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技术与市场的协同创新--基于协同订单参数概念的创新管理理论研究_协同创新论文

再论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创新——基于协同学序参量概念的创新管理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参量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概念论文,市场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7X(2005)02-0001-05

创新问题是当前困扰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往的创新研究和实践虽然没有规避 复杂性问题,但对复杂性的重视明显不足。协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企业解决创新的复 杂性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分析工具。

一、协同创新——创新管理的必然要求

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发展是随着环境和竞争的变化展开的。起初的创新是单纯“技术 推动式”的。由于当时市场的不完善和供给小于需求的特征使企业技术单因素决定的创 新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收益提升到最高限度。但随着环境和竞争发生的急剧变化,企 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发生了质的变化。技术、竞争、需求、社会期望、政府规制、创新资 源限制、内部能力限制等等的许多因素莫不对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 业创新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远远超过了现有任何单一理论可以解释的范畴。

在上述原因的推动下,许多创新研究开始向系统集成型创新发展[1]。系统集成创新管 理强调创新过程中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匹配。创新系统中系统各要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到底呈现什么样的特征?影响系统创新绩效的因素有哪些?许多研究对这些问题 做出多层次的解答。如系统创新必须具备必要的战略保证[2];系统创新需要合适的组 织架构支持和外部联系支持[3],[4];系统创新需要很好的协同机制[5]等。

由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许庆瑞提出的全面创新管理模式更加全面的对系统 创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基于对国内著名企业的案例分析,特别是对海尔系统创新 的长期跟踪调查,许庆瑞等总结了海尔的系统创新特征(见表1),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 业创新必须从以价值增加和价值创造为目标,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各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制 度等)的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 、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附图

综上所述,协同创新是企业创新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在企业系统创新体系中,必须 包含技术、市场、组织、制度、管理、战略、文化等各方面的要素,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必须体现协同特征。遗憾的是上述创新协同的研究有两大问题没有解决:

如何理解协同创新,即协同创新的主要因素和协同内容问题;

如何降低和管理协同创新的复杂性。

本文将通过理论总结和分析来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

二、创新协同概念剖析

协同是一种跨学科发展的新理论观点,自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之后 ,协同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科学当中,而且开始在管理 科学和创新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协同多个维度的特征(见表2),并借鉴哈肯对协同的定义,协同概念可以表述为: 系统内部各要素间、要素和系统整体间、系统与系统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模式和机制,协 同通常通过有序架构的构建,实现“2 + 2>5”的整体效应和部分效应相结合的协同效 应。协同是实现系统自组织过程的根本途径,其基本逻辑是: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 过程中产生比较有序的序参量集合,序参量集合引导系统向更加有序的状态发展,在这 个过程中,各序参量之间通过竞争和合作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系统的唯一序参量,该序 参量使企业达到有序态并决定有序态的程度。

附图

从协同的概念和内在逻辑可见,协同对创新管理研究的基本借鉴是:通过序参量的确 定降低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即通过序参量的确定构建协同架构,从而降低分别研究多个 创新要素导致的管理复杂性,并且借助协同架构形成有序创新运作机制,促进有序态的 快速实现。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其各种行为包括创新都包含一定的自组织特征。因此企业创新可 以通过协同架构的构建来引导并解释。所不同的是企业创新系统是目的性非常强的系统 ,其系统行为既包含自组织的特征又包括目的性和规划性特征。因此,利用协同观点构 建企业创新协同的要点在于:通过建立创新协同架构整合规划性和自组织行为,从而使 得企业创新有序进行。

通过对国内著名企业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创新投入首要的一个问题是取得技术 创新投入和市场创新投入的平衡,即平衡企业内在的两对矛盾:长期能力发展和短期竞 争优势、价值增加/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而通过逻辑上的分析,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 是处在同一价值链层次上的企业行为系统,两者之间有紧密的信息、资源和价值传递联 系,而企业创新协同的其它要素如战略和组织结构等和技术以及市场之间最多只存在信 息传递的联系,这些要素和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创新在系统属性上是不相同的。因此要建 立企业系统的创新协同重点是建立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之间的协同,而将战略、组织结 构等作为协同的背景要素来管理。

综上所述,企业创新协同主要是指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之间的创新协同。因此可 以界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协同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协同是建立在组织协同 结构支持和战略协同结构引导的基础上,整合价值增加、价值创造以及长期能力发展和 短期竞争盈利的一种企业市场端和技术端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和创新的创新管理模式。 由该定义可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有序协同架构形成的过程中,战略有序结构和组 织有序结构是先形成的。为什么是战略有序结构和组织有序结构作为背景要素先形成? 本文的第三部分将给出说明。

三、基于有序协同架构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协同机制分析

根据协同学观点,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过程中,是协同过程中形成的序参量对系 统的有序发展发挥主要作用。序参量主要有四个特征:

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序参量;

序参量体现系统各个要素的特征,是混合要素;

序参量凌驾于系统要素之上,对各要素作用发挥起决定作用;

