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评价在小学品德课学习中的应用论文_曹相杰

过程性评价在小学品德课学习中的应用论文_曹相杰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乐天小学 250300

摘 要:评价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参考内容。小学品德课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品德塑造都有积极作用。过程性评价可很好地促进小学品德课的学习,因此本文立足小学品德教学,从多元评价主体和优化评价内容两个角度阐述了过程性评价在小学品德课学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 小学品德课 学习 策略

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指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修养。但是现在的教学工作多是侧重成绩分数,不能全面地实现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在小学品德课的应用,注重学生在教学行为中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其评价内容不是学习的结果而是客观反映出学生学习中的情况和状态。

一、多元评价主体,全面小学品德过程性评价

第一,教师的“全”评价。考试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品德课程的特殊性,我们更注重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例如:学习《我长大了》,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自己成长的信息,如果没有这项任务的辅助,只是单纯地讲授道德知识,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享受。课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自己成长中的喜悦,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这就是所谓的教师全评价,即全面、全体、全程的评价。

第二,学生的自我评价。新课改的重大转变就是让学生由以前的旁观者、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所以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道德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学生主要从“认识”和“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行为包括校内行为和校外行为,思想道德评价中融入社会评价因素,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但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而且也使学生培养了自悟、自评、自教、自辩的能力。

第三,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品德教材大多以生活经验为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学生有很多机会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通过“动手做一做”、“大家说一说”等活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交流的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学生之间有很多的相似,学生在评价他人和被他人评价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别人的优点、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帮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

第四,家长参与评价制度。例如:在学习《我懂事了》时,通过学习了解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体谅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具体表现在生活中,体谅父母工作上和生活上的辛苦,家长帮助教师完成对孩子的道德评价,使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品德指导。因此家长在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优化评价内容,健全小学品德过程性评价

第一,学习方式。面对深入落实的新课程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重要的突破口。学习方式是指当学生接到学习任务时,他们是否会对学习任务产生兴趣、对学习效果是否产生特定的期望等,通过这种期望使学生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内心出发,让学生从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出发,主动学习,探究其中的奥妙。通过过程性评价,一方面可以确认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层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第二,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品德学习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非智力因素。道德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如道德知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过程性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展现出除学习成绩之外的学生个性特征,促进学生对自我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升学习质量,提高道德水平。其实我们的道德水平主要还是从非智力型因素中表现出来,我们无法从学生的知识含量上来判断学生是否会乐于助人、是否会拾金不昧、是否会扶老人过马路等,通过非智力型因素的行动评价,可以真正测量该学生的道德水平。

第三,过程性学习结果。通过考试我们确实可以检测出学生这一阶段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但是对于抽象的、没有衡量标准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却无法进行评价。针对这一弱点,过程性评价起到了弥补作用。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表现进行长时期的关注,从而对学生的道德水平做出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由于品德课程的特殊性,采用终结性的考试评价方法是不准确的,应当充分落实实践活动,.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真正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平 过程性评价在小学品德课学习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2010,(05),80-81。

[2]张翠萍 浅谈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方式改革[J].科技信息,2014,(36),291。

论文作者:曹相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过程性评价在小学品德课学习中的应用论文_曹相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