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对肾内科住院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探究论文_周悦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71

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改善肾内科患者负性情绪方面的临床效果,并为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湖南省荣军医院肾内科 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 96 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48)。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2 组患者在护理前及护理后第 1 周末均接受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量测评,并对比 2组评分的差异。结果 2 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内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病情预后,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优质护理;肾内科;抑郁;焦虑

肾内科疾病具有起病快、病情重的临床特点,不佳的生理状况往往会诱使患者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消极情感。若不及时有效干预,不仅会引起交感神经张力增强导致应激的出现,更是会降低其生活质量[1]。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的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提供精心护理,更是需关注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临床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南省荣军医院肾内科于 2014 年 6月~2016 年 6月收治的 96 例患者,其中男 54 例,女 42 例;平均年龄为(52.9±6.7)岁。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男 28 例,女 20 例;年龄为 42~75 岁,平均年龄为(52.2±6.3)岁;小学文化 15 例,中学文化 20 例,大学文化 13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19 例,肾功能衰竭10 例,急性肾小球肾炎 19 例。研究组男 26 例,女 22 例;年龄为43~76 岁,平均年龄为(53.7±7.1)岁;小学文化 12 例,中学文化 22 例,大学文化 14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20 例,肾功能衰竭 9例,急性肾小球肾炎 19 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参照人卫第 7 版《内科学》教材中相关于疾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存在重要脏器疾患;不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对本研究知悉并签署同意书。2 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及文化层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期间遵医嘱实施对症护理、药物护理及生活护理,并开展传统的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健康宣教

护士采取一对一访谈式交流的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发生、发展、预后、转归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形成一套系统的认知体系。对抽象的专业术语,护士可利用幻灯片、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展示形象生动的内容,让患者能够更好地内化有关知识。同时,护士可邀请治愈的患者给予现身说法,通过分享治疗心得及体验感悟,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个性化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策略。护士充分利用每次行床旁治疗的机会,询问患者住院期间的感受及需求,以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另外,护士可采取诱导式发问的方式,询问患者的真实情况,并鼓励患者倾诉内心的想法。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护士一方面需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认知聆听患者的话语;另一方面需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从患者的言语中探究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与患者一同制定解决方案。

1.2.3 音乐疗法和放松训练

为了使患者放松心态,护士可在病房中播放柔美的轻音乐,并指导患者冥想,伴随着音乐节律调整好呼吸节律,以达到平复心境的目的。另外,可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左手置于腹部,右手置于胸部,并让患者用力吸气,感受腹部上抬至最高点处,屏气 3 s,再缓慢呼气。其中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为 1∶1,每次腹式呼吸频率以4~6 次为宜,每次训练时间为 10 min,早晚各训练 1 次,可达到身心放松的理想状态。同时,患者可取平卧位,从面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及下肢肌肉依次收缩及舒张,每次持续时间为 10 min,早晚各训练 1次,可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缓解不良情绪。

1.3 观察项目

2 组患者在护理前及护理后第 1 w末均接受Zung-SDS量表及SAS量表测评。其中SAS为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为: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量表为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为: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2 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2 组干预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及对健康理念的重新认识,人们对当代医疗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伴随着新型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引起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这个模式更强调人是整体人,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生理上的疾病,更是需要满足患者心理及社会层次的需求[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了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患者消极情绪方面起着的作用。在实施干预方案前,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了解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为今后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前提条件。由于肾脏疾病以慢性疾病为主,大多数患者因长期受到疾病困扰及对病情预后未知性的担忧,难免会出现焦虑、紧张及恐惧情绪[4]。所以,通过个体化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有关医学知识,使患者形成一套疾病认知体系,进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信心。通过个性化心理干预,护士试图走入患者内心,并疏导其抑郁情绪,进而提高其心理舒适度和对疾病的耐受力。家庭氛围对患者病情预后起着情绪状况的导向作用[5],因此,护士不仅需关注患者的实时情况,还需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家庭干预,指导家属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并提高社会功能,改善消极情绪。通过召开座谈会,可以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同时还能进一步拉近家属与患者的关系,促进患者改善情绪及社会功能康复。医院应当注重培养护士的职业素养、仪表装扮、言行举止等,以提升医院的服务形象。护士大方得体的言行、端庄的仪表以及细致周到的微笑服务,可以很好的改善病患对医护人员的传统印象,同样也可以增进护患关系[6]。

综上所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肾内科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利于疾病的看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蓝建珍,童赘,林泽文,等.肾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住院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2,25(3):114-115.

[2] 赵辉,曹金陵.57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740-741.

[3] 徐传建,田远如,张静静.26 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29-30.

[4] 周秀华,孟迎春,翟春香.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50-52.

[5] 曾红莲,黄玲.糖尿病肾病的护理进展[J].中外医疗,2013,3(7):189-190.

[6] 钱梅英.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9):125-126

论文作者:周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服务对肾内科住院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探究论文_周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