序参量具备相对稳定性。

由序参量的特征可见,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是复合序参量定义的。首先,企业战略是 企业内外各要素综合分析的结果,其内容涵盖企业的各个要素,如技术战略、市场战略 等,同时企业战略在形成之后具备相对稳定性,指导企业经营的长期发展;其次,组织 结构是企业系统结构的描述,其形成基础是企业系统的全面分析,而从权变观点出发企 业组织结构又必须反应环境特征,同时大部分研究都肯定组织结构对组织运作效率的决 定作用以及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性。从海尔的创新系统历程来看(见表1),每个阶 段都是以战略创新作为指导要素以组织创新作为支持要素。如从1984年到1991年的发展 阶段,海尔先是确定了“名牌战略”,并以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建立来保证名牌战略 的实施,进而才有相关的“砸冰箱的质量观念”的建立和“不打价格战略”的市场创新 以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引进性技术创新的实施等。同时,海尔1984年的企业系统是 非常混乱的,由张瑞敏上任后的第一条命令“车间禁止随地大小便”可见一斑。而在确 定了名牌战略和直线职能制两种有序结构后,海尔的有序状态明显改善,从而为海尔后 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协同观点进一步指出,系统在有序态临界点附近时,有几个序参量存在,每个序参量 包含一组微观组态,对应一种要实现的宏观结构,当各序参量衰减常数接近时,不能互 相取代,就只能通过协同合作产生系统的有序结构。由协同的该观点来印证企业创新协 同过程,当企业从最初相对混乱的创新状态形成战略有序结构和组织有序结构两个序参 量时,因为两者之间是完全不可替代的,所以两者只有进行协同合作以实现更加有序的 创新协同状态。同时,系统有序态是由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协同观点出发, 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实现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协同有序度也通过影响有序协同架构 的形成影响创新协同有序度的发展。对于发展过程中的有序度一般可以由各种技术创新 和市场创新协同工具来体现,如海尔每周六举行的高级经理人培训机制通过将各部门、 各职能的领导集合到一起相互学习有效的推动了信息沟通支持下的协同发展。

另外,创新协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战略有序结构和组织有序结构对协同作用的发挥也 是通过企业的协同工具组合进行的,因此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协同架构可以描述 为:企业战略有序结构引导、组织有序结构支持和协同工具组合实施的战略层次、水平 层次、组织层次的整合(见图1)。

附图

总之,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协同架构,企业的创新管理的复杂性可以大大的 得到降低。首先,创新协同架构通过将协同定位于价值链方向上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 之间,从而能为企业更好的平衡技术和市场运营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通过协同的三层 次划分,企业创新系统的各要素显得比较清晰,从而提高了系统协同创新管理的可执行 性;最后,协同架构的简单和清晰化使得企业更容易使创新个体建立协同创新意识和概 念,从而更好的推动创新协同的发展。

企业协同创新的复杂性不仅来自创新管理的复杂性还来自技术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导 致的创新任务的复杂性。要全面有序的降低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的复杂性,降低风险,企 业还应该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协同架构的基础上构建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企业创新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创新过程的推进实现价值增加/价值创造到价值的有序传递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企业创新过 程的高度复杂性和风险性,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对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协同提出 了不同的要求。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协同需求诊断的基础上通过协同架构的 构建和实施推动创新的有序发展,从而实现价值增加/价值创造到价值有序传递的全面 创新绩效。为推动企业协同创新的有序管理,建立基于有序协同架构的协同创新运行机 制是必要的。

因此,由上述创新过程特征、有序协同架构、协同创新管理要求出发,企业创新协同 中的各要素体现出如图2所示的特征。

附图

由图2所示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协同机制出发,企业要实现创新协同有序管理应该按 下列要点展开:

第一,确定反应协同创新观念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必须体现价值增加/价值创 造到价值传递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要求;

第二,分析环境确定创新需求,进而评估创新的不确定性,结合技术创新—市场创新 发展过程发生的不确定性提出协同需求;

第三,在有序协同架构指导下,通过战略和组织创新形成战略和组织协同结构,并发 展需要的协同工具组合;

第四,为协同管理甄选并培训合适的管理者;

第五,培训创新个体,实施协同创新。

总之,企业协同创新管理必须体现规划性和自组织性相结合的特征,同时为取得价值 增加/价值创造和价值有序传递的创新绩效进行全面创新协同管理。

四、结论和展望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协同创新的概念和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从而为企业 提供了协同创新管理的新突破。但是本文的研究仅建立在海尔等企业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缺少定量的统计分析,因此无法验证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协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具 体相关关系,也无法具体确定各指标体系的具体项目。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通过大量 企业案例实践的分析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该协同框架和确定具体的指标体系。

总之,在企业创新管理面临极度困境的形势下,借助协同观点来降低系统创新管理的 复杂性和风险性是未来研究的必然方向。

标签:;  ;  ;  ;  ;  ;  ;  ;  ;  ;  ;  

论企业技术与市场的协同创新--基于协同订单参数概念的创新管理理论研究_协同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