。

3.4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主要是浇水和排水。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要结合生长情况及水分多少来及时进行补充。确保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保证植物生长良好。浇水要结合活体的不同生长阶段,因品种、因地理情况、因时间来(下转102页)合理确定浇水量,做到既保证生长所需水分,同时又不浪费。同时也要科学安排浇水顺序及时间,如对于树木来说,要按照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针叶树可后灌溉的顺序进行。在夏季,阳光充足,一定要避开中午阳光直射、温度正高时浇水,要在上午10时左右及下午4时左右浇水。如果不慎浇水过多或连降大雨导致园区积水,一定要做好排涝工作,避免植被根部长期积水导致烂根死亡。

3.5施肥管理

苗木、花卉、草坪等,生长过程中离不开养分,一般栽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改良,适当添加有机肥入复合肥,增加土壤养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但是当苗木完成恢复生长后,要适当补充养分,确保植物能够良好生长,每年仍需要分阶段进行肥料补施,可以穴施基肥,同时根据生长情况,施加一些微量元素,避免缺素症的出现。

3.6病虫害防治

在园林养护中,防治病虫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园林绿化植株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炭疽病、锈病等,轻则造成草木的枝叶枯萎影响观赏效果,重则造成草木死亡。而虫害的危害更为严重,如松毛虫、蚜虫、尺蠖等,极具传播性,如果不及时防治,往往造成大面积的绿化植株受损。出现病虫害后,应及时引入生物天敌或喷洒相关药物喷洒,及时清理病枝,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加强病虫害预防,在新的绿化植株进入苗圃前就检查其状态,及时取出具有病虫害特征的植株。同时,应做好苗圃的卫生工作,使苗圃的湿度和温度处于适合状态,及时清理病残体,祛除病枝叶,并采取必要的化学处理,从源头保障城市园林的绿化作物的健康状况。

3.7整形修剪

绿化植物要通过一些人工的整形修剪,才能达到设计的艺术要求,这也是园林养护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常见的是对树木的修剪,通过修剪使树木达到有疏有密,错落相映的自然和谐。另外,一些经过修剪的造型也能增加园区景观的观赏性,增加美感。除草艺术设计需要外,对于树木的修整,也能起到去掉多余枝条,集中在养分供给主枝干的效果,利用树木的生长,同时修剪时也能观察病虫害枝条,及时除去,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中,设计、施工、养护是三个不可分开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兼顾,设计时考虑施工和养护,施工中也要认真研究设计,同时要考虑到养护的方便及成本,养护要科学合理,利于活体的成活及生长,达到设计的效果。重点在后期的养护,因为这是长期的工作,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护方案,才能确保园林绿化效果的长期性,确保工程的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吴维强,李威.城市园林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研究[J].山西农经,2016(07):93.

[2]廖生勃.论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结合[J].江西建材,2016(07):227 +233.

[3]迟颖.加强园林工程养护与管理的措施解析[J].信息化建设,2016(02): 395.

[4]杨蓓蕾.浅述新时期城市园林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03):62-63.

论文作者:吴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论文_吴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