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相关问题分析论文_梅洋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相关问题分析论文_梅洋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水文地质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水文地质勘查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地质勘查的数据。本文主要对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水文地质的评价、岩土的水理性质等,以期给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以启发。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相关问题

引言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一方面是工程建设的必要环节,另一方面也是有效均衡能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信息作用愈来愈重要的背景下,做好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质量控制,了解两者在勘查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总结相应的改进方法及勘察技术要点尤为重要。

1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评价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评价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报告中往往会忽略地下水对岩土层的影响,同时也没有结合具体的施工现场地下水的特性。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就会让地下水对建筑工程造成很大的危害,各种各样的施工质量问题就会出现,甚至会造成很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在总结了以往经验与教训之后,在工程地质的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重点评价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这几点。首先需要重点评价的内容是地下水对岩土体以及建筑物的影响,因为根据以往的资料表明,大部分的地质灾害都是因为地下水对岩土的作用而引起的,因此对这一个方面需要重点评价,然后预测出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做好防治措施。其次需要重点评价的内容就是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对具体的岩土类型以及地下水的特性进行分析,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评价当地的水文地质问题,并且要将当地的全面水文地质资料收集起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就可以全面的分析出当地的地质特性。最后就是要从工程的角度出发,根据地下水对具体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主要是需要对各种不同的岩土结构进行不同的重点评价。

2岩土水理性质

所谓岩土水理性质也就是指地下岩层和地下水在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性质特点,同岩土的物理性质一样,岩土水理性质也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主要研究对象。这是因为岩土水理性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岩土的强度以及变形能力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稳定与安全。然而当前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在进行地质勘察时,却没有对岩土水理性质给予太多的重视,这就体现出我国目前的工程地质评价还不够科学严谨,必须要加以改正和完善。笔者在对岩土水理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后,总结出岩土的水理性质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内容中,并对其各自的研究测试方法做出了以下简述。

2.1勘察软化性

软化性是指岩土体浸水后,勘察力学强度降低的特性,一般用软化系数表示,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在岩石层中存在易软化岩层时,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往往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粘性土层、泥岩、页岩、泥质砂岩等均普遍存在软化特性。

2.2勘察透水性

透水性是指水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容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松散岩土的颗粒愈细、愈不均匀,其透水性便愈弱。坚硬岩石的裂隙或岩溶愈发育,其透水性就愈强。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

2.3勘察崩解性

崩解性是指岩土浸水湿化后,勘察由于土粒连接被削弱、破坏,使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岩土的崩解性与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结构等关系极大,以广东地区的残积土为例,一般崩解时间勘察5~24h,崩解量勘察1.79~34,以蒙脱石、水云母、高岭土为主的残积土以散开方式崩解,而以石英为主的残积土多以裂开状崩解为主。

2.4勘察胀缩性

胀缩性是指岩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的胀缩性是由于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吸水变厚,失水变薄造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基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地基变形和土坡表层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标定岩土胀缩性的指标有:膨胀率、自由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等。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相关问题

3.1对基坑开挖造成影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成熟,建筑项目的高度也在提升,为了加固上方建筑的稳定性,需要加深基坑的挖掘深度。因此在实际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基坑开挖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如果评估结果出现较大误差,一方面,会耽误建筑项目的推进速度。另一方面,受到地下水渗入的影响,水流会侵蚀建筑项目的基础结构,降低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质量。针对此类情况,技术人员首先需要对建筑项目周边环境进行准确考察,并且在完成考察之后,需要构建完善的排水设施,将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时排出,进而确保基坑在掘进过程中不会受到地下水渗入的干扰,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

3.2对土质造成影响

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作业区自身土壤结构也是影响项目推进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基坑中渗入地下水的情况,后续工程将很难保证继续施工,并且因为土壤结构中的充水量较高,因此土壤结构还会在自重作用下,引起基坑坍塌的施工事故,同时还会影响基坑的施工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方法,对深基坑周围进行支护,确保基坑周围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在防止地面沉降问题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准确控制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并对建筑结构受力情况进行准确计算,借此确保项目其他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地下水渗入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3.3勘察地下水水位上升

对于水文地质勘察而言,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是对地下水水位上涨的现状进行观察以及分析,但是其将会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在这之间包括会受到岩层的形状以及含水层结构的影响,然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文气象的因素。与此同时,水位的上升也同样会受到降水、温度、以及施工等许多方面的影响。然而,存在地下水水位上升的现象时,那么相应的地方土壤就会呈现盐渍化和沼泽化的现象,加上在长时间的浸泡中,岩土的质量就会逐渐的降低,进而导致建筑的倾斜或者出现滑移的现象。

3.4地下水水位下降

对于地下水水位下降而言,这也是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然而,其主要影响是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在一些资源的开发中,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来讲,堵截地下水层、地形上部修建水库等都会出现水位降低的现象,进而造成岩土层出现缺水的问题,将会导致一系列的裂缝现象。另外,由于受到地下水外部温度的影响,也会造成沉降、塌陷等问题,从而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效率,使生产效率不断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结束语

综合本文论述,我们在开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时,一定要处理好地下水所带来的各种不利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真正的解决好地下水问题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的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并安排专业工作水平较强的工作者来进行这项工作,以真正的处理好岩土水理性质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促进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苟天红勘察.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勘察[J].低碳世界勘察,2014(5):127-128.

[2]邵忠瑞勘察,井小琴勘察,李宁勘察.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勘察,2014(23):303.

[3]刘德旺勘察.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勘察[J].山西建筑勘察,2014(34):80-82.

论文作者:梅洋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相关问题分析论文_梅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